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人生|吃得越少越好?比體重秤上的數字,更有意義的是什麼?

2025年05月20日07:30:18 時尚 2472

【編者按】

“管”好體重,一起行動。

以體重管理“小切口”,推動應對慢性病防控的“大工程”。2025年,“體重管理年”行動持續推進。

當減重成為“國家的事”,背後藏着怎樣的健康密碼?體重變化,又會給人生帶來哪些改變?澎湃新聞推出“減重人生”系列報道。本篇關注職場白領快快的減重故事。

32歲的快快體重最高時,一度超過160斤,體脂率(備註:體脂率是指人體內脂肪重量占體重的比例,健康體脂率範圍成年男性在10%-20%,成年女性在20%-30%)超過40%。“那時候,肉鬆松垮垮的,看着自己的肚子多了一圈‘游泳圈’,整個人看起來很臃腫。”

快快回憶,在整個大學期間,她的體重一直維持在130斤左右,而在工作後,長期高壓工作和頻繁熬夜加班,讓她的體重逐漸增加。她在工作後嘗試過各種節食法和網紅減肥方法,但也陷入“反覆減肥、反覆反彈”的循環。

直到2023年2月,為了迎接自己的婚禮,快快開始了一場真正意義上的系統性減重之旅。通過科學訓練與營養調整,她的體重在一年裡成功減至110斤,體脂率也控制在21%左右。這次的成功減重,讓她不僅重塑了身體,更重新建立了自己對健康和生活的認知。過去,一度認為“吃得越少越好”的快快,對健康減重也有了新的一番認識。

近日,澎湃新聞記者對她進行了採訪,以下為她的自述:

工作後一年胖了20斤

“反覆減肥、反覆反彈”——我想很多減肥的人跟我一樣,都有過這樣的感受。曾經在大學期間,我的體重一直維持在130斤,工作之後,一年就胖了20斤,之後我嘗試各種節食法和網紅減肥方法,步入了反反覆復的減肥循環,復胖至少四五次,一度認為自己就要這樣胖下去了。

直到2022年底,我的體檢報告開始全面亮紅燈。那時候,我的體重已經漲到163斤,體脂率超過40%。體檢報告里還出現了“脂肪肝”三個字,那一刻我意識到,“體重”不只是外形的問題,已經真正影響健康了。

2023年2月,我決定來一次認認真真地減肥。那時候距離我的婚禮還有兩個多月,我對自己說,如果這次再失敗,就不勉強自己了。

決定很容易,但實施起來異常艱難。剛開始鍛煉那幾天特別難熬,我的身體很笨重、柔韌性差,稍做一點運動心率就飆到180次/分。鍛煉初期,我幾乎每天都上秤稱好幾遍體重,只想看看身體有沒有發生變化,但現實總是令人失望:體脂率仍是40%。

那一刻,我對自己說,既然開局就已經是“地獄模式”,那就乾脆硬着頭皮往下走。我一邊咬牙堅持有氧運動,一邊嚴格控制飲食。

在運動方面,我從最基礎的力量訓練開始做起。起初深蹲都做不下來,但我每天都堅持在蘋果手錶上打卡,每次戴上手錶,我就像被拴上磨的驢,一刻也不敢鬆懈;飲食上,我盡量少油少鹽,控制碳水比例,同時保證蛋白質攝入。那段時間,我吃得很不開心,心情也一度很低落,但我始終相信,只要目標堅定,咬牙堅持下來,就沒有跨不過去的坎。

兩個多月後,我成功瘦了35斤,順利完成了期待已久的婚禮。

現在的飲食方式屬於“高碳結構”

由於嚴格的飲食控制和之前的反覆減肥,婚禮後一周,我又反彈了10斤,身邊的朋友都說:“你這次估計還是會反彈回去。”但我告訴自己,這一次不一樣,我要相信自己。

不過,這次更棘手的是,反彈之後我迎來了長達半年的平台期。無論怎麼控制飲食、增加運動量,體重都像卡住了一樣,完全不動。我一度感到非常焦慮,食慾也很不穩定,情緒起伏很大。

但慢慢地,我開始意識到,這種時候最忌諱的就是“破罐子破摔”。於是我開始系統學習營養學的相關知識,開始嘗試真正“了解”自己的身體,找到適合自己的飲食節奏。

以前我總以為,減肥就是“吃得越少越好”,但現在我知道了:真正有效的方式,是吃得科學。節食只是暫時的,而好的飲食習慣才能長久。

現在,我的飲食方式屬於“高碳結構”。早餐我會吃粗纖維碳水,比如地瓜、全麥麥片,搭配雞蛋、豆漿或水果;午餐是主食加蔬菜和蛋白,比如米飯配雞胸肉或蝦,蔬菜以清炒為主;晚餐則以蔬菜為主,適量攝入蛋白和一點點碳水。整體飲食結構大致是:50%碳水、30%蛋白質、20%脂肪。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再加上持續的健身鍛煉,我的體重終於突破了平台期,減到了110斤,這期間大概經歷了一年的時間。

減重人生|吃得越少越好?比體重秤上的數字,更有意義的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快快記錄了自己在一年內減重50斤的改變。(受訪者 供圖)

良好的精力和穩定的狀態更有意義

減到110斤後,我明顯發現臉部有了變化,曾經的雙下巴不見了,下頜線更清晰了,五官變得更加立體了。這一次的減肥成功之後,我的心態也發生了改變,運動讓我重新找回了對身體的掌控感,不再像以前那樣爬幾步樓梯就喘,而是越來越自信,我開始真正相信“我可以做到”。

