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百歲股民的故事,給我們眾多韭菜帶來的深度思考

2022年07月05日14:03:17 財經 1955

最近,剛看到媒體先後看到兩名百歲股民的故事,非常有感觸。在這裡,結合自己的過往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期待對有緣人有用。

兩位百歲股民的故事,給我們眾多韭菜帶來的深度思考 - 天天要聞

第一位是安徽某大學商學院的退休副教授吳傳忠,今年已經超過100歲了。幾乎每一個交易日,他基本上8:30分準時前往券商營業部看盤,並在券商的營業部一直待到下午3點停盤。

吳教授炒股是從1993年開始的,經過幾年的實戰之後,他就抽出了本金,現在股市中運作的資金,都是從股市中賺來的。老教授心態好,無論是虧是賺,反正都無所謂。用吳教授自己的話說,“炒股是用腦子,可以預防老年痴呆。”吳教授也有自己的選股原則,那就是符合國家政策的,有發展前途的。

吳教授已經把炒股融入到自己的生活當中,成為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圍繞着股市的起起落落,吳教授每天必看新聞聯播,對國家大事以及財經新聞非常關注。

兩位百歲股民的故事,給我們眾多韭菜帶來的深度思考 - 天天要聞

另一位百歲股民是上海104歲的周鴻寶老奶奶,她或許是我們A股中最高齡的投資者了。有過上海“老八股”炒作經歷的她,在如此長的投資生涯之內,仍然能夠在起起落落的股市中良好地“生存”下來,不能說不是一個奇蹟。

相比眾多在這一相同時間段被股市擊敗的投資者,吳教授和老奶奶的經驗或許更加適合眾多散戶投資者。而目前,參與股市投資者人數,更具體地說是投資者賬戶數,已經接近的2億。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群體,我們都是其中的一份子。從兩位老人身上,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兩位百歲股民的故事,給我們眾多韭菜帶來的深度思考 - 天天要聞

自己拍的荷花,美!

第一、在股市中生存遠比在股市中掙錢更重要。

我個人認為,股市的生存原則基本符合森林法則,“弱肉強食”,“少數人掙錢”,無論是在國外發達國家的股市,還是我們自己資本市場這麼多年的經歷來看,都遵從這一法則。“七虧兩平一賺”,是大家的基本共識。很多投資者投資失敗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還沒有學會在股市中生存,就妄想希望抱着大牛股的大腿,天天漲不停,一直不停漲,迅速完成自己的財富夢想。

有這種想法,無可厚非,因為這幾乎是所有投資者都嚮往的終極目標。但大多數投資者的問題在於,他們的眼中只關注自己的夢想,而忘記了怎樣通過自己的努力而獲得實現夢想的方法,達到夢想的途徑。也因為他們過多地關注那個遠期的目標,而忘記了“股市與風險,投資需謹慎”這一永恆不變的格言。

兩位百歲股民的故事,給我們眾多韭菜帶來的深度思考 - 天天要聞

很多投資者都有過掙錢的經歷,但更讓他們記憶深刻的是,那些曾經暫時擁有的財富,又在自己不斷的操作中,漸漸流逝。如果我們把迅速實現夢想的期望值降低一點,比如換15年,乃至20年,我們對股市的思考或許就會變成了另一個樣子。

換一種說法:“只要能夠實現財富自由,我不在乎時間長短”,如果變成這樣的態度,或許我們對待股市的思考,也就成了另一種比較理性的狀態。

簡單說來,要想學會在股市中生存,先要學會在股市中不賠錢。多數人只知道賠和賺,其實股市還有一種狀態,那就是平盤,不掙不賠。如果我們開始不賠錢了,剩餘的投資道路,也就開始向我們期待的方向轉變了。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正確的的方向上,離我們期望的目的地,也僅僅是時間問題了。如果不在正確的隊伍方向和道路上,越是努力,離我們期待的目的地,就越遠。

