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很危險,但它成不了雷曼

2022年10月14日20:49:34 財經 1888

瑞信很危險,但它成不了雷曼 - 天天要聞




記者丨李惠琳 編輯丨陳曉平


百年金融巨頭,走到危機關口。


10月以來,瑞士信貸瀕臨破產的消息,幾經發酵,股價也連創新低,市值一度跌破百億美金,最近幾個交易日,才稍稍企穩。


這家166年歷史的銀行,連遭不幸,負面纏身,利潤巨虧。破產傳聞,似乎是最後一根稻草,在慢慢壓垮殘存的信心


履新3個月的新CEO,正嘗試各種措施,挽救其墜落的命運,全球金融市場,則惴惴不安,擔心雷曼兄弟式危機重演。


瑞信很危險,但它成不了雷曼 - 天天要聞

瑞信新任CEO科爾納 來源:瑞信官網



有專家向《21CBR》記者表示,瑞信陷入困局,主要在其自身經營,更可能是一起孤立事件;全球央行也有前車之鑒,即便破產,也不致出現雷曼倒閉時的連鎖反應。



憂慮蔓延



擔憂瑞信的情緒,正在華爾街蔓延。


過去一周,瑞信五年期貸款違約保險(CDS)快速飆升,截至當地時間12日,達到335個基點的歷史高位。


瑞信很危險,但它成不了雷曼 - 天天要聞


CDS,大體相當於債券違約的保險,基點越高,償債風險越大,投資者們信心大降,正急切購買違約保護


年初,這項指標只有57個基點。


為安撫人心,CEO科爾納在本月初,簽署一份備忘錄中,亮出家底,稱公司擁有近1000億美元的資本緩衝,6月末,尚且坐擁優質流動資產約為2380億美元。


“這個劇本我見過,雷曼兄弟倒閉前也說過類似的。”不領情的華爾街日報記者,這樣犀利評論說。


瑞信的憂患,集中在其潛在的償付壓力。


截至6月底,瑞信槓桿風險的敞口高達8730億美元。有分析師預計,2024年,其將面臨高達80億美元的資金缺口


有觀點認為,市場反應過度。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楊海平向《21CBR》記者分析,從財務層面判斷,基於較高的資本充足率、較好的流動性,瑞信破產概率並不大。


CET1(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是衡量投行資本充足率的核心指標,在二季度,瑞信該指標為13.5%,接近滙豐的13.6%,更高於國際監管最低要求8%。


瑞信很危險,但它成不了雷曼 - 天天要聞

來源:視覺中國



科爾納稱,年內 CET 1將繼續保持在13%~14%。


同期,瑞信流動性覆蓋率為191%,其高質量流動資產,約為其凈現金流出額的1.9倍,相對充裕。


“單純CDS爆雷,尚不足讓瑞信破產,在過去危機中,瑞信多次證明了自身的危機管理和融資能力。”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告訴《21CBR》記者。


有最新消息稱,日本瑞穗金融集團,有意收購瑞信證券化產品部門的部分資產。


10月7日,科爾納又宣布,以約30億瑞郎(約215億人民幣)的現金,回購部分公司債券


效果一度立竿見影,當日股價大漲13.05%。


可是,股價又很快回落。


截至10月13日,瑞信美股市值僅為110億美元,只有高盛的1/10;其每股凈資產為17.15美元,市價只能賣4.53美元。


危機並未完全消除。



孤立事件



瑞信人心惶惶、搖搖欲墜,不是偶然的。


過去十餘年,瑞信收入停滯,業績滑坡,尤其最近兩年,幾乎沒有好消息。


瑞信很危險,但它成不了雷曼 - 天天要聞


它先後身陷金融公司 Greensill破產、Archegos Capital爆倉、為罪犯客戶提供洗錢幫助等醜聞,衝擊接二連三,聲譽重創,且損失慘重,已連續多個季度虧損。


2021年,瑞信虧掉16.5億瑞郎,今年1-6月,又虧掉18.6億瑞郎,約合134億人民幣


瑞信很危險,但它成不了雷曼 - 天天要聞


羸弱的經營,正無情侵蝕這家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金融機構——瑞信成立於1856年,它是瑞士第二大銀行、全球第五大投行,管理着1.62萬億美元資產。


很多人擔心,瑞信的麻煩,是又一次全球危機的徵兆。


在楊海平看來,瑞信破產傳言背後,隱藏的預期心理因素及市場情緒,令人擔憂。


“目前全球風險狀況,確與危機前夜有可比之處,資產負債表脆弱性加劇、資產負債表的約束和廣泛聯結,在宏觀流動性變化較為複雜的情況下,市場可能會找到風險的引線,火燒連營,造成大面積的風險傳染。”


楊海平認為,這根引線,可能是資產重估的極端情況或者恐慌情緒下的流動性窖藏,將某家問題金融機構變成下個雷曼時刻的主角。


瑞士信貸與雷曼兄弟有相似之處。作為投資銀行,他們在銀行間市場起中介的作用,倒閉會影響整個金融系統的穩定。”


