記者 | 安晶
當地時間5月10日,美國將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在4月就業增速依然高於預期的背景下,當月CPI將成為美聯儲是否暫停加息的另一參考。
在CPI數據公布前,美聯儲周一公布了兩份報告,顯示在銀行業風波持續之時美國銀行全面收緊信貸標準。美聯儲擔憂,在信貸急劇收縮的情況下,經濟活動可能放緩。
美聯儲的新報告加大了投資者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渣打銀行首席執行官溫特斯(Bill Winters)最新預測雖然美國不會陷入嚴重衰退,但可能出現一段時間的經濟負增長。
5月8日,美聯儲公布了兩份報告,一份為《金融穩定報告》,另一份為高級貸款官員調查報告。《金融穩定報告》每隔半年公布一次,周一的報告為今年首份,也是自3月銀行業危機以來的首份。
在報告中,美聯儲評估認為美國的銀行業總體保持了韌性,“吸收損失的能力強大”。報告稱美聯儲在銀行業危機中的政策干預和其他機構的援手減緩了銀行業壓力,“限制了出現更多壓力的可能”。
但報告對金融市場其他領域的風險做出提醒,指出短期融資市場存在結構性脆弱。美聯儲特別提到了貨幣市場基金、其他現金投資工具和穩定幣,稱相關產品很容易遭到擠兌。
本輪銀行業危機中,回報率更高的貨幣市場基金成為大熱門,更多儲戶開始將銀行存款轉投入貨幣市場基金。美國投資公司協會數據顯示,截至5月3日所在周,美國貨幣市場基金總資產規模達到5.31萬億美元,再次刷新紀錄。
在資產估值風險中,美聯儲提到了房地產行業,指出在經濟活動放緩的情況下,住宅房地產估值依然走高。商業地產估值接近歷史最高水平,而事實上商業地產市場各領域都在經歷價格下跌。
對於未來的金融情況,美聯儲在報告中列出了三個近期風險。首當其衝的就是銀行業危機可能引發更廣泛的信貸收縮,影響經濟發展。
報告指出,對經濟前景、信貸質量和流動性的擔憂可能導致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進一步收縮信貸供應。信貸供應急劇收縮將推高企業和家庭融資成本,導致經濟活動放緩。
第二大風險則是美國和其他發達經濟體進一步加息。如果通脹比預期更頑固,這些發達經濟體採取更嚴格的貨幣緊縮政策,則可能導致長期利率大幅上漲,阻礙全球經濟增長。相關措施還將削弱外國政府、家庭和企業的償債能力,包括身負外債的新興經濟體。
美聯儲還特別提到房地產業,指出大部分商業貸款和部分國家的住宅抵押貸款都是浮動利率,加息則意味着償債額度上漲。
第三大風險則是地緣政治緊張加劇,導致商品價格進一步走高、產生更大範圍負面影響。報告指出俄烏衝突升級或者其他地緣政治緊張惡化會減少經濟活動、進一步推高全球通脹。食品和能源價格再度走高則將讓各經濟體,特別是新興經濟體承擔更大壓力。
報告對金融機構從業人員、諮詢機構人員和學者的調查顯示,通脹持續和貨幣緊縮政策、銀行業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承壓、中美關係、商業和住宅房地產風險、俄烏衝突以及美國政府債務上限問題是受訪者提到最多的近期潛在風險。

美聯儲周一發布的高級貸款官員調查報告則印證了該機構對信貸收縮的擔憂。
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美銀行收緊了對大中小型企業的商業和工業貸款標準以及商業地產貸款標準。與此同時,商業和工業貸款需求以及商業地產貸款需求也全面下跌。
相比大型銀行,中型銀行收緊貸款標準的情況更普遍,對流動性的擔憂、存款外流、融資成本都是中型銀行收緊貸款的主要原因。而無論大型銀行還是中型銀行都預計到今年結束前,銀行將繼續收緊所有類型貸款的標準。
雖然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預計美國經濟可以實現軟着陸,但銀行業危機引發的信貸收縮加大了投資者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
彭博社周一發表的評論文認為,美國經濟要想實現軟着陸必須先避開三大障礙:信貸緊縮、債務上限僵局以及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極端天氣事件。
美國財長耶倫上周末警告國會必須在6月1日前提高債務上限,但兩黨關於債務上限和削減聯邦開支的談判仍陷入僵局。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則預測5月到7月,美國遭遇厄爾尼諾的概率為62%,秋季遭遇厄爾尼諾的幾率升至80%。厄爾尼諾帶來的暴雨洪水將打擊美國的糧食和能源生產,進一步推高通脹。
有經濟學家預計美國將進入“滾動式衰退”,一個產業萎縮後另一個產業跟進萎縮,但總體經濟不會出現萎縮。但彭博經濟預測,美國“幾乎肯定”將在7月陷入衰退。
紐約梅隆投資管理公司投資分析部負責人喬利(Jake Jolly)接受CNN採訪時表示,雖然長期來看美國經濟狀況將保持良好,但目前看來美國“遲早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已經大於軟着陸。
渣打銀行首席執行官溫特斯周一參加論壇時也表示,美國經濟陷入大衰退的可能性很小,但考慮到通脹和高利率持續,美國經濟可能出現一段時間的負增長。
當地時間周三,美國將公布4月CPI數據。克利夫蘭聯儲的預測顯示,4月CPI或環比上漲0.4%,高於3月的0.1%。上周,美聯儲已再次加息25個基點,美聯儲下一次利率會議將於6月13日到14日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