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會現場。楊俊傑攝
9月29日上午,福建省委宣傳部“牢記使命 奮鬥為民”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召開,為福建省工信廳專場。
福建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翁玉耀介紹了福建省“推進工業提質增效 服務經濟發展大局”的有關情況。一起來看——

福建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翁玉耀。楊俊傑攝
據介紹,工業歷來是立國之本,是實體經濟的主戰場。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工信系統充分發揮工業“挑大樑”的作用,深入實施製造強省戰略,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全省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以約佔全國2.9%的能耗
創造了佔全國4.3%的經濟總量
十年來,福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做大做強做優製造業作為長期堅持的工作重點,進一步提升存量、優化增量、擴大總量、提高質量、關注變量,製造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2012年到2021年,工業增加值從8711億元增加到1.78萬億元,年均增長8.7%,總量從全國第11位躍升到第6位。工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6.4%,比全國高3.8個百分點,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40%。以約佔全國2.9%的能耗,創造了佔全國4.3%的經濟總量。
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達6.58萬億元,規模位居全國第5位;工業利潤總額達4980億元,總量居全國第6位。千億產業集群從2012年6個增加到21個。全省規上工業企業數突破2萬家,比2012年凈增5200多家。營業收入超百億元工業企業54家,青拓集團、紫金礦業、寧德時代3家企業超千億元。已上市工業企業85家。入圍“2022中國民企500強”19家、“2021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21家。
福建躋身全國石化大省行列
十年來,福建堅持把圍繞“產業優”突出“二產進”作為聚焦點,加快揚優勢鍛長板、強弱項補短板,實行“一產業一政策一專班”,做大產業集群、做強龍頭企業、做優產品質量,打造多元發展、多點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
電子信息產業“缺芯少屏”的局面根本改變,“增芯強屏”步伐加快,引進落地京東方、士蘭微等一批大項目,奠定了福建電子信息產業在全國的地位;營業收入達8800億元,規模從第8位提升到第5位。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向智能化、高端化發展,營業收入突破1萬億元;新能源汽車實現彎道超車,成為新的增長點;在全國率先開展船舶綠色智能發展試點,被列為國家先行先試重點地區。
石油化工產業注重“減油增化”、一體化、精細化發展,“兩基地一專區”集聚效應逐步擴大,烯烴芳烴產能顯著提高;古雷石化基地與台灣石化產業深度融合,進入高速發展期,成為全國“七大石化基地”之一;全省實現營業收入5300多億元、是2012年2.5倍,躋身全國石化大省行列。
現代紡織服裝產業加快品牌化、高附加值發展,已形成“前端化工原料、上游纖維製造、中端紡紗織染、下游鞋服產品、配套紡織機械等”最完整、競爭力極強的產業鏈,是福建規模最先超萬億元的產業。
食品、冶金、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也都實現翻倍增長,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22%。規上企業全面數字化率居全國第3位,建有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台4個、省級平台22個。
國家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
數量居全國第3位
十年來,福建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充分發揮創新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
全省現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71家,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30家;擁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54家,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37家。國家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33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25家,數量分別居全國第3位、第4位。
全省現有高新技術企業8900多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379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70家,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4家。已實施技術創新重點攻關及產業化項目73個,認定省首台(套)裝備237個。
遴選三批產業領軍團隊68個,帶動引進“高精尖”人才150多名,落地高水平研發項目100多個、突破核心關鍵技術130多項。稀土永磁、光伏技術、硬質合金、儲氫材料、汽車玻璃、電子特氣、金屬半固態快速成型、紅土鎳礦冶煉等工藝技術全球先進、國內領先。
建設廈門金磚創新基地,連續舉辦三屆論壇及相關活動,推動“金磚+”國家合作創新發展。
全省工業投資年均增長13.7%
較全國平均增速高5.1個百分點
十年來,福建堅持把項目招商、項目落地、項目服務作為工信工作的主攻方向,突出製造業、軟件業、服務業一起抓,大中小企業一起上,國企民企外企同發力,深化“全系統、全覆蓋、全過程”抓項目工作機制,推動項目接續不斷、滾動推進。
2012年到2021年,全省工業投資年均增長13.7%,較全國平均增速高5.1個百分點;累計實施省重點技改項目6000多項、總投資近2萬億元。
堅持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強化產業鏈招商、龍頭企業招商、以商招商,“五個一批”民企製造業項目累計達1.2萬個、總投資4.85萬億元。福州市實行產業鏈鏈長制,制定產業鏈全景圖譜,構建五級招商網絡,百億工業企業達16家,形成5個千億產業集群。
廈門市發揮高新技術產業佔比高的優勢,實施先進制造業倍增計劃,促進集成電路、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產業集聚發展,搶佔發展制高點。
泉州市弘揚“晉江經驗”,以智能製造、數字化轉型為突破口,推動傳統產業創新轉型、提質增效。
寧德市培育打造四大主導產業集群,迅速集聚一大批上下游配套項目,形成福建重要的增長極,經濟總量從全省第8位提高到第5位。
其他地市也大抓工業、抓大工業,形成你追我趕、競相迸發、互相促進、各具特色的產業體系。
動力電池、消費類電池等產品
出貨量全球第一
十年來,福建堅持把提高質量效益作為重要目標,加快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工業實現量的較快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增品種方面,動力電池、消費類電池、珠光材料、電容氧化鋯、燈用鎢絲、POS機、LED芯片等出貨量全球第一;鋰電池、氟化工等產業特色凸顯;高純電子化學品、“手撕鋼”、宮頸癌疫苗、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等產品從無到有,填補福建行業空白;己內酰胺、鎢材料、黃金、鋰電正極材料等產量位居全國前三;不鏽鋼新材料、綠色建材、光電材料、光學晶體、電子取證軟件、辦公軟件等產品,在國內乃至國際都佔有一席之地。
提品質方面,一大批製造業企業產品質量顯著提升,福耀玻璃榮獲中國質量獎,福光股份、九牧集團、恆安集團等產品質量全國領先,福建煉化、阿石創新材料分別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科技發明二等獎。風力發電裝備、激光增材製造鈦合金粉末、“筆尖鋼”等實現國產替代。
創品牌方面,安踏等21家企業入選“2022年中國最具價值品牌500強”。寧德時代工廠、京東方工廠入選世界“燈塔工廠”,成為中國智能製造名片。福州、廈門獲評“中國軟件特色名城”。
2016年以來舉辦各類產融
對接活動500多場次、對接金額超6000億元
十年來,福建堅持把精準服務企業作為工信部門的天職本分,責無旁貸當好企業“娘家人”,全心全意服務好“自己人”。
建立完善“456”掛鈎聯繫精準服務企業機制,常態化組織工作小分隊下基層、進企業,與企業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召開全省民營企業發展大會,聚焦中小企業紓困幫扶,推動設立中小企業紓困貸款、融資專項等。
2016年以來舉辦各類產融對接活動500多場次、對接金額超6000億元。在全國率先開展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建設“黨企新時空·政企直通車”平台,累計幫助企業解決訴求問題1.2萬多件,辦結率達100%。
編輯|林誠燁 陳騰
審核|鍾巧花 陳歡歡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林誠燁 陳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