我也曾對自己很苛刻,覺得控制不了體重,就像連最基礎的事情都做不好。哪怕工作順利、生活看起來一切都在正軌,我也無法真正感到開心。所以我告訴自己,如果這次真的減不下來,那就不再強求了,不能因為一組數字,反覆否定自己的價值。

現在的我,看待身材的角度已經完全不同,我更在意的是身體是否“好用”——有沒有力量、能不能輕鬆走路、能不能精神飽滿地迎接每一天。比起體重秤上的數字,良好的精力和穩定的狀態才更有意義。

我也想對正在努力的女生說,如果你的體脂率本就不高,可以嘗試力量訓練,不要盲目追求極低體重。對女性來說,那種體重可能意味着月經失調、閉經,甚至影響卵巢功能,這些都是需要付出長期代價的事情。

在我看來,最健康、最合理的減肥方式就是吃進去的食物可以滿足基礎代謝,再加上適當的運動,雖然過程不會很快,但它可以幫你穩穩地控制體重,不反彈,不焦慮。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快快為化名)

時尚分類資訊推薦

被中年人搶瘋的“拉夫勞倫”青春版,收割了多少新中產 - 天天要聞

被中年人搶瘋的“拉夫勞倫”青春版,收割了多少新中產

都說時尚是個輪迴圈,如今這個圈,兜兜轉轉來到了“老錢風”。截至目前,#Old Money在TikTok上的播放量直逼100億之多,這程度,已經不能單用一個“火”字來形容。何為“老錢”?憑藉自身奮鬥掙得的財富,被視為“新錢”,繼承或家族累積而
鞋子選不對傷膝傷腳傷關節,這5種鞋以後少穿! - 天天要聞

鞋子選不對傷膝傷腳傷關節,這5種鞋以後少穿!

前腳掌、小腿疼 被醫生診斷為足底筋膜炎 竟然跟新換的鞋有關? 鞋子好不好 你的身體會告訴你答案 厚底鞋、硬底鞋、布鞋、高跟鞋、碳板跑鞋 盡量少穿 那鞋子到底應該怎麼選? 一起來看~ 01 這5種鞋子傷膝傷腳傷關節 厚底鞋: 過於厚底的運動鞋會導致腳部對地面的感知能力下降。在不平地面行走時,容易出現踝關節扭傷,膝關...
特朗普不提,共和黨人不太愛,馬斯克“涼了”?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不提,共和黨人不太愛,馬斯克“涼了”?

早些時候還是特朗普的“小甜甜”,但現在特朗普和共和黨人都開始默默不提馬斯克了……今年年初,馬斯克和特朗普曾日復一日地佔據互聯網頭條。但其中,這位世界首富的光環開始逐漸褪去。早些時候,特朗普分享其未經修飾的想法時,每隔幾天就會提到馬斯克,但如今已有一個多月未發布任何與他相關的帖子。特朗普的籌款活動也基...
vivo S30系列圖賞:顏值與手感並存的小直屏之美 - 天天要聞

vivo S30系列圖賞:顏值與手感並存的小直屏之美

vivo S30系列以其獨特的設計風格,為年輕用戶帶來了一場視覺與觸感的盛宴vivo S30薄約7.49mm,輕至192g,採用6.67英寸極窄邊的直屏設計,視野更闊更沉浸,兼顧了手感與沉浸視覺。而vivo S30 Pro mini擁有6.31英寸迷你機身,輕巧便攜,超薄機身搭配極致窄邊框視覺,玲瓏鏡組橫豎不擋手,平衡配重上手不壓手。...
非遺剪紙時裝秀演繹“醉”美廈門 - 天天要聞

非遺剪紙時裝秀演繹“醉”美廈門

台海網5月2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雨晴)5月19日上午,2025年廈門市文化館服務宣傳周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在廈門市文化館舉行,正式開啟了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的序幕。 作為廈門市連續第三年舉辦的....
減重人生|吃得越少越好?比體重秤上的數字,更有意義的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減重人生|吃得越少越好?比體重秤上的數字,更有意義的是什麼?

【編者按】“管”好體重,一起行動。以體重管理“小切口”,推動應對慢性病防控的“大工程”。2025年,“體重管理年”行動持續推進。當減重成為“國家的事”,背後藏着怎樣的健康密碼?體重變化,又會給人生帶來哪些改變?澎湃新聞推出“減重人生”系列報道。本篇關注職場白領快快的減重故事。32歲的快快體重最高時,一度超...
中年姐妹看過來!T恤選這4色,顯白減齡又高級 - 天天要聞

中年姐妹看過來!T恤選這4色,顯白減齡又高級

夏天一到,誰的衣櫥里還沒幾件T恤?但不少中年姐妹總在發愁:穿黑白灰太沉悶,穿亮色又怕顯老氣或顯黑。其實選對T恤顏色,既能藏住年齡感,又能穿出高級氣質。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中年女性最該嘗試的4種“年輕色”,親測顯白又好搭,看完直接抄作業!
55歲勞倫·桑切斯奢華派對後戛納會未婚夫,白色緊身裙驚艷全場 - 天天要聞

55歲勞倫·桑切斯奢華派對後戛納會未婚夫,白色緊身裙驚艷全場

當地時間5月19日,55歲的美國媒體人勞倫·桑切斯在法國戛納與未婚夫傑夫·貝索斯重聚,此前她剛在巴黎舉辦了一場星光熠熠的單身派對。這位即將成為亞馬遜創始人妻子的女性,以一身白色緊身短裙亮相,再次成為媒體焦點。從太空旅行到名流雲集的婚前慶祝活動,桑切斯近期的動態展現了她高調的生活方式。在戛納的馬舒餐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