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輔料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如何?目前,全球約有200多家規模較大的從事藥用輔料開發生產的專業公司,大多分布在歐美各國,競爭較為激烈。醫藥輔料行業的原材料種類繁多,包括油酸、山梨醇等農林類主要原料及環氧乙烷、環氧丙烷、丙二醇、乙二醇等石油化工類原輔料,因此藥用輔料行業的上游主要為化工行業及農林業。中國醫藥輔料產業發展現狀是重視原料藥物和藥物製劑、輕視藥用輔料。
中國醫藥輔料生產企業有470多家,醫藥輔料規模大的生產企業主要有爾康製藥、山河葯輔、黃山膠囊、威爾葯業、湖州展望、聊城阿華、遼寧奧達、曲阜天利,企業技術水平、產品質量較高。
中國醫藥輔料行業發展潛力及市場現狀分析
近年來,藥用輔料的質量管理模式正在不斷磨合改造。隨着藥品安全監管“嚴”時代的到來,加強藥用輔料的質量控制已不僅僅是藥用輔料生產企業的事,也是製劑生產企業的重要責任。然而,由於我國藥用輔料起步和發展較晚,質量水平參差不齊。儘管2001年出台的《藥品管理法》以及2006年出台的《藥用輔料生產質量管理規範》對藥用輔料的管理提出了相關要求,但僅為指導性原則。
《加強藥用輔料監督管理的有關規定》(以下簡稱《有關規定》)已經要求地方各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加強藥用輔料生產監管。對本行政區域內藥用輔料生產企業開展日常監督,或根據在藥品製劑生產企業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對藥用輔料生產企業進行延伸檢查。
醫藥輔料行業規定要重點檢查藥用輔料生產是否符合《藥用輔料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是否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是否按照核准或備案的工藝進行生產,是否建立完善批號管理制度和出廠檢驗制度。對不接受檢查的,藥品製劑生產企業不得使用其生產的藥用輔料。
根據工信部和省統計局資料,全國規模以上醫藥工業實現營業收入27960.30億元,比上年同比增長7.03%,實現利潤4122.94億元,比上年同比增長19.34%,營業收入為“十三五”中最低增速,但利潤總額卻創“十三五”中最高增速。
全國化學製劑製造業實現營業收入8356.88億元,同比下降1.19%,但藥用輔料和藥用包材行業營業收入288.09億,同比增長高達11.54%,增速明顯高於下游製劑行業,顯示出我國藥用輔料市場異常活躍、潛力巨大。
我國藥用輔料市場規模在整個藥品製劑產值中僅為3-5%,國外藥用輔料卻占整個藥品製劑產值的10-20%,表明我國藥用輔料市場與國外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但目前發展較快,未來前景廣闊。
在不區分給葯途徑的前提下,FDA批准藥品使用頻率最高的藥用輔料為氫氧化鈉,使用次數為240次,氯化鈉、一水檸檬酸分別排名第二、第三。未來新型綠色環保、高端高質的藥用輔料研發既是國家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領域,也擁有十分廣闊的市場前景,必將為全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產業價值。
中國醫藥輔料行業市場前景如何?智研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醫藥輔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詳細分析了中國醫藥輔料能資源潛力、中國醫藥輔料產業政策、國內外中國醫藥輔料能源開發利用技術、中國醫藥輔料能利用產業發展、中國醫藥輔料能源重點企業經營、中國醫藥輔料能源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規劃等,幫助企業和投資者了解中國醫藥輔料能源行業市場投資價值。您若想對中國醫藥輔料能源行業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中國醫藥輔料能源行業,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