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聲丨劣質 “電子榨菜”下架!微短劇未來之路在何方

2024年09月13日07:33:02 娛樂 1986

潮新聞客戶端 執筆 吳越

送外賣的可能是霸總,談戀愛肯定虐心,婆媳得大戰幾百回合,職場受氣最終大仇得報……微短劇里的“爽點”套路,正越來越人被詬病。有觀眾彈幕直言:價值觀能否正常一點?

9月11日,微信公眾平台運營中心發布公告稱,近期累計下架了479部違規微短劇,並對46個違規小程序進行下架處置。

劣質微短劇下架風潮還在延續。這也在釋放一種重要信號:低俗、暴力、擦邊,部分微短劇爭搶流量的所謂三劑“猛葯幻葯”正在失效,“拍一部火一部”的行情已成過去。

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微短劇市場規模已達到373.9億元,同比增長267.65%,2027年將有望突破1000億元。如今,微短劇在經歷爆髮式增長後,開始進入轉型發展關鍵時期。那麼,身處一個蓬勃發展的百億市場之中的微短劇,下一個突破點又在哪兒?又該如何駛入健康快車道?

潮聲丨劣質 “電子榨菜”下架!微短劇未來之路在何方 - 天天要聞

杭州臨平臨影廠影視拍攝基地,遊客正在拍攝。潮新聞記者 吳越 攝

“變質的電子榨菜”

最近,不少網友發現,“那些變質的‘電子榨菜’下架了。”

愛刷微短劇的陳欣發現看到,此前她吐槽內容低俗的微短劇《我在古代開超市》,同樣在最近的下線名單上,“劇情講的是男主角穿越回古代開着一家超市,讓後宮佳麗穿着文胸比誰胸大,類似不雅劇情還不少,就是靠擦邊來博流量。不少女性私物,也在這部劇里公然成為調侃對象。”

上個月刷了86部微短劇的杭州市民李薇,對劣質微短劇“劇情大同小異,濫用迷藥、一夜情成了不少微短劇標配”表示反感。還有一些觀眾也提出質疑說,有些微短劇不僅“刻意用低俗博取流量”,甚至一整集都是引發不適的畫面。

廣東一高校大學生白莉莉告訴潮新聞記者,雖說微短劇看過、笑過就行了,但是很多劇情太離譜了,價值觀實在讓人無法認同……

社交平台上,越來越多的觀眾在刷到劣質甚至有害微短劇後都表示“短劇毒藥,忍無可忍”。大眾對高質量短視頻的呼聲越來越強烈,一些未被下架的劣質微短劇也不斷引發觀眾詬病。

潮聲丨劣質 “電子榨菜”下架!微短劇未來之路在何方 - 天天要聞

社交平台上,有害微短劇正在被眾多網友詬病。

根據整治通報,這些微短劇普遍存在惡意渲染暴力血腥畫面,違背社會倫理道德,宣揚封建迷信,還有內容低俗、價值導向偏差等問題。潮新聞記者對多方訪談時發現,觀眾們普遍認為,微短劇獨特“爽點”就是衝突、反轉不斷,但往往會過度關注女性復仇、總裁追妻、贅婿逆襲、甜寵虐戀等內容,還刻意放大和渲染夫妻矛盾、婆媳矛盾,片面醜化某類人群的形象,甚至內容低俗、涉及“黃賭毒”,這些“流量至上”的做法違背社會公序良俗,極易傳導不正價值觀,應當予以及時下架。

潮聲丨劣質 “電子榨菜”下架!微短劇未來之路在何方 - 天天要聞

微信公眾平台運營中心發布微短劇違規內容階段性治理的公告。

比如網絡微短劇《老師不要跑》存在劇情低俗,台詞、畫面、情節涉及嚴重軟色情等違規情況。《大佬,你女兒被婆婆家欺負慘了》因低俗、血腥被全網下架,通報稱該劇手段殘忍,放大婆媳矛盾;《吞海》畫面里赤裸裸展示毒品針管注射,同樣被播放平台下架並公開點名通報。而此前被封殺的情感博主咪蒙在進軍微短劇行業後,專註女性復仇題材微短劇。《當替身我月薪百萬》《黑蓮花上位手冊》等四部渲染極端復仇、以暴制暴,混淆是非觀念,同樣被列入下架“黑名單”。

