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中國人民贏得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法寶。1941年,日軍攻佔香港。香港淪陷時期,有一支部隊格外醒目,這就是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港九大隊是一支主要由香港市民組成,在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領導下的游擊隊。在孤懸敵後、浴血奮戰的三年八個月時間裡,港九大隊的游擊隊員們前赴後繼、流血犧牲,書寫出可歌可泣、氣壯山河的英雄篇章。清明時節,我們致敬英烈精神,緬懷英烈忠魂。
4月3日,在深圳坪山的東江縱隊紀念館,大批學生和市民代表來到這裡,緬懷先烈,致敬英雄。在這些人當中,有一群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後人們,每年這個時候他們都會在紀念館重聚。看到當年父輩留下的照片,彷彿讓人回到了那個炮火紛飛的年代。
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主要由香港市民組成,是香港淪陷期間唯一一支成建制的抗日武裝力量。在三年零八個月的時間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他們襲擊日軍據點,截擊日軍運輸隊伍,營救盟軍和國際友人,逐漸從600多人發展到1000多人。
4月2日,在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也有幾十名香港的中學生來到這裡,聆聽東江縱隊的故事。去年,博物館進行了升級改造,專門增加了關於香港抗戰的內容。在博物館接待大樓右側的牆上,銘刻着115個值得銘記的名字——他們都是在日佔時期犧牲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成員。
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館長 張雅茵:港九獨立大隊在香港抗日之中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港九獨立大隊裡面有一個國際小組,他們負責聯繫、計劃秘密大行動,他們跟盟軍也有行動,跟英軍服務團也有行動,比如他們營救了一個很重要的美國飛行員克爾中尉。
1944年2月11日,美國陸軍第十四航空隊向被日軍佔領的香港啟德機場發動突襲。戰鬥中,美國飛虎隊飛行員唐納德·克爾的飛機被日軍擊中起火,克爾受傷被迫跳傘,此時啟德機場的日軍正等着活捉他,克爾命懸一線。
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戰士後人 江山:還好,一陣南風吹過來,給他吹到了啟德機場北邊的觀音山上,降落傘一落以後,他把傘繩一割,脫掉以後,拔腿就往山裡跑,飛機燃燒的時候他的腿燒傷了,越跑就越跑不動,旁邊有一個小孩兒攙着他一起跑。
領着克爾跑的這個小男孩名叫李石,當時年僅14歲,是港九大隊一名年輕的地下交通員,他是第一個向克爾伸出援手的人。
李石把克爾藏到了一個暫時安全的山洞,隨後回去向游擊隊報告了克爾的困境和方位。港九大隊接到報告後,營救克爾的第二棒任務交給了李兆華,也就是江山的母親。
江山:我母親是個歸僑,是從馬來西亞回來的。我母親直接用英語跟他交流,帶的乾糧給他了,另外我母親弄了點山草藥,幫他把傷口包紮了,洗了一下。他反覆問我母親,你們的部隊在哪?你們的軍隊在哪?你們的軍人在哪?我母親都不答,只說你安心在這住下來養傷。
與此同時,在克爾跳傘後,日軍立刻在觀音山一帶展開了地毯式搜捕。
香港東江縱隊歷史研究會會長 尹小平:日本人派了1000多人去圍剿他,跳傘以後日本人不甘心,就在我面前掉下來你居然可以逃,所以就派出差不多日本人駐在香港的二分之一的兵力圍着這個山。