兩位百歲股民的故事,給我們眾多韭菜帶來的深度思考 - 天天要聞

第二、形成適合自己的,並且可以重複獲利的交易規則。

很多朋友喜歡在股市裡追隨着市場熱點,其實,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熱點隨風而起,有時我們甚至都不知道具體的原因,一些股票就被各路遊資瘋狂拉升,蔚為壯觀,這也是股市吸引人的魅力所在。但對於我們多數普通散戶來說,我們基本沒有提前獲得各種消息的能力和有效渠道,多年的市場經驗告訴我們,其實很多消息等我們知道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別人讓我們知道,或許是希望我們知道的時候。這個時候,很多人按耐不住內心的衝動,頻繁操作,殺進殺出。這種方法看上去很過癮,很痛快,但時間長了事後一算,能夠形成的利潤並不一定能夠完全改變我們的生活。事實上,不賠錢,不在高山上站崗,已經是很幸運的事情了。

從橫空出世的“雄安新區”到“東數西算”,多年來股市熱點層出不窮,但又有多少人藉助這些熱點,實現了財富自由?

兩位百歲股民的故事,給我們眾多韭菜帶來的深度思考 - 天天要聞

華僑城股票走勢

有的朋友很迷惑,我很努力啊!經常復盤,爭取抓住市場每一個熱點,這難道不對嗎?我們一定要明白,無論是所謂的機構還是莊家,都是要在股市中掙錢的。而主力之所以將股價炒高,無疑是需要在股價上漲過程中,積累利潤,達到一定位置之後,將利潤變現。這一點,其實主力和散戶是一致的,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主力和散戶是天生的一對對手盤。主力將股價做高之後,就是希望找到接盤資金,將自己的利潤拿到手。

目前,隨着市場參與的各方力量逐漸增多,已經出現了“主力殺主力”的情況,或者說是有實力有理論有準備的主力殺綜合實力弱的主力的趨勢。2020年全年,有207隻基金清盤;2021年有240隻基金清盤;2022年一季度,有大約967隻基金規模低於0.5億元,這些基金,均有清盤風險。有的基金從開盤到清盤,還不到一年時間。這些所謂的主力生存不易,我們散戶又有什麼理由,不對市場的風險充分重視;不對自己的交易體系,倍加完善呢?

我建議大家把自己操作過的股票好好理一理,找出最熟悉的那一部分長期觀察,逐漸深入了解公司的基本面,逐步形成什麼時候公司股價低估可以進場參與,什麼時候公司股價高估,可以考慮賣出離場。幾個有效的操作下來,自己的自信心就增強不少。人一旦有了自信,按照這個方式方法,或許成功的操作也就越來越多。

兩位百歲股民的故事,給我們眾多韭菜帶來的深度思考 - 天天要聞

萬馬股份股票走勢

第三、投入股市的資金,一定是閑錢,更不能通過融資融券乃至加槓桿的方式參與市場。

一個朋友的同學,985高校畢業,本是事業編中很有前途的後備人才。抱着對金融專業的知識以及高校畢業的驕傲,不斷在市場中加槓桿運作,試圖在年輕時代早早成就自己的財富夢想。可殘酷的現實無情衝擊着他,屢戰屢敗,最終形成大約200萬的虧損。無奈之下,從事業編製辭職,加入私企,理由很簡單,只有私企的薪資待遇,才能給他帶來還清債務的可能。至於自己在事業編中原本光明的前景,在巨額的債務面前,已經成為奢望了。至於婚姻和家庭,已經暫時不具備考慮的基本因素了。

兩位百歲股民的故事,給我們眾多韭菜帶來的深度思考 - 天天要聞

這樣的例子非常多,還有一位朋友因為加槓桿,倒在了長春高新的下跌途中。我們一定要對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認識,更要對市場的殘酷性有充分的了解。基金作為市場的主力,尚且不斷失敗倒下,更何況我們這些沒有任何優勢的散戶投資者。

控制資金投入,是散戶入市操作的基本原則。以小的資金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提高自己對市場的判斷,只要方法得當,小資金也會逐步變成蔚為可觀的相對大資金。在這種情況下,特別是在正確的方式方法不斷獲利的情況下,可以嘗試加大資金投入,但即使如此,加大的資金量,依然是可控的。萬一投資失誤,對家庭生活不會造成顛覆性的影響,這是投資的底線。

