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漫畫家
如果對日本文化有一定了解,或者經常看日漫的話,會發現這樣的一種現象。那就是日本人很喜歡畫畫,許多人都把成為一名漫畫家當成是自己的夢想。尤其是按照日本自己的情況而言,成為一名漫畫家是一件不錯的工作。
即使他們最終沒有能夠成為一名漫畫家,但是也可以通過繪畫這門技藝成就其他事情。這點從他們的很多動漫中就能夠看出來,比如《言葉之庭》的男主打算成為一名鞋匠;而《你的名字》中的男主靠繪畫找到了女主的家鄉;而《只有我不在的街道》中的男主更是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漫畫家。
常看日漫的話會有這樣的一種錯覺,那就是感覺日本人的平均繪畫水平較高。其實由於他們很多人都很熱愛繪畫這門技藝,再加上學校開設的繪畫課比較多的情況下,完全是有這個可能的。這點從京阿尼就可以看出一二,裡面很多就職的畫師,他們的水準相較於一般的業餘畫師都不差,甚至更高一些,但是他們的收入可能不到同齡人平均收入的一半甚至更低。
可以說如此低的收入他們連生活都成問題,在堅持到能夠自力更生之前,都是靠着“愛來發電”,這份堅持的動力靠的就是對繪畫、對動漫的喜愛。那麼問題來了,成為一個畫師免不了有一個模仿別人畫風的成長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究竟要學會多少種畫風才算合格呢?
一人擅長多種畫風
如果說每個畫師最終都會找到自己的畫風的話,在此之前可能會嘗試各種畫風。而有的時候其實已經掌握了不同的畫風,還會去模仿很多不同的畫風,為的就是繪畫技巧的進一步提升,同時也是為了掌握更多的人物繪製技巧。
因為想要繪製一部自己的漫畫,免不了要設計很多人物,而二次元人物看起來雖然有些區別,但是由於二次元人物五官的簡單化,不同的動漫還好。一旦同一部動漫裡面出現過多的人物,考驗的就是畫師的個人能力了。
這個時候會不會不同的畫風就有很大區別了,如果會不同的畫風就不太會出現在千人一面的現象了,否則就會出現不同人物辨識度低的問題,尤其是配角可能本身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再加上戲份較少,如果沒有畫風加以區分,是很難區分出來的。
畫師界的時髦
所以在畫師界很流行這樣的活動,那就是由同一個畫師繪製各種不同的畫師的作品,而被模仿的畫師也並不會反感,因為他們可能也是這樣子成長起來的。
其實這就是所謂的成長過程,也是基本功,想要畫自己的漫畫,先通過模仿大師們的作品,找到其精華所在,然後再去去學習去追趕,最終形成自己的風格然後也成為一代大師。
所以假如你也有成為漫畫家的夢想的話,不妨也試着從模仿名家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