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賢妻”抑或“仇恨姐妹”:歐美激進右翼的網紅營銷

2024年05月21日11:40:56 時尚 2160

近日,歐美社交平台上的“#tradwife”風潮受到關注。一批自稱“tradwife”的年輕女性在其賬號上分享如何優雅地將家庭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以服務好在外工作的丈夫。作為“tradition”與“housewife”的合成詞,“tradwife”相比全職主婦,更強調對丈夫作為“一家之主”的“無條件順從”,因此簡中互聯網普遍慨然於這些反現代的“傳統賢妻”對於女性平權事業的挑戰。然而如若以互聯網運動的視角檢視這股“#tradwife”之風,會發現其“毒性”早已溢出性別戰場,融入文化政治場域,促成了躲藏於歐美社會灌木叢後的“陰暗面”重返主流。

“傳統賢妻”抑或“仇恨姐妹”:歐美激進右翼的網紅營銷 - 天天要聞

estee williams(左)和 hannahlee yoder(中)是兩位傳統婦女。麥迪遜·達斯特魯普(madison dastrup)(右)曾自稱為 tradwife 內容創作者。

誰的“傳統”?

根據谷歌趨勢,2020年1月17日,英國廣播公司(bbc)對經營賢妻培訓網站“達令學院”(darling academy)的“傳統賢妻”艾蕾娜·凱特·佩蒂特(alena kate pettitt)的採訪讓“tradwife”重返歐美大眾視野。“傳統賢妻”的核心在這則電視短片的標題中開宗明義:“像1959年一樣向我的丈夫屈服”;而漸起於2023年末tiktok“#tradwife”熱門趨勢下,“z世代”網紅們依然強調她們是在向“20世紀50年代的家庭生活”致敬。

換言之,社交平台上的“傳統賢妻”不是與懷舊情懷相遇的“媽媽博主”,她們所追求的亦不僅是“每晚吃一頓家常菜”或“打掃整潔的家”等等寬泛而普遍的傳統,而是一種源自“1950年代”的審美風格與性別秩序——更確切地說,是一種尚處於種族隔離、未經歷平權運動或遭遇移民問題的郊區中上階層所特有的白人“傳統”。

在《仇恨中的姐妹——白人民族主義前線的美國女性》一書中,作者西沃德·達比(seyward darby)也指出,歐美社會中的所謂“傳統賢妻”大多以生育更多(白人)孩子為核心目標,信奉女性主義引發西方衰落的道德敘事,同時致力於營造幸福的異性戀家庭形象。

激進右翼的“天然同盟”

基於這一“傳統”的核心信念,儘管各大平台的“tradwife”博主們在意識形態光譜上可能分布於自主流保守主義到“白人民族主義”“白人至上主義”,再到“新納粹”等不同偏右位置,但她們顯然讓更激進、小眾的右翼團體嗅到了機遇的味道。

一方面,致力於養育白人孩子的“傳統賢妻”無疑能擊退激進右翼們“白人種族滅絕”(white genocide)的夢魘。另一方面,激進右翼組織常常由於根深蒂固的“系統性厭女”而缺少女性成員。為此,youtube知名右翼頻道“the golden one”的博主馬庫斯·福林(marcus follin)就曾敦促粉絲:“放下公開的厭女症,考慮新的策略,爭取更多的女性加入白人民族主義事業”。而溫和、時髦的“tradwife”博主不僅可以軟化種族團體嚴酷的公眾形象,還能精準吸引大量更易被激進化的偏保守女性,更“關乎贏得長期的政治勝利”。

這就不難解釋,早在“傳統賢妻”賽道尚且默默無聞時,右翼激進分子已開始拉攏、培養這些“潛力部隊”。2015年,惡名昭著的新納粹論壇“風暴前線”(stromfront)上就有用戶轉發了艾拉·斯圖爾特——當時她自稱為“有目的妻子”——youtube賬號的一條視頻《歡迎難民??我對女性主義提出指責,這就是為什麼》,並提出“很有必要”為她點贊、訂閱,“花最多的時間引導”這位處於“半覺醒的白人女性”。

紐約市立大學教授傑西·丹尼斯(jessie daniels)基於三十餘年的追蹤研究指出,白人種族團體歷來擅長利用技術媒介機會創新宣傳模式,而依憑互聯網崛起的另類右翼(alternative right)無疑是絕佳例證。不同於粗俗淺白的“3k黨”(ku klux klan)“雅利安民族”(aryan nations)等前輩,另類右翼通常採取更隱蔽幽微的方式來達成他們“取代”(alternative也有取代之意)主流保守派的雄心壯志。其核心領袖之一的安德魯·安格林(andrew anglin)在《常人招募指南》(a normie's guide to the alt-right)中似假還真地鼓勵另類右翼“以任何可能的方式劫持流行迷因”,就如同“在兒童藥物里加上櫻桃味”,將仇恨種子包裝在網絡熱梗里,讓普通網民在不知情的嬉笑怒罵間服下能看到“族裔真相”的“紅藥丸”。

