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片充滿光芒與夢想的央視舞台上,李修平宛如一顆璀璨的星辰,以其端莊、大方的形象和沉穩、專業的主持風格,深深烙印在觀眾的記憶深處。她的人生,宛如一部細膩且動人的故事書,書寫着奮鬥、成長、挫折與幸福的篇章。
成長之路:父親的嚴苛,鑄就別樣氣質
1963 年,李修平出生於甘肅蘭州。這座地處非平原地區的城市,在當時或許條件並不優渥,但卻孕育出了李修平這樣一位氣質獨特的女子。小時候的李修平,腦海中最為深刻的記憶,便是父親對她近乎嚴苛的要求 —— 乾淨。不管生活多麼艱苦,天氣如何變幻,李修平出門所穿的衣服,必須整潔如新,不能沾染一絲塵埃。
記得有一回,年幼的李修平與小夥伴們在田園間玩耍,不小心在衣服上蹭到了一點泥土。當她滿心歡喜地回到家時,迎接她的卻是父親嚴厲的斥責。父親的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勒令她絕不能再犯。在當時,李修平並不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她覺得這一要求剝奪了自己童年應有的歡樂,讓她無法像其他孩子一樣,在田野里盡情地奔跑、打鬧。
隨着年齡的增長,李修平漸漸發現,父親的這份堅持,竟讓她在人群中脫穎而出。和同齡女孩相比,李修平常穿着一件簡約的白襯衫,將馬尾高高紮起,那模樣,恰似從偶像劇中走出來的青春女主。反觀身邊的女同學,衣着雖五彩斑斕,可頭髮卻略顯凌亂,整個人的精氣神似乎也差了些。
有一次,學校計劃在學生中挑選一名女生前往廣播室播音,以宣傳文化知識。課間時分,校園裡一片喧鬧,女同學們都在嬉笑玩耍。而李修平卻獨自坐在角落,安靜地捧着一本書,身着白襯衫的她,在人群中顯得格外顯眼。班主任老師一眼便注意到了她,腦海中瞬間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一位身着白襯衫、高馬尾梳得整整齊齊的女孩,手捧稿件,用溫柔而恬靜的聲音,將知識傳遞給每一位聽眾。老師幾乎沒有絲毫猶豫,當即決定讓李修平擔任學校的廣播員。
進入校廣播室後,李修平彷彿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小天地。在那間不大的屋子裡,她對着送來的稿子,全情投入地朗誦。周圍一片寂靜,只有她的聲音在空氣中回蕩,她沉浸在這聲音與知識交織的海洋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從那時起,一顆播音主持的種子,便在她心底悄然種下。
逐夢播音:三次高考,終圓北廣夢
高中畢業之際,李修平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播音主持專業,正式踏上了逐夢之路。然而,她的高考歷程並非一帆風順。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央傳媒大學),作為國內頂尖的播音主持院校,是無數懷揣播音夢想學子心中的聖地,李修平也不例外。為了能踏入這所院校的大門,她經歷了三次高考的洗禮。
第一次高考,李修平因為緊張等原因,成績並不理想。但她沒有氣餒,迅速調整狀態,投入到復讀的學習中。在復讀的日子裡,她每天早早起床,背誦稿件、練習發音,夜晚常常學習到深夜。第二次高考,她離目標似乎近了一步,但依舊未能達到北京廣播學院的錄取分數線。面對接連的挫折,李修平沒有選擇放棄,而是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她深知,自己對播音主持的熱愛,不允許自己輕易言敗。
終於,在第三次高考中,李修平憑藉紮實的專業基礎和出色的發揮,成功被北京廣播學院錄取。那一刻,她激動得熱淚盈眶,多年的努力與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進入大學後,為了彌補高考復讀兩年的遺憾,李修平猶如一塊乾涸的海綿,拚命汲取着知識的養分。她不參加與專業無關的活動,也很少結交朋友,每天的生活簡單而充實,讀書、練聲成為了她生活的全部。
央視之路:從實習生到新聞聯播主播
大學時光轉瞬即逝,畢業的日子悄然來臨。那一年,中央電視台來到北京廣播學院選拔實習生,這對每一位懷揣夢想的學子來說,都是一次難得的機遇,李修平自然也不會錯過。然而,命運似乎在這一刻跟她開了個小小的玩笑。在選拔抽籤環節,她抽到的順序非常靠後,等到她上台時,那些高大上、充滿正能量的廣播詞早已被前面的同學挑選完畢,留給她的,只有一些商業化的廣告詞。
