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成分黨崛起,近幾年的化妝品濃度卷得飛起,你加1%他就要加3%。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投餵給皮膚的活性物,它皮膚真的吸收了嗎?
要知道,為了抵禦外敵,皮膚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副嚴密的城牆,想要進入絕非易事。如果滲透不進、吸收不了,添加量多高的護膚品都是白搭!
為此配方師們絞盡腦汁,到底是找到更靠譜的”搬運工”,還是增加皮膚的“胃口”?都是為了讓活性物能真正的滲透進皮膚。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找到了一群踏實給力的搬磚人,今天我們就來見識一下它們的真面目,是如何幫助活性物進入皮膚的!(記得划到文末查收總結圖)
01
活性物滲透有多難?
物質想要滲透進皮膚,主要有三種渠道:細胞內、細胞間和囊泡。
細胞內途徑當然是最直接快速的滲透方法,然而,這個路徑是有挑戰性的。
因為活性物必須克服親脂性(細胞膜和脂質基質)和皮膚細胞內的親水結構。單純脂或者單純親水的成分很難通過,只有少部分“兩親性”的成分才可能暢通無阻。
細胞間的路徑比較常見,活性物通過擴散的方式傳播,這種方式下,分子大小、結構都是影響滲透的因素,所以我們也常說分子量越小,滲透性越好。
還有一種是通過囊泡進行滲透,但因為毛囊只佔皮膚總表面積的0.01%,使這個方法作用範圍很有限,一般只有一些頭皮護理的成分會通過此方法滲透。
所以,護膚品中的活性成分,想要滲透吸收,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許多活性成分就在努力衝破層層障礙的過程中,白白被浪費掉了!
為了讓護膚品發揮更好的效果,配方師們找了又找,最終盯上了源於藥物載體的那一套——既然活性成分自己不好進,那就把它包裹“偽裝”起來、悄悄送進去。
藥物的載體形式有很多種,包括納米結構脂質載體(NLC),碳納米管(CNTs),納米凝膠等等等等多種多樣,這些都是按照不同的納米載體或者載體包覆結構來分類的。
而當它們衍生到護膚品應用中,常用的包裹技術通常是這4種:脂質體、微膠囊、納米結構脂質載體、聚合物納米載體。接下來我們就挨個講講它們的優勢在哪裡。
02
清潔煥膚類
脂質體是磷脂和膽固醇組成的雙分子層結構,親水性成分可被包封於水相囊泡中,疏水性成分可被截留於磷脂雙分子層中。靠着與細胞膜相似的磷脂成分,脂質體拿着出入的’通行證“,攜帶包裹的”活性私貨“出入細胞。
▲左:脂質體 右:非脂質體
除了靠這層“親戚“關係外,脂質體在接觸到皮膚時,還能在皮膚表面形成均勻的薄膜有效降低經皮水分流失(TEWL)。
未流失的水分使得皮膚脂質膜之間的距離增大,皮脂的流動性增強,相當於打開了活性物接收的”通道“,使得皮膚脂質更易接收更多的油溶性活性物質。這也有利於活性物質的滲透。
▲冷凍電鏡下的脂質體
這種技術常見用於包裹VC/VA等不穩定成分,原料商科萊恩就是利用脂質體技術升級成“固體脂質體“包裹了A醇,實現活性物的穩定和觸膚融化緩釋的效果。
化妝品中,這項技術也是用的比較廣泛了,1986年迪奧就開發出了首款脂質體化妝品。黛珂家的肌源修護面霜也用到大小約0.1-0.4 微米脂質體技術,實現更溫和,更高效的護膚效果。
▲黛珂肌源修護面霜
參考價格:630元/50g
03
微膠囊(microcapsules)
微膠囊可能更容易想象一些,簡單來說就是聚合物的壁殼和微型的容器組成。利用造粒技術可以將固體、液體甚至氣體進行包埋和封存。
這樣做好處主要是“隔絕”,將容易失活的成分隔絕在微膠囊中,起到保護穩定有效成分的效果;還可以包裹住不良的氣味和顏色,甚至是將原本不相容的成分通過微膠囊分別包裹進行隔離,從而實現“相容”。
另一個好處是實現“緩釋”的效果,比如包裹的除臭劑成分用於止汗產品,當人體出汗後,微膠囊被破壞,活性成分釋放。這個釋放速率可以根據出汗量進行控制。
