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同一人,演完《如懿傳》再演《我是刑警》,愣是沒認出

2024年12月15日18:32:11 娛樂 1163

文|沈言論

文章由沈言論頭條原創首發,請勿抄襲轉載


38集的刑偵劇《我是刑警》已經完結了,最後的篇章是將幾個積案都給成功告破了,這一部分可能有些網友覺得有些無聊,這主要是因為幾個積案都是靠DNA不斷篩查破案的,畢竟是積案,確實是沒有一直追兇看着精彩。

要是搞一個投票,讓觀眾們選最精彩的章節的話,相信很大可能會是張克寒案,畢竟電視劇總共才38集了,一個張克寒案就花了九集左右的時間,佔據了近四分之一的篇幅來講述一個案子,自然會更加精彩。

明明同一人,演完《如懿傳》再演《我是刑警》,愣是沒認出 - 天天要聞

選張克寒案不僅僅是因為案子本身追兇八年精彩,更重要的是扮演兇手張克寒的演員,給觀眾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這個演員很少有觀眾對他臉熟的,名氣也不怎麼大,但是人家的演技跟影帝比起來也不遜色,這個演員就是胡明,其實他出演的作品還是不少的,不臉熟的主要原因是他是一個“劇拋臉”

明明同一人,演完《如懿傳》再演《我是刑警》,愣是沒認出 - 天天要聞

陰險兇殘張克寒

在《我是刑警》劇中,對張克寒的人設已經描繪的非常清晰了,他冷血無情,殺人不眨眼,即便是對自己的家人也沒有過多的感情。

作為一個犯下多起案子的兇手,張克寒有着非常縝密的心思,每次作案之前都會提前踩點,將一切都安排好之後快速作案然後離開現場。

明明同一人,演完《如懿傳》再演《我是刑警》,愣是沒認出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即便是在逃亡過程中也堅持鍛煉自己爹身體,每天都睡在山上的野墳地當中,這就導致警方很掌握張克寒的行蹤。

而演員胡明,就把張克寒作為一個潛逃多年的兇手的冷血殘忍的性格出演的淋漓盡致,即便知道這是電視劇,但看到他的表情後依舊會讓人不寒而慄。

明明同一人,演完《如懿傳》再演《我是刑警》,愣是沒認出 - 天天要聞

另外張克寒每次都能快速潛逃,就是因為他的偽裝技巧,胡明也很好的體現出了這一點,劇中九集的時間,張克寒的形象一變再變,甚至在同一部電視劇中都有些讓人認不出來,更別說到了其他電視劇了。

“劇拋臉”的老戲骨

1977年出生的胡明進入演藝圈已經有三十年的時間了,他踏入影視圈的時間其實還是比較早的,甚至剛出道的時候就有不錯的知名度了。

胡明小時候就對演戲非常感興趣,因此在15歲的時候就進入專業的藝術學校學習戲劇的表演了,對表演有天賦的胡明第二年就成功拍電視劇了。

明明同一人,演完《如懿傳》再演《我是刑警》,愣是沒認出 - 天天要聞

學習的是戲劇表演,但成為了一名影視劇演員而不是戲劇演員,這主要就是因為在當時電視機已經開始慢慢普及了,人們對於電視劇和電影充滿了興趣,是發展的時期,因此胡明選擇了拍電視劇。

1993年進入演藝圈,拍的第一部作品是作為配角拍攝的,第二年也是作為配角拍了一部電視劇,因為表現優秀,還拿到了最佳男配角的榮譽,這對於一個入行兩年的新人來說,是非常不錯的。

明明同一人,演完《如懿傳》再演《我是刑警》,愣是沒認出 - 天天要聞

剛出道就得獎,卻沒有對胡明的演藝事業提供太多的幫助,反而在拿獎之後開始接不到戲了,接不到戲就意味着沒有錢賺,最終胡明選擇退出這一行,到了一個酒吧當DJ。

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一生中難免會遇到低谷期,但處於最低谷的時候,怎麼走都是往上,在朋友的幫助下,打了五年碟的胡明還是又回到了演藝圈當中,並且終於在圈子內有了名氣,資源開始多了起來。

明明同一人,演完《如懿傳》再演《我是刑警》,愣是沒認出 - 天天要聞

在胡明出演的這麼多作品當中,要說觀眾們最喜聞樂道的,應該就當屬姜文的《讓子彈飛》了,他在裡面演的是賣涼粉的小販,而胡明也因此多了一個外號叫“涼粉哥”。

在如懿傳中,胡明則是後宮大太監王欽,陰險狡詐的形象同樣讓觀眾們印象深刻,但是因為其“劇拋臉”的原因,觀眾們只記得他在戲裡的樣子,就像這次,很少有觀眾能將這兩個形象聯繫在一起。

明明同一人,演完《如懿傳》再演《我是刑警》,愣是沒認出 - 天天要聞

“百變”胡明

成為一個“劇拋臉”,對演員來說算是有好有壞的一件事,好處就是不會讓觀眾對自己其中一個形象記憶深刻而導致看別的作品的時候會串戲,而壞處也是因為這個好處,讓觀眾們記不住他。

能成為“劇拋臉”,那也是需要演技來支撐的,顯然胡明的演技,絕對是杠杠的,跟影帝比起來也不遜色

明明同一人,演完《如懿傳》再演《我是刑警》,愣是沒認出 - 天天要聞

就比如說在電影《隔窗有眼》當中,有一個非常兇殘的兇手,為了偽裝自己還會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女性。

這個變態的兇手,同樣是胡明扮演的,在劇中他穿上了旗袍,給自己還畫上了女妝,甚至一舉一動都要做到女人的姿態,要是從背影看過去,真的會讓人覺得這就是一個女人在演的。

明明同一人,演完《如懿傳》再演《我是刑警》,愣是沒認出 - 天天要聞

從這個角色也可以看出胡明作為一名“劇拋臉”演員,是不挑角色的,什麼類型的角色他都能拿捏,即便是這種要男扮女裝的形象也不在話下。

在這次《我是刑警》當中,胡明也非常注重細節的刻畫,劇里的案子基本都是有現實原型的,張克寒案也是如此,在拍攝時也是儘可能的還原當年的細節。

明明同一人,演完《如懿傳》再演《我是刑警》,愣是沒認出 - 天天要聞

在張克寒案的最後,是張克寒在拔槍反抗的時候被警方當場擊斃,這一部分戲同樣是儘可能還原細節,就連倒下的角度和動作都要做到還原。

這一部分戲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是很困難的,演員畢竟是一個活人,倒下的時候動作想要完全還原一個人中槍之後死亡倒地的效果並不容易。

明明同一人,演完《如懿傳》再演《我是刑警》,愣是沒認出 - 天天要聞

而胡明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這一部分戲試了一遍又一遍,他也摔了一遍又一遍,最終還是將其很好的展現給了觀眾。

明明同一人,演完《如懿傳》再演《我是刑警》,愣是沒認出 - 天天要聞

對於拍戲的工作,胡明始終是非常認真的,在《我是刑警》張克寒案播出之後,胡明的名氣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作為一個40多歲的老戲骨,胡明也該趁着“叔圈”這股風大火一把了

[免責聲明]文章案例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案件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刪除內容!


參考資料:

封面新聞,2018-08-25,《《如懿傳》中的大反派胡明 與“乾隆”霍建華互相成就》

光明網,2024-11-30,《《我是刑警》獲多位專家好評:為國產刑偵劇樹立新標杆》

明明同一人,演完《如懿傳》再演《我是刑警》,愣是沒認出 - 天天要聞

#冬日運勢簽#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