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兩天,國內新能源車圈又多了個新品牌,示界。
乍一看,讓人以為華為再出一界,實則不然:示界是神龍汽車(東風標緻雪鐵龍)旗下的新能源品牌,跟華為一毛錢關係沒有!
根據官方說法,示界是“東風集團與stellantis集團鼎力支持”、“傳承合資品質”、兼有東風集團三電技術和法系精髓底盤調校的新品牌。
看起來,確實出身名門。然而如果深挖一下它的背景,事情就變得有意思了。
神龍汽車作為一家法系合資公司,放着旗下標緻、雪鐵龍兩個法國國民汽車品牌不用,卻轉而推出了示界這樣的“新能源自主品牌”。
而其第一台新車示界06,也被人發現在工信部申報信息中掛的名頭是富康06,而且造型和尺寸又和東風風神sky ev01幾乎一模一樣……
那麼,神龍汽車的葫蘆里,究竟賣的是什麼葯?富康“借屍還魂”背後,又藏着哪些秘密?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
01. 新瓶裝舊酒?
稍微上了些年紀的人,對富康肯定不陌生。這個年代感滿滿的名字曾經遍布大江南北,跟捷達、桑塔納並稱老三樣,堪稱一代國民神車。
東風富康的原型是雪鐵龍zx,憑藉操控、經濟性等優勢在90年代至21世紀初的國內,拿下了幾乎是三分天下的銷量成績,其呈現出的法式風情更是讓不少中國用戶至今念念難忘。
而負責生產富康的神龍汽車,作為最早一批的合資車企,也同富康一樣有過相當風光的日子。
在最巔峰的2014和2015年,神龍汽車的年銷量都超過了70萬輛,車賣得比廣汽本田還多,妥妥能站在合資車企的前排。
但好景不長,在產品更新換代慢競爭力不足、故障率高售後流程繁瑣拉低口碑、以及法方重視度不夠等因素的影響下,神龍汽車的銷量是一年不如一年。
到2020年,神龍汽車的年銷量已經跌到5萬輛,只能和剛起步的“蔚小理”吃一桌。
此後兩年,情況雖然有過改善,神龍汽車年銷量曾短暫回升到10萬輛的水平,但很快又走回了下坡路。
法系車因此逐漸在國內市場上銷聲匿跡,唯有降狠價,才有了一次“21萬的雪鐵龍我愛搭不理,12萬的雪鐵龍我半夜排隊”的大規模出圈。
可價格戰當下,所有人都知道降價並非最佳出路。
神龍汽車無牌可打的窘境,東風集團實際心知肚明。想要盤活神龍汽車,一大關鍵就是打造出新的爆款車!
在燃油車領域,硬蹭“凡爾賽”熱梗的雪鐵龍c5x被寄予厚望,也確實拿下了巔峰期大幾千台的銷量,以一己之力盤活了神龍汽車;
而在新能源領域,沒什麼比重啟經典車型更能喚起大眾對品牌塵封已久的記憶了。
順着這個思路,東風集團在2018年宣布,富康作為神龍汽車旗下新能源子品牌正式回歸。
就此,神龍汽車擁有了三個汽車品牌:東風標緻、東風雪鐵龍、東風富康。
之所以是另起一個品牌,而非直接在標緻、雪鐵龍上動刀,據網友推測,大概率是法方難以溝通——
要是好溝通,東風標緻和東風雪鐵龍早該引進那些在歐洲本土賣得還不錯的新車,也不會完全不顧中國用戶的呼聲,依然把維修保養的工作流程設計得那麼繁瑣。
總而言之,在2018年,東風富康品牌首款車純電動車es500正式上市,依託東風雪鐵龍渠道銷售。
2022年,東風富康又推出了純電車es600,開始瞄準b端發力,主要面向網約車、出租車市場,並且還跟寧德時代的換電品牌evogo合作,開發es600換電版車型。
就結果來看,兩款車的銷量……只能說是聊勝於無。
到今天,東風富康的官網上只剩下了e愛麗舍這一款車,產品介紹頁面上清清楚楚地寫着“傳承愛麗舍燃油版”。
顯然,這是一款“油改電”車型。
至此可以總結,東風富康品牌成立7年,一款爆款車也沒造出來。
眼瞅着國內汽車市場又變了模樣,只能再給東風富康換個玩法:
原版的富康已經停產17年,會不會是中國市場已經不認富康的金字招牌了?那麼徹底改頭換面、重新來過,再效仿凡爾賽蹭一波熱度,是否可行?
於是,“示界”品牌就在這一背景下誕生了。
02. 神龍汽車,只求保命?
