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產生活中,人們或多或少會聽到或者記住一兩句俗話,俗話,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它取材於生活,作用於生活,非常之接地氣。有這麼一句俗話,不知你可否聽過,叫——“廳堂四不見,田廣人丁添”,這句俗話是什麼意思?時至今日,這句俗話還受用嗎?
很顯然,這句俗話,講的是陽宅風水中的室內布局,俗話的後半句“田廣人丁添”,指將擁有好的結局,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而俗話的前半句“廳堂四不見”才是整句俗話的重點,廳堂便是現在人們眼中的客廳。
那麼,“廳堂四不見”,指的是客廳不能擺放什麼東西呢?
第一、客廳不宜擺放過多的植物
從古至今,人們喜歡在堂前屋後,室內外種植植物,一來起到了裝點環境,愉悅心情的作用,二來則增加生機,穩定氣場,讓人在陽宅也能儘可能地親近自然。
植物無論是在家居裝飾、家居風水中的,都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凡事都不能太過,在客廳擺放幾盆耐養活、美觀、古樸的植物,無可厚非,例如蘭花、富貴竹、菖蒲等等。但是,如果客廳擺放過多的植物,則顯然不是明智之舉了。
客廳本身就是處於室內,陽光不如室外,過多的植物,則會光照不足,過多的植物還會與人爭奪氧氣,產生過多的枯枝落葉,滋生蚊蟲細菌,植物的蒸騰作用會讓空氣變得潮濕。除此之外,打理這麼多植物,也是需要消耗不少時間和精力。
第二、客廳不宜擺放大型的擺設
眾所周知,客廳與門廳一樣,都有着“藏風納氣,招財聚福”的作用,客廳更多的是應該保持寬敞、明亮,更為主要的是讓空氣流通起來,因此,客廳被認為不宜擺放過於大型的擺件,不僅僅因為大型的擺件質量過重,存在一定的危險,這些大型的擺件,會有喧賓奪主的意味,它們彷彿是隔斷,將客廳分成兩塊甚至多塊區域,同時,這些大型的擺件,也會影響客廳氣體的流通,擾亂氣場,給人一種壓抑感
第三、客廳不宜擺放陳舊的古董、兵器、利刃
為何說客廳不宜擺放古董呢?有三種說法,一種認為古董經過時間的累積,輾轉許多古人之手,存在一定的煞氣,尤其是那些原本屬於陪葬品的古董,因此不宜擺放在客廳。第二種說法認為,擺放古董的講究很多,因此古董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一旦擺放錯誤,則非常不利,例如將唐三彩擺放客廳,而唐三彩在古代的作用,是陪葬冥器。第三種說法認為,客廳是人員活動頻繁的地方,古董貴重,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和矛盾,因此不宜擺放在客廳。
至於兵器和利刃,有人認為擺放在客廳能夠鎮煞,實際上,依然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第四、客廳不宜擺放不合時宜的掛畫
很多人會在客廳掛上一幅畫,然而可供選擇的畫作,琳琅滿目,如何選擇一幅合適襯景的畫作?有些畫是不適合掛在客廳的,例如顏色過於突兀的畫,掛在客廳中,有可能讓人心感不悅,例如中式風格的客廳,掛一幅抽象派的畫作,則顯得格格不入,例如在客廳掛一幅“下山虎”,則讓人覺得瘮得慌。
以上,便是俗話所說的“廳堂四不見”,哪四不見?分別是:1、客廳不宜擺放過多的植物;2、客廳不宜擺放大型的擺設;3、客廳不宜擺放陳舊的古董、兵器、利刃;客廳不宜擺放不合時宜的掛畫。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