兩位百歲股民的故事,給我們眾多韭菜帶來的深度思考 - 天天要聞

振華股份股票走勢

第四、手中有股,心中無股。

從兩位百歲老人的投資策略可以明顯感覺到,股票投資已是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儘管吳教授準時到交易大廳報到,周鴻寶老奶奶喜歡看着盤面變化,但是他們的操作並不是頻繁的。他們盯盤,或許主要是用來消磨時間,有事情做,“預防老年痴呆”,他們的心態非常穩健,不會因為股市的一時漲跌,瞬間改變自己的早已形成的交易習慣,這一點特別需要我們注意。

我們很多朋友看盤時管不住手腳,一有風吹草動,立即付諸行動,這是股市投資大忌。更有甚者,在所謂專家帶領下,依據短時間的短期技術指標作為指導自己操作的圭臬,自以為擁有了“倚天劍屠龍刀”,但時間長了,卻發現,“大坑之中還有深坑”,原本熱鬧的微信群,早已群主不知何處去。那些所謂的“戰法”,不過是自己願意相信的一廂情願而已。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如果那些拉你入群的人真有那麼厲害的獲利手段,他自己不早就解決財富問題了嗎?誰有那麼好心,願意將自己的財富渠道拱手相讓,特別是通過親手指導的方式傳授給你。我們和那些股票群主有那麼親切地經得起財富考驗的血緣關係嗎?

在我看來,股市是一場人生修行,特別鍛煉人。人性、人的基本能力、人性的貪婪成性、人性的恐懼避禍,都在股市中無時無刻不承受着考驗。最終能夠在股市生涯中修成正果的,無疑還是少數,這對大多數人來說,肯定不是什麼好消息!

兩位百歲股民的故事,給我們眾多韭菜帶來的深度思考 - 天天要聞

花園生物股票走勢

股市掙錢難嗎?一點都不難。我們可以從身邊人的談論中知道,幾乎所有參與股市投資的人,都有掙錢經歷。但股市中最難得的是長期穩定掙錢,這一點無論是散戶,還是基金,都一樣。我們可以看看多年來的基金排行榜,特別是前十名排行榜,很少有基金能夠多次長期佔據榜單前茅。

去年的有效經驗,很有可能是今年的投資毒藥。股市最永恆的主題就是它總在不斷變化。如果我們沒有隨時可以根據這個變化改變自己,跟上這個變化,那還是堅守自我,只做自己能夠把握的事情,用不了多久,我們反而會獲得更好的投資收益。

邊看着自己的股票,一邊寫出這一篇文章。花園生物今天網絡投票,我全部投了贊成票。股票還在相對高位上下震蕩,我們還是繼續持有等待。振華股份終於開始漲停了,繼續等待吧!被我在未來2、3年寄予厚望的萬馬股份,也在上下震蕩。

股市中的盈利,都是耐心等來的。

巴菲特的年化投資收益,也就大約16%;而許多人都喜歡看的波浪技術理論的發明人江恩先生,去世時身上也僅僅還剩十幾美元,他並沒有因為這個理論的發明,為自己的後代贏得巨額財富。

以上這兩點,值得我們每一個投資股市的人,深思再深思!

兩位百歲股民的故事,給我們眾多韭菜帶來的深度思考 - 天天要聞

燉一鍋鴿子黃芪紅棗湯,好好犒勞犒勞自己!

保持健康穩健的心態,積極鍛煉身體,我也願意幾十年之後在百歲高齡,和這兩位老人一樣,依然能夠在股市中獲得生活的樂趣!

向兩位百歲老人吳傳忠教授和周鴻寶老奶奶,致以我崇高的敬意!

祝大家投資順利!

兩位百歲股民的故事,給我們眾多韭菜帶來的深度思考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黃金已經二次破位了,你對它還有什麼想法? - 天天要聞

黃金已經二次破位了,你對它還有什麼想法?