批髮式跑量出品的危害

早在2020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網絡影視劇中微短劇內容審核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就給出“微短劇”定義:單集時長不足10分鐘的劇集作品。2022年起,微短劇進入發展快車道。

杭州在水一芳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製片人、導演,臨影廠影視拍攝基地負責人張聰聰向潮新聞記者介紹,微短劇的共性是給觀眾輸出大量情緒價值,是對生活的窺探——劇情不需要過多鋪設,一分鐘一個“爽點”,就像嗑一顆瓜子獲得一顆瓜子仁一樣簡單。也正因此,微短劇能快速補給觀眾日常生活中缺少的浪漫愛情、職場逆襲等情緒,契合市場需求。

潮聲丨劣質 “電子榨菜”下架!微短劇未來之路在何方 - 天天要聞

微短劇《紅豆生南國》劇組正在臨影廠拍攝。潮新聞記者 吳越 攝

在如此龐大的市場面前,2023年,平均每天上線2.7部微短劇,而一部微短劇往往能在一兩小時內刷完,顯然,微短劇的市場需求是巨大的。

並且,近年來,微短劇“七天掙一億”的暴富傳說,吸引了大量對內容知之有限的外行人士蜂擁進入賽道。對此,一些資深從業者有着切身體會,“微短劇就像台印鈔機,身邊有能力的同行都入局了。”讓他們擔憂的是,微短劇入行門檻不高,少則七八萬元就能拍攝製作出一部。但很多從業者缺少專業水準,依靠用暴力、擦邊惡意引流,這些低俗、扭曲價值觀的高情緒價值內容,成了微短劇引流的的“猛葯”,讓不少微短劇出生自帶“毒性”,這也致使微短劇行業的部分從業者陷入“手段越狠,得到的流量越多”的怪圈。

一位微短劇製片人介紹,有些影視公司、MCN機構批髮式跑量微短劇,目的是為了賺取製作費,根本不關心質量如何。此外,業內“融資騙局”時有發生,個別承製方敷衍應付,最終拍出的微短劇內容粗製濫造、價值觀不正。這些問題就主要集中在小成本製作的微短劇。

為了進一步規範微短劇行業,根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下發的《關於微短劇備案最新工作提示》,今年6月1日起,微短劇按照總投資額度被分為三類,採取分類分層審核,投資額度在100萬元以上的“重點微短劇”歸廣電總局審核,30萬元到100萬元之間的“普通微短劇”歸省級廣電部門審核,30萬元以下的“其他微短劇”歸播出或為其引流、推送的網絡視聽平台審核。

潮聲丨劣質 “電子榨菜”下架!微短劇未來之路在何方 - 天天要聞

微短劇《紅豆生南國》劇組正在臨影廠拍攝。潮新聞記者 吳越 攝

潮新聞記者了解到,市面上九成以上的微短劇投資額均在30萬元以下,比速度、搶時間、出產量、博眼球,是不少低投資微短劇奉行的“以小搏大”準則。這也意味着各個平台需要直面劣質乃至有害微短劇,並擔負起艱巨審核工作。

那麼,作為商業屬性明顯的平台,審核尺度又該如何把握?

“頭部網絡試聽平台會對微短劇進行七道審核,審核由AI與人工審核相結合,但是在一些在小平台,審核相對寬鬆,問題也比較突出。”一位製片人建議,低成本投資的微短劇數量大、問題多,審核尤為關鍵,需平台加強自律,嚴格把關。

如今,“普通微短劇”監管在很多的地方也被列入常態化工作。以浙江杭州為代表的微短劇發展支持地,其下轄臨平區、餘杭區和西湖區已經設立微短劇審查分中心,為微短劇前期劇本、後期製作、出品,進行全周期把關。

