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丁玲 董鵬程 胡彥
圖/受訪者提供
廣東是市場主體大省,也是個體工商戶大省,2022年全省新登記個體工商戶達到146.95萬戶。作為國民經濟的“毛細血管”,個體工商戶近兩年來也面臨經營成本上升、市場開拓難等問題。為全力推動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展,1月29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就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的《廣東省培育扶持個體工商戶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提出的6個方面31條具體舉措進行介紹。
打造個體工商戶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光明表示,廣東個體工商戶數量多、活力足,在高質量發展中一直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省內個體工商戶帶動就業達到2500萬,解決了千萬家庭的生計,個體工商戶的健康發展是穩增長穩就業的底氣所在,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韌性所在。此次印發的《措施》從6個方面提出了31條具體舉措,着力降成本、穩經營、減負擔、優環境、拓空間、促發展,打造個體工商戶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主要包括:
在降低個體工商戶經營成本方面,通過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緩繳社會保險費,降低水電氣及經營場所使用成本,強化保險保障作用等政策措施,幫助個體工商戶減輕經營負擔。
針對個體工商戶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着力強化金融扶持。通過降低支付手續費用提供更多信貸支持,推進實施創業擔保貸款以及貼息政策,加強徵信管理服務,便利外匯業務線上辦理等政策措施,多措並舉緩解資金壓力。
減輕個體工商戶稅費負擔方面,持續貫徹落實減稅降費,抓實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增值稅減免及優惠、契稅優惠,頂格實施六稅兩費減免,頂格實施重點群體稅收減免等政策,加大對個體工商戶支持。
激發個體工商戶活力,打造更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是應有之義。《措施》明確,要支持個體工商戶直接變更經營者,落實港澳台居民申辦個體工商戶、推進市場監管領域信用監管等措施。
拓展個體工商戶發展空間方面,《措施》提出,要豐富對個體工商戶的服務種類,從持續加大“個轉企”支持力度、支持發展線上商業模式、提升個體工商戶質量管理水平,加強標準化服務等方面入手,促進個體工商戶提質增效。
加大對個體工商戶的服務供給方面,通過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支持個體工商戶創新創業、支持退役軍人創業、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務。同時加強個體工商戶發展狀況監測分析,構建公共服務平台體系等措施,為個體工商戶發展壯大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此次印發的《措施》堅持多從‘小切口’入手,提出務實管用的措施。如鼓勵銀行為個體工商戶在同一銀行開立的首個單位結算賬戶開戶手續費實行不低於5折優惠、免收單位結算賬戶管理費和年費,個體工商戶將房屋轉回原經營者個人名下免徵契稅等等,政策指向明確、可操作性強。”劉光明說。
信貸舉措惠及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超840萬戶
融資難、融資貴是個體工商戶發展壯大過程中的“老大難”問題,對於個體工商戶的融資支持,金融部門又採取了哪些舉措?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貨幣信貸管理處處長張皓表示,解決好個體工商戶的金融服務問題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引導轄區金融機構降低融資成本、提升信貸服務的可得性和便利度、切實滿足個體工商戶的信貸需求上,主要有三個舉措:
一是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機構有效降低融資成本。2022年,共發放支小再貸款861.2億元,同比增加187億元,惠及3.8萬家市場主體,加權平均利率4.66%,比普通的小微貸款利率低69個bp。運用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支持銀行發放交通物流貸款24.8億元,加權平均利率3.21%。深入開展普惠小微貸款階段性減息工作,轄內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已對2712億元貸款的四季度利息進行減免,惠及企業18.7萬戶,減息金額3.3億元。大力實施延期還本付息,累計為16.7萬戶普惠小微市場主體辦理了貸款的延期還本,涉及貸款金額1815億元。持續落實支付手續費降費優惠,累計降費超22億元,惠及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超840萬戶。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個體工商戶貸款可得性。2022年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378筆、金額55.6億元,其中個人貸款4977筆、金額12.5億元。依託“粵信融”服務平台,大力建設首貸服務中心,提升首貸可得性,已累計為企業發放首次貸款4.1萬筆、金額1228億元。運用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激勵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向小微市場主體發放貸款。截至2022年末,98家廣東法人金融機構累計獲得激勵資金10.9億元,撬動發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641億元。
三是多措並舉提高個體工商戶金融服務便利度。對按要求認定的個體工商戶逾期信貸業務,指導金融機構不作為逾期記錄報送徵信系統;已經報送徵信系統的,按徵信糾錯程序予以調整。鼓勵符合條件的銀行,憑線上電子訂單等交易電子信息,為個體工商戶提供結售匯及相關資金收付便利化服務,支持個體工商戶參與國際貿易。截至2022年末,轄內銀行通過平台為外貿企業辦理出口融資合計527.4億美元。
算清算準稅務政策“紅利賬”
在此次印發的《廣東省培育扶持個體工商戶的若干措施》中,有多項稅費支持政策。稅務部門如何確保這些稅費支持政策落實到位?對此,廣東省稅務局政策法規處處長安韶君表示,稅務部門將採取切實有效的工作舉措,為市場主體中數量最大的個體工商戶持續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稅務營商環境。
多維度完善落實機制。持續保障已建立的省、市、縣三級稅務機關政策落實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繼續常態化高效運轉,進一步完善稅費政策口徑工作機制,落實落細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主動收集並及時解決反饋個體工商戶享受政策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健全監督檢查機制,確保政策有序落地落實。
多手段做實配套措施。進一步用好“清單+機制+指引”工作法,及時組織制發政策操作文件和稅務征管操作指引,優化升級稅收管理信息系統、電子稅務局等,算清算準政策“紅利賬”,幫助個體工商戶充分享受政策紅利。
多方式優化服務舉措。持續完善稅費優惠政策直達快享工作機制,進一步簡流程、簡材料、簡方式,以納稅人為中心開展各項納稅服務工作,充分便利個體工商戶享受政策紅利。同時強化信息技術支撐,構建優惠政策精準推送服務體系,讓納稅人懂政策、會操作、快享受。
多渠道深化宣傳輔導。各地稅務機關將繼續通過短視頻、雲直播、微課堂、“12366”納稅服務熱線等多種便捷渠道對納稅人開展全面輔導,通過發揮稅收大數據作用,主動甄別符合優惠條件的市場主體,確保稅費支持政策“一對一”精準推送給個體工商戶。(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許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