在之後的20多天時間裡,有不同的游擊隊員和村民來到克爾藏身的地方,送食物、送被子、送衣服,為他包紮傷口,幫助他轉移隱藏。游擊隊還策划了一個大行動,一夜之間炸毀了啟德機場的飛機和油庫。日軍見後方不保,搜索無果,開始退兵。游擊隊員決定趁着這個機會把克爾轉移出去,此時,營救克爾的第三棒交到了鄧力平的父親鄧斌手裡。
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戰士後人 鄧力平:我父親給了他一張紙,他拿了紙片鑽到被窩裡頭,打開手電筒,一看那張紙是一份地圖,等於領着他逃亡的地圖,地圖上面寫着“先生來吧,我帶你回家”。
“我帶你回家”,短短几個字,給了克爾很大的信心。此時,江山的母親李兆華才告訴克爾他們的真實身份。
江山:我母親講,這就是游擊隊的隊員,我們帶你回家,由他們護送你走,我母親把這個美國機師交給了鄧斌。營救他出去的時機和路線要反覆斟酌,這個地方是最安全的,才能走這個地方。
深圳大鵬灣對面就是香港的西貢,當年,游擊隊員們護送着克爾坐船從西貢來到了這裡,也就是東江縱隊司令部所在地。
深圳市大鵬新區博物館副館長 黃文德:當年,我們把克爾抬上船,當時有兩艘船,一前一後,克爾在前面這艘船,我們把他隱藏好,後面是另外一艘船,裝滿了炸藥,萬一日軍追上來了,後面的船就跟日軍同歸於盡,讓克爾可以成功逃脫。所以克爾了解這個細節以後非常感動,認為東江縱隊這支部隊確實是一支紀律非常嚴明、一支非常英雄的部隊。
在和游擊隊員的接觸過程中,克爾發現他們紀律嚴明,作戰英勇,是一支具有超強戰鬥力的優秀隊伍。
深圳市東江縱隊粵贛湘邊縱隊研究會原會長 李建國:港九大隊的成員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香港本地的,有一部分是我們派進去的,就是作為共產黨領導的。日本人1941年12月8日進攻香港,我們12月9日就派出武工隊從東線進去,進入了香港。而且港九大隊從建立的第一天開始,就由中國共產黨領導,而且很早就亮出共產黨的領導旗幟。
江山:美國飛行員很好奇,就住在大隊部,他就問翻譯,他說我沒見過你們的軍裝什麼樣的,東江縱隊是沒軍裝的,他說你們的軍裝是什麼樣,翻譯就跟他講,黑夜就是我們的軍裝,我們利用黑夜來跟日本人進行鬥爭。
不久,克爾養好了傷,在獲救27天之後,他被護送回到桂林的空軍基地,後來他回到了美國。
當戰爭的硝煙逐漸散去,往事並沒有被遺忘。1977年,克爾因病去世後,他的妻子無意間發現了他當年的日記手稿和漫畫。一段塵封已久的歷史被打開,她囑咐兒子一定要找到救他父親的那些人。
唐納德·克爾的兒子大衛·克爾現在居住在美國的北卡羅來納州,得知記者來訪他十分高興,他向記者展示了父親的日記和書信。為了尋找當年營救父親的游擊隊員們,他數十次飛往中國。他此前在ibm工作,後來又被派駐到中國,一到休息日,他就會去尋找歷史足跡。
在父親留下的遺物中,一面錦旗至關重要。這是克爾在離開坪山前,坪山人民送給他的。因為錦旗上的“坪山”兩個字,讓大衛在父親去世三十年後,找到了位於深圳坪山的東江縱隊紀念館。
通過工作人員的聯繫,大衛終於見到了當年第一個發現父親的交通員李石。當時李石已經中風,基本不能言語,但當軍歌響起,他似乎立刻回到了那個年代。正是父親的這段經歷,讓大衛跟中國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中國人的熱情友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實際上,除了克爾,東江縱隊還營救過美國十四航空隊的其他飛行員。這些飛行員在被營救後寫來的感謝信上是這樣說的:“在所有的歷史上,在我們所有的學問中,從未見過有像你們游擊隊這樣英勇的軍隊,終有一天,整個世界都會知道你們偉大的工作。”
今天,在深圳,在香港,在東江縱隊曾經戰鬥過的地方,人們在一遍遍聆聽着東江縱隊的故事,重溫那段革命歷史。
日本侵佔香港的歲月,是香港的一段苦難歷史,也是香港市民拿起武器奮起抗日的一段光榮歷史。山林蒼翠,精神永恆。港九大隊在抗日戰場浴血奮戰,營救盟軍和國際友人,進行了一系列抗日救亡的頑強鬥爭,為全中國贏得抗戰勝利作出了貢獻。歷史會記住他們,人民會記住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