香精公司奇華頓是可謂把微膠囊研究的出神入化,不僅包裹了香精,採用獨特的Mechacaps鎖香技術,用高分子聚合物包裹特殊設計的香精,鎖住香味。
用於洗衣液時,這種微膠囊附着在衣物纖維上,在晾曬、揉搓或摺疊時,微膠囊被打破,釋放香味,帶來持久長效的留香。
除了香精,他家還用微膠囊技術還包裹了透明質酸。這種微膠囊包裹的透明質酸滲透性更好,能深入表皮深處,逐漸釋放透明質酸,填充豐滿皺紋或者褶皺處,對於抗衰和豐唇非常有效。
04
納米結構脂質載體(NLC)
要了解NLC, 先認識一下SLN(固體納米脂質微粒),顧名思義就是固體型的脂質顆粒,將活性物嵌在這種固態油脂種加以保存,缺點是載物量較小、脂質在包裹活性物質的儲存過程(晶型轉變)中容易失去穩定性。
NLC是由固體脂質與液體脂質混合製備而成的微粒結構,它保留了SLN的優點,同時優化了缺點。
按照包覆方式可以分成三種類型,分別為:無定型脂質、非完整晶體脂質、多重結構脂質。
NLC具有更好的封閉性和皮膚黏附性,同時晶型結構更穩定,包裹量更高,活性物也更穩定。
IOPE全線主推的Supervital系列就用了這項技術。雖然並沒有在購物詳情頁面主打宣傳,但是某小破站上還能找到當時專門製作的宣傳動畫。
不過可能是技術太深奧,品牌後來已經換了一種方式來講產品故事。
▲IOPE肌活智顏修護霜
參考價格:460元/50ml
05
多孔聚合物微球
不同於前三種結構,多孔聚合物微球是一種表面和內部都疏鬆多孔的的高分子材料。
作為護膚原料時,主要是通過吸附活性成分,長時間吸附,然後緩慢釋放,從而避免快速直接接觸皮膚帶來的刺激和不適。
但這種多孔材料沒辦法進入皮膚,而是只將活性物送到皮膚表面,因此這種材料並不會起到促進滲透的效果。
另一個好處是,多孔聚合物本身具有吸油效果,因此會帶來一種乾爽絲滑的絲絨柔感。
美國Rohm&Haas公司曾經采用丙烯酸聚合物來吸附防晒劑,可以幫助增加化學防晒劑的穩定性,同時減輕油膩感。
聯合利華也有類似的防晒技術,利用聚合物吸附的效果,將原本不兼容的而兩個防晒劑應用到同一個配方中,增加了防晒劑的光穩定性,延長防晒效果,同時利用微球帶來良好的膚感。
不過近年來受到“去塑料”號召,這種聚合物微球的出現率也越來越低了。
06
微流體
雖然以上4種都屬於包裹技術,但是!它們在護膚品中都是“肉眼不可見”的存在,都不是你在某些產品中看到的“小米粥”一樣的小微粒哦!
那這肉眼可見,且觸膚就溶化的“小米粥“顆粒到底是什麼,有什麼用呢?
其實,這種小顆粒是通過一種“微流體”技術製造的。
使用微管道(尺寸為數十到數百微米)處理或操縱微小流體時,流體在這種非常微小的設備中會跟宏觀設備中的表現不一樣。
例如:當兩相不互溶的液體(油和水)在微流控通道中流動時,在液/液界面張力和剪切力的作用下,其中一相流體會形成高度均一的間斷流,即液滴,然後通過特殊的方法穩定這種液滴,那麼就能得到我們看到的“小顆粒”。
小顆粒的顏色,透明度可調節,同時包裹在小顆粒中的活性物也可以定製化。這種產品最大的好處是“功效成分可視化”,同時也能保護包裹的活性物。
這幾年有很多品牌都推出了外觀很類似的,含有微珠的高顏值產品,比如迪奧的花秘瑰萃玫瑰微凝珠精萃液,歐舒丹的煥活微囊肌底精華液,香奈兒的山茶花潤澤微精華。
迪奧花秘瑰萃玫瑰微凝珠精萃液 參考價格:1320元/15ml
歐舒丹煥活微囊肌底精華液 參考價格:578元/30ml
香奈兒山茶花潤澤微精華 參考價格:880元/150ml
類似前面提到的聚合物多孔載體一樣,它也只是一種負載技術,本身不具備促進滲透的效果;但是,具有保護活性物、緩釋、溫和的好處。
感謝這些造福護膚黨的好技術,讓我們的肌膚能夠更好的獲取到護膚品的滋養,記得給這篇文章點個“在看”,為美妝行業努力的每個打工人鼓勁兒,期待未來能有更好的技術出現!
策劃:榨菜 監製:Phyllis
排版:熊仔
審稿:言安堂研究院
本文由言安堂內容團隊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支持原創,抄襲可恥,轉載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