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頭條」中小企業生存現狀調查(十三):從“輸血”走向“造血”

2022年07月01日06:58:12 財經 1564

藍字關注“中國小康網”

一直以來,中小企業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也是穩定經濟發展的壓艙石,更是我國促進金融穩定的蓄水池。但疫情及其引發的市場不確定性卻對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產生了較大衝擊,中小企業普遍面臨不定時停工、市場需求低迷、產品滯銷嚴重、合同履約受阻等一系列問題。

「財智頭條」中小企業生存現狀調查(十三):從“輸血”走向“造血” - 天天要聞

圖片/TUCHONG

在用工、原材料和成本方面,根據澎湃新聞相關數據,2020年以來近半數的公司存在用工短缺問題,超過八成的企業面臨成本壓力。在企業融資方面,《經濟日報》2020年7月的調查顯示,受疫情影響,90%的中小微企業陷入困境,超半數的中小微企業存在資金鏈緊張、流動資金短缺的問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矛盾進一步突出。在企業經營方面,清華北大的聯合調研數據表明,近30%的中小微企業在2020年營業收入下降幅度超過50%,58.05%的企業下降20%以上,85.01%的企業難以維持3個月。

多重困境下,中小企業承壓前行。為此,各級政府連續出台多項政策為中小企業“輸血補氣”,但在短線扶助脫困的同時,更需建立促進中小企業自我“造血”的長效機制,從而持續激發活力和潛力,掀起中小企業快速成長的第二輪浪潮。

以法治建設為引領

營造持續成長的適宜環境

第一,進一步貫徹落實“法無禁止即可准入”原則,消除違反公平、開放、透明市場規則的政策壁壘,確保中小企業與其他類型市場主體公平競爭,鼓勵中小企業探索新領域。

第二,進一步梳理中小企業目前在市場准入、產權保護、投融資、公平競爭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問題,確保扶助政策及資源傾斜能夠執行到位。

第三,對現行阻礙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內容進行評估清理,逐步完善涉企政策的座談會、聽證會制度,加強擬出台政策的公平性審查和協調性評估。在立法執行上,建立定期評估制度,根據政策實施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動態調整,同時將企業競爭公平監管納入市場監管部門職能範圍,逐步探索投訴的常態化協調解決機制。

以科技創新為主導

增強持續發展的核心動能

科技創新是第一動力,企業依靠創新才能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市場、贏得未來,走上高質量發展軌道。

第一,發揮創新載體的資源集聚效應,依託高等院所、高端研究院、海外高層次技術人才等優勢,由政府牽頭,聯合龍頭企業、研究院所、行業協會等成立研發聯盟,增強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及供給,強化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小微園區、科技孵化器等建設,為中小企業創新活動提供有力支撐。

第二,充分發揮政府支持性財稅政策的引導作用,通過財政補貼、政企合作、風險補償等方式建立多元化的民營企業創新發展基金,引導社會資源向創新領域集聚。

第三,完善高校、科研機構技術服務網絡,優化成果收入分配和考核制度,促進科研成果向實踐領域轉移,充分發揮科技型中小企業成果轉化和技術輻射的橋頭堡作用。

第四,加強人才培育和梯隊建設,針對中小企業特徵開展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戰略管理、品牌建設、提高投融資能力等為主要內容的培訓,支持教育機構通過合作辦學、委託培養等形式為企業員工提供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

以科技創新為主導

增強持續發展的核心動能

第一,加速傳統產業改造。抓住產業變革時代契機,充分利用數字經濟的輻射效應和溢出效應,探索數字經濟和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路徑,推進工業互聯網、企業雲在傳統行業中小企業的普及;同時破除產業淘汰“一刀切”的簡單做法,會同發改、工信、環保等多部門及專業科研機構,在多輪意見徵求及論證的基礎上科學制定產業更新的指導意見及實施細則,逐步推進原先以產業、產品、能耗為標準的淘汰機制向以技術領先性、工藝先進性、生產清潔性、領域稀缺性等為考量的產業更新機制轉變。在保持區域產業鏈、維護固有產業協作體系的同時,促進產業鏈各環節企業的自我升級。

第二,鼓勵新興產業中小企業做大做強。根據全國各省資源條件和發展特徵,科學謀劃全國新一輪新興產業布局,並在此基礎上引導中小企業積极參与,通過分層培育、滾動支持等手段,促進中小企業成為各地新興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第三,加強協作生態建設。鼓勵大企業充分利用中小企業的生產製造能力,實施OEMODM、EMS和CRO,把加工甚至非核心設計研發、低端服務外包,建構包含開放式創新資源的企業創新生態系統;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框架下,與其合作夥伴甚至是競爭對手,聯合開展戰略性技術路線圖研製工作,充分發揮互補效應,實現創新資源的高效配置。

