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再見愛人》這檔節目,就是邀請幾對嘉賓,把他們的家務事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邀請明星坐鎮觀察室里專門進行評說。
觀眾看了節目,也都可以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和感受。
但是這些聲音,主角們不能第一時間就聽到,真正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是走進拍攝現場的飛行情感導師。
這一季《再見愛人》請到陳銘來到節目中,身臨其境地幫助嘉賓解剖他們之間的問題和困惑。陳銘,這次節目組給到他的身份標籤是:辯手、主持人、新聞學博士、武漢大學新聞與傳媒學講師。
很多人對陳銘並不陌生,源於2018年,他參加了《奇葩說》,並奪得了當季的冠軍,由於陳銘總是用很溫情的句子對抗尖銳、犀利的話題,因此他從此獲得了“愛神”稱號。
《再見愛人》里的嘉賓,每一對的雙方,都感覺自己被感情撕扯得很受傷,他們急於尋找出口,卻又找不到方向。他們可能知道問題的所在,卻缺少改變的力量。
觀眾看起來比當事人更着急,恨不得走到他們身邊,點醒這群迷茫的人,扯下他們最後的遮羞布,讓他們的問題無處遁形,徹底曝光之後,不得不行動起來,才能達到藥到病除的效果。
上一季的易立競就帶着廣大觀眾地心聲,去撕了張婉婷的遮羞布。
張婉婷和宋寧峰的問題是,張婉婷一直覺得她在沒有婚禮的情況下為宋寧峰生了個孩子,宋寧峰因此虧欠了她許多,無論宋寧峰怎麼妥協,都無法填滿這個缺口,張婉婷就一直拿這個事情各種作,他們兩個之間明明有感情的,卻弄得大家都覺得很累。
這個問題很明顯,張婉婷決定生下孩子,並不是宋寧峰一個人的決定或者是錯誤,她作為一個成年人,也是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
“難道你不願意生下這個孩子嗎”,張婉婷一直強調她在孩子的事情上,宋寧峰對她有虧欠,大家都忘了,並不是宋寧峰強迫她生下那個孩子的,張婉婷自己也期待這個小生命的帶來。易立競這一劑猛葯下去,張婉婷才不得不承認她自己在這段關係中的問題,逐漸地放下了她長久以來的鋒芒,兩個人的關係漸漸地終於回歸了正常。
這一季,陳銘帶着同樣的使命出現在拍攝現場,同樣需要給執迷不悟的嘉賓“插針放血”、撕扯遮羞布。
但我覺得,陳銘還是那個溫情的“愛神”陳銘,他的話雖然一針見血,但他並沒有撕下誰的遮羞布,相反,他給予了大家最大程度的體面。
就拿紀煥博和王詩晴這一對來說,明眼人都知道他們的問題所在。王詩晴在成長,紀煥博無法再給她提供養分了,王詩晴就覺得紀煥博應該放手,讓她去追求更廣闊的天地,紀煥博卻想不明白,這麼多年來,他都是這麼做的,以前好好的,現在怎麼就不靈了呢?
要解決他們之間的問題,關鍵在於同步,要麼紀煥博跟上王詩晴的步伐,要麼王詩晴甘於現狀,很顯然,急於逃離這段關係的是王詩晴,想挽留這段關係的是紀煥博,關鍵點在紀煥博這邊,他要麼放手,要麼做出改變。
要讓紀煥博明白這一點,如果當著他的面說,王詩晴就是白眼狼,現在長大了,就不再需要他了,這讓紀煥博聽了得多傷心吶。
可是經過陳銘那樣一說,紀煥博接受起來就容易多了。
陳銘首先肯定紀煥博對王詩晴的控制出於他對她的愛,對於王詩晴的反抗,陳銘沒有用以牙還牙的字眼,而是說王詩晴身臨其境地接受了紀煥博那一套愛的理論,然後復刻到了自己身上,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紀煥博,不是報復,也是表達愛。
從善意出發先去肯定雙方的行為,為他們留足了面子,保住了底子。
接下來,再指出這樣的高度同頻是有問題的,是一條歧途,是走不下去的,除了用控制的方式來確認愛之外,還有沒有更健康的表達愛意的路徑?
最後把思考和決定留給主角。
請問,誰不愛這樣的調解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