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北方地區的多個省份均面臨著發展的困境。普遍的觀點認為,南北兩地的經濟差異越發明顯,已經逐步成為中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面臨的新問題。
最近幾十年,我國為加快宏觀經濟的結構調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加大供給側結構性的調整力度,天津、河北、山西等北方省市成為了“三去一降”的核心區域。
但也有學者指出,在分析差距的時候,除了看各類指標的總量,還要看人均水平。公開數據顯示,近幾年,南方跟北方人均GDP的絕對差距在擴大,但是相對差距並不大。
南北經濟的差距,從客觀原因來看,是由於經濟結構的差異性導致的。
無論是天津、濟南、瀋陽等高級別城市,還是煙台、唐山等普通地級市,北方各市的發展均在慢慢復蘇。
2022年前三季度,北方地區地級市十強正式公布,分別為煙台市(6720億)、唐山市(6349億)、徐州市(6293億)、濰坊市(5338億)、榆林市(4609億)、洛陽市(4340億)、臨沂市(4320億)、濟寧市(3968億)、鄂爾多斯(3935億)、南陽市(3460億)。
前三季度,在我國各大省份的比較中,山東省的經濟增量領先了江蘇、廣東等省份,排在了首位。而在北方地區,山東更是關鍵的一個發展節點。
今年第二季度,我國正式發布了《關於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文件中,明確了山東在全國大局中的地位,那就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
未來,北方地區的崛起,確實需要山東的強力發揮!
山東共四城入圍北方地區地級市十強!除了排在了首位的煙台外,濰坊躋身四強,臨沂濟寧入圍。
其實近幾年,在某些核心指標方面,濰坊已經反超了煙台。未來,濰坊與煙台之間也將開始有新的競爭。
2022年前三季度,濰坊全市實現生產總值5338.10億元,同比增長4.1%。
分產業看,濰坊的第一產業增加值505.1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174.30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658.68億元,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9.3%、45.1%和45.6%。
同期,濰坊全市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8%。其中,濰坊前三季度的製造業技改投資增長18.9%,高於投資平均增速5.1個百分點。
唐山位居第二,成為河北唯一入圍的地級市!
曾幾何時,河北也是我國的經濟強省。而如今,在地級市的發展方面,河北並沒有太大的優勢。雖然唐山的GDP總量長期穩定在北方地區第二位,但河北其他地級市均無一入圍十強。
畢竟,河北是京津冀城市群未來的主力區域,這個地級市的成績只能算是一般。
今年前三季度,唐山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為6349.4億元,同比增長4.3%。那麼對於我國北方地區的地級市十強,大家有什麼新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