以融資拓展為支撐

提供持續成長的豐富養分

第一,改進貸款授信機制。進一步完善徵信體系,借鑒浙江台州小微金改“三看三不看”風險識別方法,重點突出企業主個人特質、質量安全、守法經營、社會責任等非財務信息;抓住數字技術發展契機,加速打造標準化企業雲平台,推進中小企業和徵信機構共同上雲,在降低企業信息系統構建成本的同時,為打通徵信機構和民營企業的信息傳遞渠道奠定硬件基礎;推廣數字徵信服務模式,引導徵信機構利用大數據技術彌補民營企業財務信息缺失、資產抵押不足等先天缺陷。

第二,妥善應對企業困境。在發揮財政資金種子效應、由政府出資牽頭幫助成長性較好的中小企業紓解短期困難的同時,進一步擴大政策融資性擔保基金規模,構建多層次擔保體系,倡導“無還本續貸”和“應急轉貸”,對因疫情出現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業不盲目停貸、壓貸、抽貸、斷貸,避免“一刀切”。

第三,積極拓展融資渠道。充分發揮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台等金融基礎設施作用,加速供應鏈融資等新型融資模式普及,創新融資方式、簡化融資手續、降低融資成本,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便利條件,更好引流金融之水灌溉中小企業。

以機制改革為保障

確立持續發展的濃烈氛圍

需要進一步明確政府的服務職能,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便利條件。

第一,推動各級政府進一步簡政放權,加快政務數字化轉型,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優勢提升辦事效率,做到“企有所憂,政有所解;企有所盼,政有所應”,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在部分先行地區探索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與企業家面對面協商機制。

第二,加快構建公共服務體系,儘快在全國層面謀劃布局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網絡,同時按照“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務企業”的思路,加大對公共服務平台、機構、項目、活動的財政支出,真正做到中小企業最基本的公共服務由政府買單。

第三,立足宣傳擴大成效。一方面,切實加大各級政府出台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宣傳力度,讓廣大中小企業知曉政策、掌握政策、運用政策,切實發揮政策的扶持、引導和激勵效用;另一方面,總結推廣疫情中“化危為機”取得進步的中小企業成功模式,通過評選、獎勵等形式樹立典型,為廣大中小企業提振信心,示範帶動持續穩定發展。

(作者池仁勇系浙江工業大學中國中小企業研究院院長,郭元源系浙江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

▼往期精彩不容錯過~

中小企業生存現狀調查(十二):一個中小企業的抗疫三年

中小企業生存現狀調查(十一):特色創新普惠金融助企紓困的一把利劍

中小企業生存現狀調查(十):普惠金融如何助農村小微企業紓困

中小企業生存現狀調查(九):強化政策聯動 為企業“保駕護航”

中小企業生存現狀調查(八):“快准穩好”落實留抵退稅

中小企業生存現狀調查(七):企業暢享政策紅利

中小企業生存現狀調查(六):紓困政策的N個關鍵詞

中小企業生存現狀調查(五):紓困政策,“實”當頭

中小企業生存現狀調查(四):樂觀者前行,數字化轉型駛入快車道

中小企業生存現狀調查(三):三分之二小微企業未能享受到政策扶持

中小企業生存現狀調查(二):困擾企業的三座大山

中小企業生存現狀調查(一):完全開工的中小企業不足兩成

為什麼劇本殺能成為縣域旅遊新體驗?

英國首相約翰遜呼籲民眾少吃飯以應對物價飛漲 還能減肥

歐美股市“血流成河”,日元兌美元匯率創24年新低

來源:《小康》雜誌2022年6月上旬刊

作者:池仁勇 郭元源

責編:黃偉佳

校對:袁凱

審核:龔紫陌

最新的市場動態,最熱的企業分析,最前沿的經濟分析。你想知道的財經新聞,都在這裡。快來關注財智頭條↓↓↓

「財智頭條」中小企業生存現狀調查(十三):從“輸血”走向“造血”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等被出具警示函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等被出具警示函

5月9日,黑龍江證監局對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黑龍江創達集團等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黑龍江證監局提出,2023年1月至9月,珍寶島控股股東黑龍江創達集團有限公司因未按時償還向哈爾濱湖時商貿有限公司、哈爾濱雙笙商貿有限公司、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