二度破位的行情,咱們就不用再去深究太多了吧?難道你現在還想默認這個震蕩結果?對我來說是不會懷疑這個破位結果的,因為很多人都會把行情的趨勢機會給到周五的PCE,再不濟也會看明天的GDP,但你要知道,如....
北向資金今日凈賣出19.82億元,中興通訊、福耀玻璃等獲加倉 - 天天要聞

北向資金今日凈賣出19.82億元,中興通訊、福耀玻璃等獲加倉

6月26日,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19.82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14.06億元,深股通凈賣出5.76億元。前十大成交股中凈買入額居前三的是中興通訊、福耀玻璃、中遠海控,分別獲凈買入1.47億元、1.09億元、0.93億元。凈賣出額居前三的是貴州茅台、美的集團、賽力斯,分別遭凈賣出10.41億元、4.39億元、3.01億元。...
黔西南州5億光伏項目停滯1年半,遭A股公司解約,引入新股東救場? - 天天要聞

黔西南州5億光伏項目停滯1年半,遭A股公司解約,引入新股東救場?

恆華科技(300365)6月25日晚間披露,公司與相關方組成的聯合體與望謨金格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望謨金格”)於近日簽署了《工程合同解除協議書》(下稱“《解除協議》”)。自《解除協議》生效之日起,解除雙方簽署的原合同,終止雙方之間的合作。2022年12月,恆華科技與陝西東方電力工程有限公司(下稱“陝西東方”)組成...
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通過夏季達沃斯論壇,讓世界真正了解中國經濟的發展現狀 - 天天要聞

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通過夏季達沃斯論壇,讓世界真正了解中國經濟的發展現狀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高夢宇 王一安 黃璐 卜曉菲)世界經濟論壇第十五屆新領軍者年會(又稱“夏季達沃斯論壇”)25日在遼寧大連開幕,來自近80個國家和地區的約1600位中外各界嘉賓相聚大連,共議“未來增長的新前沿”,探尋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新路徑。記者專訪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邁瑞克·杜塞克先生,他表示,通過夏季...
行業ETF風向標丨鋰礦領銜反彈,兩隻稀有金屬ETF半日漲超2% - 天天要聞

行業ETF風向標丨鋰礦領銜反彈,兩隻稀有金屬ETF半日漲超2%

每經記者:劉明濤    每經編輯:趙雲6月26日上午,多題材股復蘇,其中稀有金屬整體表現最強,稀有金屬ETF基金(159671)和稀有金屬ETF(159608)半日漲幅均超過2%,是場內表現最好的行業ETF。投資邏輯來看,有色金屬供給曲線正變得陡峭,供給周期開啟。小金屬由於在地殼中含量相對較少,資源相對稀缺,因而在供給側呈現...
總投資37.7億元,金山區2024年第二季度16個產業項目開工 - 天天要聞

總投資37.7億元,金山區2024年第二季度16個產業項目開工

6月26日,2024年金山區重大產業項目第二季度開工活動在楓涇鎮一郎航空航天用高溫合金產業項目現場舉行。此次共有16個重大產業項目宣布開工建設,總投資37.7億元,涉及用地面積337畝。據悉,這16個項目涵蓋了綠色化工、新材料、智能裝備、生命健康等多個戰略新興產業領域,高度契合金山產業發展定位,將為金山產業經濟高質量...
創業板指震蕩反彈漲0.45%,全市場超3200隻個股上漲丨早市熱點 - 天天要聞

創業板指震蕩反彈漲0.45%,全市場超3200隻個股上漲丨早市熱點

6月26日,A股三大指數早盤震蕩分化,創業板指反彈。截至午間收盤,滬指跌0.32%,深成指跌0.04%,創業板指漲0.45%。AI應用題材全線反彈,Kimi、ChatGPT方向領漲,鋰電池產業鏈午前拉升,消費電子、光伏、減速器、小金屬題材活躍。航運、煤炭、電力、黃金、家電、汽車板塊回調。全市場超3200隻個股上漲。 一起回顧上午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