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滴滴出行事件,一般只看表面的話,會歸咎於企業未盡義務遵守法律法規。但關鍵的要害處,是平台的野蠻生長,使國家對國民經濟的主導者地位被削弱,這種隱憂才是觸發事件的真正原因。
一,以歷史維度審視國民經濟主導權問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縱觀古今中外,政權的穩定無不繫於國家對國民經濟的把控程度。明朝後期政權危機,很大程度上是朝廷對地主鄉紳控制不力,中央稅收貧乏,這在農業社會是十分危險的,終致清兵入主中原。清末的風雨飄搖,一大要害是現代貨幣政策的缺失,導致中央財稅無法統合支持民族資本,國庫空虛,連左宗棠平定新疆的軍費,都是向外國銀行借款共計1875萬兩銀子才解決。這些都是歷史上的教訓。
資本主義國家表面上是市場經濟,實則國家政體是資產階級專政,國家的政權本身就是其大財團的對內對外統治工具,所以其國家對經濟的把控力是毫無問題的,大家可以從華為事件、科技脫勾、對俄制裁中西方企業表現出來高度的行動自覺性、一致性,便可略見-斑。又如,普京上台後,採取一系列國有化措施,從眾多寡頭手中收回關係俄羅斯經濟根基的能源企業控制權,俄烏衝突後又收回薩哈林油氣田的所有權,以進一步掌控能源戰略。當前形勢表明,俄羅斯一系列國有化措施是正確的。否則,假使現在的俄羅斯油氣公司仍由親西方的寡頭掌控,恐怕普京的總統寶座都難保,更何談與西方較量。
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中,始終強調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強調主體地位的體現就是國有企業對國民經濟的主導作用和支撐作甪。從中外的歷史和現實看,增強國家對經濟的主導力,更多的是涉及國家安全問題,而無關乎意識形態和制度之別。因此,具體的說,就是我國牢牢地把控着20個關係國計民生和政權安全的行業,出版社、電力、電視台、電網、鋼鐵、公交、供熱、廣播、航空、化工、金融、軍工、煤氣(天然氣)、汽車、石油、水務、鐵路、通訊、煙草、鹽等20個行業。
二,信息化時代來臨,平台經濟己經蛻變為關係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行業。螞蟻金服上市前夕,馬雲曾口吐狂言,中國的銀行業必須改革,銀行不改革,網絡平台將改變甚至取代銀行。一言驚醒世人。工業化時代,上述20個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支柱,關係國計民生,國家牢牢掌握在手裡。信息化時代,大家都可以親身感受到網絡平台已經影響到每一個人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其重要性甚至已經超過20大行業。如果任其野蠻生長,微信、支付寶逐步取代銀行和電信,淘寶、京東取代過去的郵政、供銷系統,美團、滴滴取代商業體系和交通體系,抖音取代了廣播系統,頭條取代了傳統媒體,並使國家監管面臨挑戰。長此以往,當國際形勢稍為動蕩,舉國體制優勢還存在嗎?恐怕外患未至,內部秩序已堪憂。更值得注意和警惕的是,這些平台經濟均控制在非公有制企業手裡,而這些企業經營團隊雖然目前仍然是中國公民,但卻無一例外都在海外上市,無一例外控股大股東均為西方資本。在這樣的新狀態下,更使平台經濟國有化顯得更加迫切。
三,國有化立場要理直氣壯,方式要按規則辦事。首先是要衝突思想束縛。有人擔心,對平台經濟國有化舉措是重走計劃經濟老路,這種擔心完全是多餘的。國有經濟多一點還是非公經濟多一點,不是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區別,也不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區別。實際上,資本主義國家也經常國有化關鍵行業產業。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也經歷1945~1951年和1974~1975年兩次“國有化”高潮,除把英格蘭銀行收歸國有外,還把瀕於破產的鐵路、煤礦、內河航運等許多部門實行國有化。即使是21世紀的今天,西方也不會堵死國有化的路子。就在俄烏衝突引起歐洲各國電價、油價、氣價大幅度攀升之際,許多歐洲國家正在討論研究將電網、油氣公司國有化措施,以抑制能源價格。如法國總理7月6日宣布,法國計劃將法國電力公司全面國有化。德國聯邦議院5月通過修訂後的新版能源安全法草案,按照規定,在緊急狀態下國家可接管能源公司。所以,明白了國有化之於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就能排除左右干擾,付諸政策了。
其次,按市場經濟規則辦事。要圍繞國有控股目標,通過國資入股、協議回購、定向增發、捐贈等形式取得大部分股權。因應形勢,啟動在美上市企業退市回歸。保留創始人股份,保留經營團隊,實現國有民營、主權掌握、持續發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