在旁人看來,拿到廣告詞無疑是一件倒霉的事情,因為廣告詞往往難以像新聞稿那樣,充分展現自己的播音能力,很多人在拿到廣告詞的瞬間,便泄了氣。但李修平卻沒有絲毫抱怨,她拿起廣告詞,臉上沒有絲毫的不悅,反而帶着一絲淡淡的微笑。稍作醞釀後,她用自己獨特的聲線,大方而自信地念出了廣告詞。她巧妙地將廣告詞與新聞稿的風格相結合,賦予了這些原本讓人厭煩的廣告詞別樣的韻味。在那場激烈的 33 進 4 的選拔中,李修平憑藉出色的表現,成功晉級。
進入中央電視台實習後,李修平始終保持着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面對手寫稿中那些難以辨認的字體,她會不辭辛勞地一趟趟找到作者,仔細確認每一個字的含義,確保在朗讀時不會出現任何差錯。倘若遇到作者用詞不準確的情況,她還會主動與作者溝通,一起探討更合適的詞彙和表達方式。
在工作之餘,李修平對自己的要求同樣嚴格。當時,尚未畢業的大學生們經常組織聯誼晚會,電視台里的俊男靚女們彼此邀約,一同參加。而李修平面對眾多的邀請,卻始終不為所動。她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和自我提升上,一心只想在播音主持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憑藉在實習期間的優異表現,李修平在畢業時收到了三張錄取通知書,分別來自家鄉的甘肅電視台、北京電視台以及發展前景廣闊的上海電視台。然而,李修平沒有被大城市的繁華所吸引,她毅然決然地選擇回到家鄉甘肅,為家鄉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初婚波折:愛情輸給現實,婚姻走向盡頭
回到甘肅後,在一次聯合建築公司的彙報演出上,李修平結識了工程師範宇。一個是才華橫溢的播音員,一個是踏實穩重的工程師,兩人一文一理,卻在相處中發現彼此情投意合。很快,他們便陷入了熱戀,並開始談婚論嫁。
就在這個時候,李修平因為工作表現出色,被調往北京,主持備受矚目的《新聞聯播》。面對即將到來的異地戀,李修平和范宇並沒有退縮,他們堅信愛情能夠戰勝一切,毅然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後,范宇為了能與李修平相伴,費盡心思來到北京。
然而,現實的生活遠比想象中殘酷。李修平在《新聞聯播》的舞台上嶄露頭角,收穫了榮譽的同時,也承受着巨大的壓力。回到家中,她常常會和范宇分享工作中的點滴,希望藉此增進夫妻間的感情,同時釋放自己的壓力。但此時的范宇,在北京的工作並不順利,與李修平的差距也越來越大。在他看來,李修平的分享更像是一種炫耀。久而久之,兩人之間的矛盾不斷積累,最終,這段婚姻在現實的衝擊下,走向了盡頭。
再婚幸福:42 歲遇良人,攜手共度餘生
離婚後的李修平,並沒有沉浸在悲傷之中,而是將全部的精力重新投入到工作中。每天晚上七點,觀眾們依舊能在《新聞聯播》的節目中,看到她端莊大方的身影。為了維持穩重端莊的形象,即便她看起來還年輕如小姑娘,也毅然剪去了多年的長髮。
在中央電視台的日子裡,李修平從錄播到直播,一路成長。面對直播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情況,她從最初的緊張、機械讀稿,逐漸成長為能夠迅速理解並播報臨時加發的文稿。多年來,她在工作中從未出過一次差錯,憑藉著出色的表現,被觀眾親切地稱為 “最美國字臉”。
2005 年,在《新聞聯播》工作了十幾年的李修平,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張春賢。與范宇相比,張春賢和李修平之間有着更多的共同話題。這一次,42 歲的李修平在愛情與合適之間,選擇了後者。儘管張春賢比她大了十歲,但兩人還是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婚後,李修平的生活愈發幸福。張春賢雖不擅長浪漫,但卻十分注重細節,總能在生活的點滴中,給李修平帶來溫暖與關懷。在他的陪伴下,李修平的工作和生活都變得越來越好。2015 年,50 歲的李修平因年齡原因,告別了台前的工作,轉戰幕後。
李修平的人生,充滿了坎坷與挑戰,卻也收穫了成長與幸福。她用自己的經歷,向我們詮釋了堅持與選擇的力量,以及在歲月中堅守初心的美好。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