瑞信很危險,但它成不了雷曼 - 天天要聞


北大滙豐商學院訪問副教授張聖醒解釋說,但他較為樂觀,認為即便瑞信倒閉,相信瑞士中央銀行也能處置有風險的業務,防止其傳導到其他銀行。


事實上,瑞士央行已向美聯儲求救。


10月5日,其與之簽訂了超過3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10月13日到期後,雙方又達成超6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


“有了雷曼兄弟的前車之鑒,瑞士央行對投資銀行的倒閉,相信會特別謹慎。”


張聖醒向《21CBR》記者表示,瑞信危機,源自其自身洗錢等醜聞,更可能是一起孤立事件,與全球宏觀經濟變化關係不大。


他也承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確實在增加。



重組自救



走出至暗時刻,瑞信正寄希望於一位老將。


今年7月,59歲的科爾納受命危難之際,成為瑞信的CEO,其擔任過資產管理部門主管等多項要職,其在瑞信就職十多年,行事果斷。


上任後僅數周,科爾納迅速組建了新管理層班底,邀請原德意志銀行CFO入職,後者曾深度參與德銀業務的重組計劃。


瑞信扭轉頹勢的重點,即縮減投行業務,回歸財富管理主業。


瑞信一度倚重投行業務,不斷傾斜資源,其成為第一大營收來源


無奈,經濟衰退預期濃重,企業發行股債的意願減弱,市場低迷,加之風險事件連續暴露,投行業務淪為吞噬利潤的“黑洞”,上半年就虧掉65.7億人民幣。


瑞信很危險,但它成不了雷曼 - 天天要聞


管理層已就投行業務進行戰略審查,目標就是銀行業務轉向輕資本、顧問服務導向。


據稱,投行業務將“一分為三”。


為減緩壓力,科爾納在大幅壓低成本,在中期內,期望絕對成本基礎降至155億瑞郎以下


有消息稱,他將忍痛解僱10%以上的僱員,大約4500人。


值得注意的是,瑞信全球的劫難,未影響拓展中國業務的節奏。


瑞信很危險,但它成不了雷曼 - 天天要聞


今年9月,瑞信剛剛宣布,準備以11.4億元,從方正接手“瑞信證券”剩餘49%股權,全資擁有該在華分支機構,且已任命一位新的總經理。


瑞信全球高管已表示,將在內地重點發展諮詢、股權資本市場及股票交易等業務。


上半年,全球前三大IPO市場地為滬深京,中國逆勢成長性已得到證明。


“若能順利完成融資等工作,瑞信可能借重組,將戰略重心從美國外遷,藉助亞太新興市場的比較優勢,有相當概率能扭轉乾坤。”陳佳預測,瑞信可能會從美國市場大量撤出投行業務。


按照計劃,10月27日,瑞信將更新全面戰略審查的進展,屆時會披露更詳盡的革新舉措。


楊海平認為,考慮到當下預期因素及市場情緒,這家百年金融機構的未來,難言樂觀。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雙攬IAI國際廣告大獎 中國人壽以影像之力詮釋責任溫度 - 天天要聞

雙攬IAI國際廣告大獎 中國人壽以影像之力詮釋責任溫度

近日,第25屆IAI傳鑒國際廣告獎揭曉。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股票代碼:601628.SH,2628.HK)選報的公益微電影《馭風同行》和系列短片“綻放女子力量”雙雙摺桂。作為中國廣告營銷領域的權威獎項,本屆IAI
不只美債遭拋售!2隻“黑天鵝”飛出,全球債市或將面臨一場大風暴? - 天天要聞

不只美債遭拋售!2隻“黑天鵝”飛出,全球債市或將面臨一場大風暴?

王爺說財經訊:金融圈的朋友們注意啦!美國國債市場最近可是炸鍋了,一場大風暴正在席捲全球債券市場,到底怎麼回事呢?快來一探究竟!5月23日消息,最近美國國債價格突然暴跌,外媒紛紛拉響警報!市場對美國財政狀況惡化的擔憂已經爆棚,這股不安情緒像野火一樣,瞬間點燃了全球國債市場的拋售潮。而特朗普提出的稅改法案...
恆瑞醫藥副董事長戴洪斌:登陸港股是恆瑞醫藥邁向國際資本市場、加速國際化的關鍵一步 - 天天要聞

恆瑞醫藥副董事長戴洪斌:登陸港股是恆瑞醫藥邁向國際資本市場、加速國際化的關鍵一步

每經記者:甄素靜 每經編輯:陳俊傑5月23日,“藥王”恆瑞醫藥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成功實現“A+H”兩地上市。此次恆瑞醫藥全球發售約2.3億股,發行定價為44.05港元/股,該發行價格為預計發行價格的上限。恆瑞醫藥H股首日上市交易,開盤上漲29.40%,開盤價為57.00港元/股。截至上午收盤,上漲30.65%。恆瑞醫藥港股上市現...
廣東2025年一季度財政收入強勁開局,韶關成唯一負增長城市 - 天天要聞

廣東2025年一季度財政收入強勁開局,韶關成唯一負增長城市

2025年一季度,廣東省財政收入交出亮眼成績單,以強勁復蘇態勢實現“開門紅”,為全年財政穩健運行築牢根基。從全省數據來看,廣東財政收入增速領跑全國,龍頭地位愈發穩固。一季度,廣東省地方財政收入達3690.95億元,同比增長3.4%,增速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