對於標榜用“表情包”將特朗普送入白宮(meme'd into house)的另類右翼而言,頗具迷惑性的“tradwife”博主們天然地會使用另類右翼的方式傳播另類右翼,即將頗具爭議性的邊緣意識形態藏在圍裙之後,徐徐潛入主流公共話語。

為高湯配方而來,為“姐妹會”而留

粉絲量超20萬的“中西部夫人”(mrs.midwest)凱特琳·胡貝爾(caitlin huber)是youtube上最受歡迎的“傳統賢妻”之一。她的視頻圖片幾乎被寧靜的“傳統牧歌”所填滿:烹飪質樸的食物,打造溫馨家飾或是漫步田園風光,然而配文旁白中卻有種不易察覺的“不安”。她不斷提醒“社會頌揚追求男性氣質的女性,並侮辱培養女性氣質的女性”,強調“穿着女性化、吃紅肉、帶狗去遠足等行為,都讓她與大多數人不同”,暗示她以及與像她一樣選擇“傳統”生活方式的女性粉絲們如何不被歡迎,被主流社會所排斥,以構建一種“受迫害的少數群體”形象。

除此之外,“賢妻”博主們還會進一步渲染受損、受害的緊迫感,不遺餘力地植入另類右翼的“末日宣判”。恰如“傳統賢妻”與右翼媒體公司“紅冰”(red ice)經營者拉娜·洛克特夫(lana lokteff)所言:“如何讓白人女性皈依另類右翼?不斷提醒她們白人女性受到黑人男性、棕色男性、移民的威脅。”

最知名的右翼“賢妻”博主勞倫·薩瑟恩(lauren southern),總是嫻熟地在她的美妝教程中插入“移民虐待瑞典女性”或“西方被非白人移民取代”等“大替代”(great replacement)陰謀論;而早已被另類右翼招募的艾拉·斯圖爾特則在推特上呼籲為反制“正受到黑人貧民窟文化攻擊”而開展能“贏得猶他州種族戰爭”的“白人嬰兒挑戰”;更多粉絲量不多的“小微”“賢妻”博主則選擇了更委婉的方式,用大量白人婦女與孩童的溫馨配圖悄然呼籲“保護我們的孩子”、“保護歐羅巴”或“記住你在為什麼而戰”。

“傳統賢妻”抑或“仇恨姐妹”:歐美激進右翼的網紅營銷 - 天天要聞

右翼“賢妻”博主勞倫·薩瑟恩(lauren southern)

在“狼來了”的預警之後,“賢妻”博主們順理成章地承諾將提供一個“友好姐妹會”,一個“中西部夫人”首頁所說的“避風港”。然而,在這個封閉的情感空間中向迫切需要安全感的姐妹們“輕推”一套理想的“替代”方案:介紹喬丹·彼得森(jordan peterson)等保守派演講者,參與各種類型的另類右翼媒體節目,在spotify播放列表中混入另類右翼博客,將宣傳激進右翼觀點的網站鏈接混入“我推薦的20件事”,抑或附上#feminismsucks、#conservativewomen、#twogenders和#domesticdiscipline等標籤來搭建聯結另類右翼“主戰場”的數字管道。

久而久之,被護髮妙招、高湯配方或婚戀經驗所吸引的女性們在這個溫情脈脈的“姐妹會”中被毫無防備地介紹給了極端主義的思想家,右翼“賢妻”博主們事實上成為了很多白人女性通往激進右翼團體的重要門戶。

當“嬌妻文化”成為流量生意之後

反女性主義一直如同女性運動的“鏡像”,後者的壯大亦滋養出前者龐大的暗影。1963年,由貝蒂·弗里丹撰寫的《女性的奧秘》一書出版標誌着第二波女性運動開啟,其核心主張即要求女性與男性享有平等的工作權。而在1965年,一部重申傳統性別角色的《迷人的女性:理想的女人如何喚醒男人最深的愛和溫柔》亦成為暢銷書,至今已發行超過200萬冊。55年後,“#tradwife”網紅們召喚《迷人的女性》與“傳統”生活的背景是“#metoo”運動等以社交媒體為平台展開的第四波女性主義蔓延全球。