合資車企是時代的產物——以市場換技術,可如今時代變了。
神龍汽車的沒落早有徵兆,管理層並非沒有下過功夫。
當神龍汽車年銷量於2020年跌到谷底之時,管理層痛定思痛,進行了一系列人事、業務層面上的動作,成效也算明顯,2022年僅前十個月的銷量就已經破10萬輛,並且連續23個月同比正增長。
彼時的神龍汽車上下正準備大幹一場,殊不知,公司已幾乎被法方視作棄子。
就在神龍汽車發動復興計劃的同時,忙着與fca合併的psa(標緻雪鐵龍集團),則在ceo唐唯實的手上,把降本增效視為了重中之重。
在中國市場早已大不如前的神龍汽車,因無法為新誕生的stellantis集團貢獻可觀的營收和市場份額,在法方眼裡成了雞肋。
嚴格意義上說,唐唯實這麼想,確實有幾分道理。
神龍汽車起起落落多少年了,不僅虧損數十億,還有嚴重的產能空置問題——神龍汽車本有四座工廠,總規劃產能超100萬輛。
在“成本殺手”唐唯實的眼裡,這妥妥的就是不良資產啊!
於是,唐唯實提出可以讓神龍汽車以“輕資產”模式運營,像剛剛關門大吉的廣汽菲克一樣,從海外進口車輛在中國賣。
說直接一點,別提四個工廠了,唐唯實一個工廠都不想要!
此言一出,就好比兩口子打架鬧離婚、孩子都不想要了,那這事幾乎就不用再談了。
“輕資產”運營的說法雖然沒有得到雙方的共同認證,卻一步步成為了現實。
先解決工廠的歸屬問題,神龍汽車已有一家工廠於2022年2月被東風本田接手,之後2023年10月又有兩家工廠被東風集團收購(收購後東風又將其租給神龍汽車,租期10年)。
如此,神龍汽車名下只剩一家成都工廠自己留用。該工廠位於成都,雪鐵龍凡爾賽c5x、標緻4008、標緻5008等神龍汽車主銷車都在這裡生產。
這麼一來,神龍汽車的財務狀況是清爽了不少。
緊接着,2023年11月,東風集團宣布將利用神龍汽車的閑置產能,生產東風旗下的新能源乘用車。
東風表示將把神龍汽車新能源事業發展融入東風的體系之中,相當於又是個中方給合資公司兜底的例子。今年3月,東風納米的生產項目剛剛敲定。
至於法方,stellantis集團在經歷過新能源轉型艱難的風浪之後,多半也意識到了中國市場、中國供應鏈的重要性,沒再急着和神龍汽車劃清界限。
相反,stellantis還表示將加大經營授權和新能源汽車的產品投入,支持神龍汽車新能源轉型升級。
此外,stellantis還與東風達成一致,未來將以“神龍造·全球銷”為戰略方向,擴大整車和零部件的出口業務。
幾番操作下來,神龍汽車的命運似乎開始變得清晰:成為東風和stellantis兩家汽車集團的代工廠,東風旗下的新能源車面向國內,標緻、雪鐵龍的車型面向海外。
其中後者還算是獨屬於神龍汽車的不可替代性。畢竟身為合資車企,乾的就是市場換技術的活計,一開始也沒規定不能以海外市場換中國技術啊!
但前者,就顯得有點多餘了。東風集團名下合資車企還有東風日產和東風本田,這意味着一段時間裡,或許有很多閑置產能等着東風去協調、勾兌。
03. 將來?
不得不說,示界品牌有點前途未卜的味道。
一方面,stellantis集團先前已經入股了零跑汽車。反向合資這條路,早有前人走過,前人還是新勢力,更能輕裝上陣、銳意進取。
示界要是出口新能源車到歐洲,屆時不知是否要跟零跑汽車打擂台。
另一方面,法系車雖然在中國市場式微,但具體情況又與韓系車不同,韓系車已經失了民心,法系車卻還有很多人念念不忘。
別管是“你買我推薦,我買我不買”,還是恨鐵不成鋼的態度,最起碼好感度還在,不至於新車剛上來就一棒子打死。
有這麼一份念想在,把中國新能源技術包裝上法系設計風格和底盤調校,還真不一定沒有市場。
畢竟有例在先:隔壁某合資品牌也一樣打出了9.98萬元起的“掀桌一口價”,據說賣得還算不錯。
不管怎麼給折扣,只要一年能賣出10萬輛車,那就算立住基本盤了。
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之後,只需要把車型打上標緻、雪鐵龍的牌子送往歐洲一賣,這白花花的銀子不就到手了嗎。
或者示界不在乎國內賣多少,一門心思走降維打擊出口法國的路子,說不定也有希望。
隔壁雷諾集團下的達契亞品牌,早就從中國進口電動車賣到歐洲了,儘管現在是被關稅攔了一手,但這條鏈路是通的。
只要路子可行,有的是徐徐圖之的辦法,更何況以歐洲市場現有產品的情況看,就算加上關稅,國產新能源車去了依舊能有更高的性價比。
總之,很多車友念念不忘的法系車,這下應該是真的“借屍還魂”了。
示界品牌究竟表現如何,咱坐等新車正式上市之後再看。
萬一除了價格之外,還能拿出些真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