“卷質量”才是硬道理

隨着行業監管快速收緊,一批批微短劇下線釋放重要信號,微短劇正在向野蠻生長期告別。業內普遍認為,2024年,是有害、劣質微短劇加速出局之年,這也在倒逼微短劇市場走向規範、優質化。

步履不停(南京)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製片人王森,經常來浙江杭州拍攝微短劇。他看到當下,微短劇的優勝劣汰愈發明顯,“前幾年大家都知道微短劇賺錢快,爭先擠進來,今年身邊拍微短劇的朋友明顯在減少。”

王森說,隨着微短劇產量提高,受眾對作品要求也在提高,他相信精品微短劇才是制勝王道,“粗製濫造走量,還不如認認真真打磨一部劇。”

潮聲丨劣質 “電子榨菜”下架!微短劇未來之路在何方 - 天天要聞

微短劇《紅豆生南國》劇組,導演正在把關拍攝質量。潮新聞記者 吳越 攝

王森慶幸,“自己的這條路走對了”。今年,其公司拍攝製作的四部微短劇登上微短劇熱播榜單前十。“我們每部拍攝成本40萬元起步,從選劇本到製作完需三四個月時間。”他說,市場已經證明,優質微短劇才有長久生命力。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微短劇未來的風向是監管和繁榮並舉。嚴格審核、市場競爭擠壓劣質微短劇生存空間,同時浙江多地出台設立超億元的獎金扶持,以刺激創作更多優質微短劇。

此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也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微短劇管理實施創作提升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把微短劇與網絡劇、網絡電影按照同一標準、同一尺度進行管理,準確把握網絡微短劇創作生產傳播規律,不斷健全事前事中事後全周期管理機制,獎優懲劣、激濁揚清,推動網絡微短劇傳播秩序持續規範、內容質量穩步提升。

“微短劇發展經歷了野蠻生長的萌芽期、納入監管的發力期、漸入精品化的成熟期三個時期,現階段需要湧現精品代表作,引導行業可持續發展。”中國傳媒大學廣播研究院院長、媒介融合與藝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戲劇影視學院教授關玲認為。

“目前微短劇數量遠遠滿足不了觀眾需求,市場存在空白。除了監管,還需要對內容創作進行正面引導。”張聰聰表示,製作“小而美”的微短劇,把好內容導向,讓人看到美好,這是創作微短劇的主旋律。微短劇需要不斷探索精品化、專業化發展之路。

(應受訪者要求,本文陳欣、李薇、白莉莉為化名)

“轉載請註明出處”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尺度驚艷!Netflix又出一部爽劇,太生猛了 - 天天要聞

尺度驚艷!Netflix又出一部爽劇,太生猛了

誰說泰劇只能狗血抓馬?今天推薦的這部《瘋狂獨角獸》直接用一記重拳,打碎了所有人對泰劇的偏見。Netflix出品,把創業世界最狠、最野、最真實的一面赤裸擺在你眼前,讓人看得又燃又爽...目前豆瓣高達8.5分。故事發生在2015年的泰國。
94歲楊少華去世|知情人:去世當日上午確實參加了剪綵 - 天天要聞

94歲楊少華去世|知情人:去世當日上午確實參加了剪綵

7月9日晚,包括苗阜在內的多位相聲演員在微博發文,稱相聲名家楊少華去世,享年94歲。隨後,有消息稱,9日上午,楊少華坐在輪椅上,被家人推到某餐廳門口,參加開業活動。紅星新聞記者從相關人士處獲悉,楊少華確實是在9日上午參加了剪綵活動,下午就傳
相聲演員楊少華去世 - 天天要聞

相聲演員楊少華去世

今天下午(7月9日),從相聲演員苗阜處獲悉,相聲演員楊少華去世,享年94歲。楊少華,1932年出生,18歲來到天津,在天津軋鋼一廠當鉗工,後成為工會文藝骨幹。60年代初為維持生計,楊少華不得不到人民公園、水上公園撂地兒說相聲,至此開始了相聲生涯。楊少華曾為相聲大師馬三立、馬三立之子馬志明捧哏,共同呈現了《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