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光養股:威孚高科分析與研究(4)蘇南模式:發達的無錫實業
“工匠精神”是眼下熱詞。無錫的“工匠精神”發軔於傳統手工業,更在機器大工業中得到弘揚,更以技術創新,用響噹噹的“無錫製造”完滿詮釋了“工匠精神”。
八,“工匠精神”與“蘇南模式”
無錫工商業發展之源頭,無疑得益於“榮、唐、楊、薛”四大家族企業為代表的一批民族工商企業,更是充分體現了“工匠精神”,並在中國近代經濟發展史上取得獨特而重要的地位。
榮氏對無錫工商業的引導和示範,為無錫的繁榮增添了強大活力。
白手起家、沒有官方背景,實業獲得全面成功,在中國實業界是極其罕見。
它所形成的一整套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管理經驗和管理理念以及對本地乃至全國的影響,都無疑對無錫的工商業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引導和示範作用。
無錫出現“百年繁華”,既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歷史的偶然。
這段輝煌的歷史,不僅對於當時的無錫具有極大的影響,就是對於日後無錫的發展也具有明顯的影響。無錫民族工商業的發展和榮氏兄弟的創業歷程激勵錫商傳承工商基因,弘揚工匠精神,樹立創新創業理想。
(一)“蘇南模式”:橫空出世
蘇南模式,由中國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在20世紀80年代初率先提出,通常是指江蘇省蘇州、無錫、常州和南通等地通過發展鄉鎮企業實現非農化發展的方式。
其主要特徵是:農民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鄉鎮企業;鄉鎮企業的所有制結構以集體經濟為主;鄉鎮政府主導鄉鎮企業的發展;市場調節為主要手段。它是中國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經驗模式之一。
(二)費孝通:“蘇南模式”
1983年,費教授在其《小城鎮·再探索》中首先提出了“蘇南模式”這一概念,“蘇、錫、常、通這幾個地方鄉鎮工業的來歷和發展機遇類似”。“到八十年代初江蘇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時候,蘇南的農民沒有把社隊企業分掉。在改制過程中,鄉和村的人民政府替代先前的人民公社和生產隊管理這份集體經濟,通過工業保存下了集體經濟實體,又藉助上海經濟技術的輻射和擴散,以鄉鎮企業為名而繼續發展。蘇、錫、常、通的鄉鎮企業發展模式是大體相同的,我稱之為蘇南模式。”
“蘇南模式”,即指蘇州、無錫、常州、南通等地大體相同的經濟發展背景和現實發展路子。
“蘇南模式”的含義是隨着時代變革而不斷豐富和演進的,其所涵蓋的區域已大大超出當初的命名地。傳統意義上的“蘇南”指蘇、錫、常三市,領21區、10縣(市)、314鎮;費教授“蘇南模式”意義上的“蘇南”範圍更廣一些,包括南通和浙北的嘉興、湖州等地;現理論界涉及的“蘇南模式”,區域已擴展到蘇中的揚州、浙江的杭州等地。基本與中國人文概念中的“江南”接近。
九、先進發達的無錫內內燃機行業
威孚高科的前世,脫胎於內燃機行業。
(一)無錫內燃機行業發展史
隨着紡織、繅絲、麵粉、碾米、染織等工業發展,服務機械工業的企業也應運而生。
從1909年誕生第一家“協記機器廠”開始,無錫民族機械企業主要為輕紡小廠提供易損配件和簡單設備維修。在積聚一定技術力量和工作母機後,原來的修配廠開始轉向修造柴油機、水泵、碾米機、繅絲機等。
1916年,協記機器廠試製出了以輕質煤油為燃料、功率達15馬力的熱罐式重型低速小馬力火油機,成為無錫歷史上第一台內燃機。到上世紀20年代,無錫動力機械發展出了二衝程的煤氣、木炭內燃機。
1958年上半年,無錫動力機廠成功研製出兩台6250柴油機,產品性能和銷售量僅次於上海。
1958年,為了給中國第一代鐵道內燃機車“巨龍”號提供國產大功率高速柴油機,無錫柴油機廠、無錫動力機廠參加華東地區開展的1000馬力柴油機會戰。經過三個季度日夜奮戰,上柴、錫柴兩廠分別總裝出首台大功率柴油機樣機。“巨龍”號機車參加全國新產品表演賽獲第一名。
(二)新建無錫油泵油嘴廠
從此,無錫在發展柴油機的同時,新建了無錫油泵油嘴廠、無錫市內燃機配件廠等零部件企業。並開始35ZP廢氣渦輪增壓器的研發,在1964年完成樣機試製及試驗、1965年上半年通過鑒定投入小批量生產後,35ZP廢氣渦輪增壓器配裝的62型高速護衛艇,在1965年的“八·六”海戰中榮獲戰功,成為小艇打大艦的經典戰果。
之後,無錫在改革開放中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生產的柴油機、增壓器、油泵油嘴等產品水平、質量不斷提高,在國內同行業處於領先地位。
其中CA6DL3-35E6和4DW93-45DT4柴油機已分別通過道路歐VI及非道路Tier 4的國際認證。產品在11升發動機市場保持絕對領先,在350馬力以上市場份額位居行業前列,在中國柴油機自主品牌中獨樹一幟。
(三)無錫內燃機引領行業發展
自此,在無錫內燃機行業中,不僅擁有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無錫威孚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凱龍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國內同行業領軍企業,還有無錫開普動力有限公司、無錫蠡湖增壓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無錫市德力流體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全球知名的產品出口企業。各系統零部件企業在國內外市場競爭中都有明顯優勢。
此外,無錫還匯聚了全球柴油機高壓共軌、渦輪增壓器、排放後處理及先進內燃機產品製造方面的諸多國際領先企業。
無錫康明斯渦輪增壓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無錫廠、無錫石播增壓器有限公司、博世汽車柴油系統有限公司、無錫范尼韋爾工程有限公司、久保田發動機(無錫)有限公司、博世汽車系統(無錫)有限公司等國際巨頭合資、獨資企業紛紛落戶無錫,使無錫在柴油機電控共軌系統、渦輪增壓、排放後處理三大核心技術上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其中,博世汽車柴油系統有限公司2017年銷售153億元,納稅20.7億元,位居我市2017年度納稅百強企業榜第二位。
(四)內燃機行業的與時俱進
面對嚴峻的能源危機和環保問題,嚴格的污染物排放和燃油消耗率法規,促使發動機廠商及零部件供應商不斷改進技術,向高效、節能、環保的方向發展。
當前,開發低油耗、低排放、高熱效率的新型發動機,已成為各個發動機廠商及科研機構的研究重點。同時,為適應汽車及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發展需要,內燃機也呈現體積小、輕量化、大功率的發展趨勢。
更甚至,為實現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內燃機行業也朝着低碳化、電氣化、智能化和輕量化的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