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夜總會經理、出租車司機司徒法正,憑藉一句“會出事㗎嘛!”成為玄學界的風雲人物。如今,他在社交媒體上與內地網友互動,分享玄學見解,最新視頻中更以黎明的慈善事迹為切入點,探討運氣與善行的微妙關係。
司徒法正的起點並不顯眼。出生於澳門的他,年輕時做過夜總會經理,也開過出租車,生活平凡而接地氣。80年代,他在澳門觀音堂偶遇一位高人,點燃了他對玄學的興趣。
從此,他開始鑽研面相、風水等玄學知識,逐漸在澳門嶄露頭角。最初,他以幫人看面相和提供風水建議為生,憑藉真誠和精準的分析,積累了口碑。
在司徒法正的最新視頻中,他以香港天王黎明為例,分享了善行與運氣之間的關聯。他提到,黎明在事業初紅時,父親被確診為腸癌末期。面對這樣的打擊,黎明發誓:若父親能康復,他願一生行善。
父親的病情好轉,而黎明也兌現承諾,三十年來在慈善事業上投入巨大心力。據司徒法正透露,黎明的慈善捐款已超過10億港元,其中最令人動容的是他曾為內地患小兒麻痹症的兒童舉辦100場義演,耗時三年籌集350萬美元,為8000萬兒童提供了脊髓灰質炎疫苗,使他們遠離了這種疾病。
司徒法正認為,黎明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運氣”與“善行”的結合。他在視頻中說:“人一定要看運氣,當運氣來的時候,擋都擋不住;沒運氣的時候,怎麼追都沒用。”
在他看來,娛樂圈不乏才華橫溢的人,但能長紅幾十年的,必定有運氣的加持。而黎明的善行,正是他積攢“陰德”的體現。司徒法正解釋,所謂“陰德”,是指不求回報的善舉,這種善行不僅能為自己帶來好運,還能庇護子孫後代。
司徒法正的玄學理念中,善行分為“陽德”和“陰德”。陽德是做好事求回報,比如捐款換取名聲;而陰德則是默默行善,不求回報。
他認為,陰德是修行的更高境界,因為它能為家族積累福報,甚至影響後代的生活質量。他舉例說,許多人現在的境遇,其實與祖輩的陰德息息相關。
除了善行,司徒法正還強調“運氣”的重要性。他認為,運氣並非完全不可控,通過調整風水、行善積德,可以為自己的運勢加分。他的講解中,沒有晦澀的術語,而是用生活化的語言,讓普通人也能聽懂。
近年來,司徒法正開始擁抱新媒體,在社交媒體上開設賬號,與內地網友分享玄學知識和人生感悟。他的視頻內容既有對名人運勢的分析,也有對日常生活的玄學解讀,比如如何通過家居風水提升運勢。
作為一個傳統玄學家,他需要適應新媒體的快節奏和年輕化表達方式。但他用自己的方式做到了——不刻意迎合潮流,而是用內容吸引觀眾。
他的視頻中,既有對玄學理論的深入講解,也有對生活哲理的分享,比如“行善不一定馬上有回報,但一定會在某個時刻改變你的命運”。
司徒法正用黎明的例子告訴我們,成功不僅是才華和努力的結果,運氣和善行同樣重要。而他的“陰德”理論,則讓人重新思考善行的意義——或許,我們的每一次善舉,都在為自己的未來和後代的幸福埋下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