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位非常受歡迎的小說家叫村上春樹,而他在世界範圍內也有不少的粉絲,其中還包括中國。不過村上春樹有2個讓人看不懂的觀念:不吃中國菜與不生育後代。據說他會產生這2個奇怪的想法全與村上的父親千秋有關,這其中到底有何原因呢?
村上春樹,1949年出生,是日本京都人。由於村上千秋非常愛看書,所以村上春樹也愛上了閱讀。他父親對其喜歡閱讀非常鼓勵,當然看漫畫、雜誌那是不允許的,只能看有用的正經書。就這樣,1975年,已一身文學氣息的春樹就在早稻田大學成功畢業了。
1979年,30歲的村上春樹憑人生的第1部小說《且聽風吟》一舉摘得第23屆新人文學獎。從那以後,他就開始了文學創作生涯。村上春樹的文字似乎有種奇妙的力量,總可吸引人的關注。
特別在1987年,他推出來了自己的第5部長篇作品——《挪威的森林》,結果一下子就創下了1000萬冊的銷量神話。就在那會兒,整個世界就為之一振。正因他的成功,因此學者特地點贊其為“村上現象”。就在80、90年代,村上一下子成了文學界的熱門人物,甚至還有望衝擊諾貝爾文學獎。
不過村上的文學卻幾乎從不涉及政治,村上千秋出生於1917年,曾在1938年參加了日軍16師團16連隊,還隨軍侵略過中國。村上千秋曾告訴過兒子,他以前處決過中國的士兵,但現在卻心中存在愧疚之心。
這正因如此,從那以後村上春樹對曾是侵略者的父親十分厭惡,甚至發展到了20多年不見面的地步,直到2008年他父親去世,才原諒了父親。也正因這個緣故,春樹也覺得愧對中國人,從而不吃中國菜,甚至不生育後代,因為這樣會使他的心裡好受些。
此外,村上春樹曾多次在公共場合希望更多的日本人來正視歷史並為過去的侵略行為道歉。2015年,春樹曾表示,日本侵略過他國是事實,道歉有必要而且不可恥。過了2年後,他又在作品裡《刺殺騎士團長》特地仿造了當年父親的那種複雜心理。
正因村上春樹敢於正視歷史,勇於承認錯誤,所以他贏得了中國人民的尊重,是個受人尊敬的作家。其實歷史已不能改變了,一味逃避或否認是不正確的,能正視錯誤和勇於承擔才是值得人稱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