與此同時,認為女性主義攻擊其家庭婦女形象的保守派女性絕非“微不足道的群體”。1970年代,菲利斯·施萊夫利(phyllis schlafly)帶領的太太團就曾用嬰兒車與蘋果派挫敗了女性事業關鍵法案——《平等權利修正案》,這段傳奇歷史近期還被改編為美劇《美國夫人》。而在經濟增長放緩、單一收入無法負擔家庭成本的當下,嚴酷的社會環境卻只能讓女性或者“像沒有家庭一樣工作,”或者“像沒工作一樣照顧家庭”。《紐約雜誌》一篇報道提到,2010年代鼓吹的“女老闆(girlboss)女性主義已死”,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厭煩於“搏命文化”(hustle cultrue)與職業倦怠,因而更傾向於用玫瑰色的眼鏡回顧過去,渴望更慢的“像祖母一樣的生活方式”。於是,“傳統賢妻”及其後備役在大流行之後顯著擴容。

“傳統賢妻”抑或“仇恨姐妹”:歐美激進右翼的網紅營銷 - 天天要聞

《美國夫人》劇照

而在情緒與人群都準備就緒後,社交平台上成千上萬察覺到“流量密碼”女性因時而動,積極投身於這場聲勢日益浩大的復古盛宴。youtube、twitter、instagram上充斥着佩戴珍珠飾品,穿着50年代的“黃蜂腰”碎花連衣裙,擁有精緻捲髮與貓翼眼線的“傳統賢妻”;tiktok上大量z世代女性還將“賢妻”們的傳統生活進一步簡化為30秒即可“消化”的說唱、舞蹈或趣味片段,即使她們實際上並未婚育。當然,她們中的大多數人並非為推進右翼議程,而是悖論似地用表演“放棄權力”來獲得更多自由,通過經營宣稱告別職場的流量生意為自己找到收入來源。在久困於右翼分子騷擾與左翼人士抨擊後,許多聲名斐然的右翼“賢妻”網紅也宣稱與另類右翼等激進團體劃清界限,專註於網紅營銷與商業活動。

然而,當“#tradwife”因回應了睏乏、沮喪的年輕人而轉變為可收割流量的經濟活動時,“傳統賢妻”似乎再一次貼近了“另類右翼”在2016大選年時的歷史軌跡。

彼時,另類右翼用表情包、假新聞等無底線內容煽動大量白人的排外與歧視,還讓散布仇恨本身成為一項利潤豐厚的業務,吸引了一群遠在北馬其頓的小鎮青年經營支持特朗普的假網站以變現。這場“數字淘金熱”讓另類右翼看起來更加“不像正經政治運動”,然而卻真正助推了醜陋的極端話語不再局限於互聯網的陰暗角落,原本只能在衛生間嘟囔的喃喃自語正式進入客廳的公共討論,使得保守主義的指針一再向右。

如此,大量年輕女性對“#tradwife”賽道的躍躍欲試既解釋了“墮胎”問題何以會重返歐美選戰的核心,更提示着這場互聯網運動雖然假家庭和女性之名,卻早已蓄積了突破郊區“院牆”的勢能。

時尚分類資訊推薦

ShirleyLin身材妙曼風韻猶存 - 天天要聞

ShirleyLin身材妙曼風韻猶存

Shirleylin,這位優雅的女性,以其妙曼的身材和獨特的風韻,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她不僅擁有令人羨慕的身材曲線,更散發出一種難以言喻的魅力,讓人為之傾倒。Shirleylin的身材妙曼,每一寸都彷彿經過精心雕琢。
學會這三點很重要 輕鬆擁有輕薄年輕臉~ - 天天要聞

學會這三點很重要 輕鬆擁有輕薄年輕臉~

輕醫美是一種不需要大動干戈就可以變美的方法,通過局部的微調來提升整體的顏值。它不是讓你換頭,而是還原你本來的美貌,但顏值卻有質的飛躍,而想要實現有效微調關鍵在於掌握對的變美順序。今天為大家總結了三個微調變美的思路,拒絕饅化臉,掌握面部抗衰秘籍,讓顏值up!up提升!
無限回購的護膚CP,盤點1 1>2的神仙護膚組合 - 天天要聞

無限回購的護膚CP,盤點1 1>2的神仙護膚組合

無限回購的護膚CP,盤點1 1>2的神仙護膚組合在追求美麗的道路上,我們總是不斷探索、嘗試各種護膚產品,希望能找到那個能讓自己肌膚煥發光彩的“神器”。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可能忽略了,真正讓肌膚達到最佳狀態的,往往不是單一的產品,而是那些搭配得當、相輔相成的護膚CP。
夏季如何告別油頭?這樣做讓髮根到髮絲都超清爽~ - 天天要聞

夏季如何告別油頭?這樣做讓髮根到髮絲都超清爽~

夏季是個冒油高發季,不光臉皮油光光,頭髮也會油光光。對於劉海一族來說,劉海變油,簡直就是滅頂之災。明明早上剛洗的頭髮,到下午劉海已經結起油膩的小辮,這頭髮出油的速度,簡直堪比變魔術。並且頭髮油膩膩的感覺自己像個不講衛生的女孩子,整個人也非常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