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第1638篇分析文
吉林透天山窟窿的10v10死斗已經正式拉開序幕,而很可惜的是本場讓人翹首以待的曠世大戰竟然還是沒有張之維,錯過了綿山戰役、錯過了三十六賊結義,難道張之維還要錯過這吉林死斗?連腥風血雨都不曾經歷咋就混到了一絕頂的位置?米二這是鐵了心要和觀眾對着幹了?
其實時至今日張之維依舊還有一絲參戰的可能,這一絲可能性基於以下潛在論據而成立:
論據一|眾志成城
有一個詞兒叫同仇敵愾,還有個詞兒叫一致對外,原本的異人界其潛在的利益關係自然是盤根錯節,而在抵禦外敵這件事情上,先有龍虎、上清、普陀、四大家族的人罕見地聯手對敵,隨後無根生更是帶着全性的人暗中幫了幫助唐門誅殺壑山忍,現有江湖小棧主動送來情報,呂家呂慈帶着一眾呂家的精英前來參戰,龍虎山的張靜清帶着張之維、張懷義師兄弟倆欲來助拳,王家的王藹用神塗傳遞情報、王藹的爹賣老臉找來了一群能人志士給唐門守家、東北馬仙說進了山後如有需要可以找他們的人尋求幫助,慢慢地,那個獨來獨往、喜歡單打獨鬥的唐門也開始默認了這種協同作戰的方式。
所以本次大戰從來都不是哪一家的事情,相信後面還會有更多的勢力參與進來,即龍虎山儘管沒有作為首發,但也可以後面出場。
論據二|跌宕起伏的變數
《一人之下》不同於其他常規作品,沒有那種狗血的欲揚先抑,隨後主角團大玩親人祭天法力無邊又或是羈絆一出愛無限的戲碼。但是儘管江湖小棧提供了十忍眾的情報,然而透天山窟窿畢竟是壑山忍選的地點,且不說他們不知道在裡面埋下了多少陷阱,最起碼他們也對山洞裡的環境無比熟悉,這黑燈瞎火的,誰是誰、能力是誰的、如何去應對?唐門十人眾根本不可能如貝希摩斯對付納森島民一樣實現絕對的屬性克制。
再加上裡面有一個“腰間盤十分突出”的瑛太,外面有一個被米二故意渲染得無比神秘的二力居士,從邏輯上講、從劇情的精彩程度上講,這場死斗就該從一開始就很慘烈,唐門十人眾被壑山忍壓着打。
論據三|雙線作戰
山窟窿里上演着生死斗,而唐門長與二力居士這些人難不成還能有說有笑地喝茶聊天?唐炳文可是打一開始就是想要將壑山忍聚殲之的,故而除了山窟窿里的死斗之外洞外的這群人有大概率也是會大打出手的,這不是以武會友,這也不是擂台賽,這只是一場犯我中華雖遠必誅的保衛戰,所以沒有什麼規則、沒有公平公正,殺光壑山忍就是王道。
上面我們提到的論據一、論據二,如果唐門人單方面強勢碾壓那麼這樣的劇情就沒有什麼可看性,同時這也與歷史不符,而且術業有專攻,我認為唐炳文在權謀上不應該強過二力居士,況且還不具備主場優勢,所以在前半段的劇情里唐門應該處於劣勢才對,基於這種邏輯下,東北馬仙這些其他勢力才有出手的機會,而這時候就給龍虎山提供了出手的可能,給張之維提供了出手的可能。
論據四|邏輯的合理性
銹鐵里的張靜清帶着張懷義與張之維欲來助拳,唐炳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拒絕了張靜清,張靜清只能帶着這對師兄弟無功而返,這在多數網友看來就是一段“脫了kz放p”的劇情,但只能說它找補了原漫畫里張懷義說張靜清不讓張之維下山殺敵的設定,算是給張懷義、張之維的人設做了一點補充。
同時你要知道的是,許新在酒樓見張懷義的時候是不認識對方的,即張懷義不管有沒有也參加這次行動,至少他不能和呂慈一樣,從一開始就加入進來。
張靜清師徒三人原路返回,不管有沒有回到龍虎山,他們一定會收到王藹親爹放出來的消息,唐門與壑山忍有死斗,不管是龍虎山還是張之維、張懷義,他們自然不會去做幫唐門守家這種小事,但從邏輯上講他們也不該無動於衷,所以不是他們想不想來的問題,而是他們在知道消息後憑什麼不來的問題。
吉林死斗毫無疑問是一場巔峰之戰,龍虎山在知曉這一事件後會派出的人也只會是張之維以及張懷義,但那時候張懷義在江湖上名聲不顯,回一次龍虎山恰好又可以將之留在龍虎山,再者說他張懷義總不能還與楊烈做過戰友?所以張之維最後是有可能上吉林的,有且只有他一人。
論據五|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以呂慈對張之維的態度,那可以說是恨不得跪下給張之維叫爹,到底是啥情況才能致使呂慈對張之維如此的崇拜?
很顯然什麼時候錦上添花都不如雪中送碳來得彌足珍貴,很顯然也就只有吉林死斗這次有讓作者填上這一巨坑的機會,也就只有張之維不僅救呂慈等人於危難之中,還能驚為天人,實力吊打一眾壑山忍者,不僅為呂慈報了仇,還誅殺了敵寇、弘揚了國威,既解氣又解恨,如此一來呂慈對張之維的態度就說得通了,如此一來王藹說張之維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是一絕頂的邏輯也說得通了。
未完待續
雖然是老生常談,但你們就說我講得在不在理吧?
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