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2022湖北民企百強新聞發布會在武漢召開,省經信廳黨組書記、廳長劉海軍通報全省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情況。
劉海軍說,近年來,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落細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決策部署,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着力完善政策體系,提升服務水平,優化發展環境,推動民營市場主體加速成長,牢牢撐起全省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為湖北疫後重振、重回主賽道、跑出加速度作出積極貢獻。
劉海軍說,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方面主要做了5個方面工作:
一是優化營商環境,支持民營企業增量提質。堅持把營商環境建設作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關鍵抓手,推動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取得良好成效。今年上半年,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達到13442億元,同比增長6%,占GDP比重54.9%。持續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民營市場主體總數達到了713.49萬戶,佔全部市場主體總數的98.8%。在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我省19家企業入圍,較上年新增3家,數量居全國第7位、連續五年穩居中部第1位。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民營規上工業企業16124戶,佔全部規上工業企業的93.05%,成為全省工業穩增長的支撐力量。
二是強化引導激勵,推動民營企業技改升級。深入開展“技改提能、製造煥新”行動、“兩化融合”貫標、“萬企上雲”工程等,支持廣大民營企業加快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改造升級。2021年,省級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共支持民營企業項目590個,支持資金12.27億元,佔全部專項資金比重81.8%;今年前兩批已支持民營企業項目650個,支持資金11.34億元,占專項資金比重85.6%。
三是突出科技引領,厚植民營企業創新土壤。支持我省民營企業在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北斗等五大優勢產業,以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積累技術優勢,以“鏈長+鏈主+鏈創”機制推動特色優勢產業鏈創新發展。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2012年的1577家增加到2021年的14560家,增長近9倍。其中民營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1萬家,佔比70%以上。
四是聚焦專精特新,培育民營企業獨特優勢。建立完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庫,深度挖潛、精準服務,我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突破性增長。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473家,佔全國總數的5.26%;其中民營企業385家,佔比81.4%。
五是打通痛點堵點,助力民營企業紓困解難。深入開展黨員幹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和“解難題、穩增長、促發展”企業幫扶活動,推動惠企政策持續發力、落地落細。出台《關於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發展的若干措施》《關於加強金融助企紓困工作若干措施》,支持民營企業疫後重振,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持續推進大規模減稅退稅降費。建立“省非公有制企業投訴服務平台”“省中小微企業訴求響應系統”,成為聽取企業呼聲、回應企業關切的橋樑紐帶。
劉海軍說,下一步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推動民營企業增總量、擴規模、提質效,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湖北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作出更大貢獻。
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原創稿件
轉載請註明來源:湖北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