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天真無邪的小可愛如蘭,最終嫁給了自己心愛的敬哥哥,看着她幸福的模樣,不免羨慕她嫁給愛情。可是下嫁給文炎敬,真的能收穫一輩子的幸福嗎?一輩子太長,她自己心裡都犯嘀咕。表面看似幸福美滿,其實才真是踏入火場,最後收穫的也將是生活的一地雞毛。願我們都能擇一良人,共此一生。
如蘭是活得最瀟洒肆意的存在了,天真快樂,最是直接。性格中有一些大小姐的脾氣,但也十分善良,沒有壞心眼。可能從小是王大娘子親自帶大的緣故,她是王若弗三個孩子中,最像母親的人。一樣的耿直、大大咧咧。
我覺得她才是對生活看得最通透的人,自然也與她是嫡女的身份有關,從小就是金貴之軀,沒有受過什麼磨難。墨蘭則與她完全相反,墨蘭是庶女,而且十分在意庶女的身份,甚至可以說有一些自卑,所以她急於嫁給高貴的人家當正頭娘子,改變自己的身份。
如蘭便從來不會想一定要嫁給高門貴府,以她的性格在高門大院里,也很難生存下去。“大姐姐高嫁又如何,還不是要受那惡毒婆母的氣。”
她是天真的,對愛情抱有幻想,她不在乎要嫁之人的身份家世,在意的只是丈夫夠不夠愛自己。所以盛家四個女兒中,只有她選擇了低嫁給窮書生文炎敬,她前半生一直在跟墨蘭吵鬧,卻也不嫌棄文炎敬是墨蘭看不上的。她的心裡裝滿了自己對愛情的嚮往,文炎敬便是她愛情的樣子,年輕的姑娘果真都是戀愛腦。
她本是許給顧廷燁的,在這之前,她已經心屬文炎敬,哪怕心裡一萬個不願意,也不敢違抗官家的意思,置整個盛家不顧。雖然嚮往愛情,卻又沒有戀愛的自由。傷心欲絕後,決定去找文炎敬告別。可偏就無巧不成書,這一幕被顧廷燁和長柏撞了個正着。這可是有辱家門的大事,無奈最後盛家將明蘭許配給了顧廷燁(正中了顧廷燁的小心思)。
文炎敬只不過是一個窮苦書生,家境貧寒,又是單親家庭,但好在他有一顆上進的心,不然當初盛紘也不會想把寶貝女兒墨蘭許配給他,盛紘看女婿的眼光一向不差。以為如蘭嫁給他能獲得幸福嗎?婚姻可不只是兩個人的事情,是關乎兩個家庭。
如果說華蘭的婆婆袁夫人是個不好惹,那如蘭這個窮鄉僻壤出來的婆婆將更是不好惹。袁夫人再不明事理,至少是個豪門,有的是看得見華蘭好的人,袁夫人在家也不敢太過苛待華蘭。可這如蘭的婆婆就不同了,唯有文炎敬這一個兒子,定然事事都依託在文炎敬身上,不僅是事物,感情上也只有這一個寄託。所以當有如蘭來分享他兒子的愛時,出於單純的佔有慾,也是不會輕易放過如蘭的。
如蘭也提到,婆婆一開始來盛家說親的時候,那趾高氣昂的樣子,像是玉帝的親媽,可當時的文炎敬不過是個舉子。這個婆婆的樣子,應該可以參照淑蘭那惡毒的婆婆。婚後對如蘭也是處處刁難,剛結婚就往兒子房裡塞通房,沒有為如蘭做過考慮。
無論颳風下雨都要如蘭站規矩,還得早晚聽訓,這樣的婆婆好不容易攀上盛家,飛上枝頭,自然是要好好享受一把婆婆的權利,如蘭在婆家的生活未必能強過華蘭。而且,文炎敬是個孝順的孩子,雖不至於愚孝,但也不會公然和這唯一的老母親對着干,也只能背後安慰如蘭,讓她體恤母親。
再來說說文炎敬這個人,從他與如蘭私會告別這一段來說,他有沒有可能只是想藉著盛家的地位,成全自己呢?如蘭只不過是一步棋子罷了。明明知道名聲對一個姑娘家意味着什麼,他還是不顧惜如蘭的名聲,同他道別,孤男寡女拉拉扯扯的。若是被其他有心人撞見,如蘭名聲毀於一旦,盛家的姑娘家都要去投湖自盡才是。
一開始,肯定是對如蘭好的。但當他日後飛黃騰達了呢?還能夠保持一顆真心不變嗎?寵妾滅妻的大有人在,何況如蘭又是個天真的,不懂得權謀,什麼心思都藏不住。大大咧咧地,被人賣了都不知道。
或許如蘭的婚姻,從她決定低嫁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是走向滾燙的火場了。不否認愛情的存在,但想要靠着愛情過日子,也實在是虛無縹緲。自古都言門當戶對,一定是有道理的,門當戶對才能三觀契合。
願所有人,都能擇一良人,共此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