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戛納如何成為全球節日——沙龍觀眾招募

2023年07月15日14:19:05 娛樂 1270

在西安!戛納如何成為全球節日——沙龍觀眾招募 - 天天要聞

在西安!戛納如何成為全球節日——沙龍觀眾招募 - 天天要聞

在西安!戛納如何成為全球節日——沙龍觀眾招募 - 天天要聞


活動主題

戛納如何成為全球節日

——兼談西部電影與戛納的三十年


分享嘉賓

段鵬

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會理事

陝西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

裴亞莉

陝西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也奇

西北大學電影學院碩士生導師

“西部影談”主編


活動時間

2023年7月16日(周日)16:00-17:30


活動地點

SKP RENDEZ-VOUS


活動地址

碑林區長安北路 261 號

西安 SKP 9F 活動區


活動費用

免費

活動當日憑報名短信入場


報名方式

掃描下方二維碼

進入報名頁面

在西安!戛納如何成為全球節日——沙龍觀眾招募 - 天天要聞

坐席有限,先到先得


直播平台

新浪微博

@SKPRendezvous

在西安!戛納如何成為全球節日——沙龍觀眾招募 - 天天要聞

無法到達現場的讀者,

請以直播形式觀看本次活動


微信視頻號

@西部影談


活動社群

第一時間獲得活動返圖及活動預告

將現場的感動與體悟無限延伸至網絡世界

讓思想再次碰撞與交流

請添加客服:foreversense8進群

【活動內容】

從1946年的第一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始,戛納已經走過77個年頭,而參與者之一的中國自從1959年第一次正式參加戛納大獎的角逐以來,就與戛納結下了不解之緣。4月電影節官方公布電影節主視覺海報,是1968年在法國南部海邊拍攝《狂亂》時的凱瑟琳德納芙

官方介紹“用這張永不過時的海報傳達的正是一種難以言說的魔力——重申電影的輝煌現狀,展望充滿希望的未來。凱瑟琳·德納芙詮釋了電影所代表的一切:難以捉摸、大膽且不受約束”。

因為電影,這座曾經的小漁村變得與眾不同。《紐約時報》影評人A·O·斯科特曾經這樣描述戛納電影節期間的戛納:“在11到12天的時間裡,這個電影節本身就成為了一個電影世界......從外面看,它就像一個裝滿電影明星的奇異雪花球。”資深電影人和電影學者將對戛納電影節在展演單元、獎項、嘉賓邀約、紅毯、頒獎儀式、電影交易、電影文化、明星生態等方面的獨特性和引領性進行深入剖析。


今年的第7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於5月16日至5月27日舉行,因為共有7部華語電影入選了各單元的賽事角逐,是近年來在國內關注度最高的一屆。回首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歷史足跡,今年的戛納電影節還有一層特別的意義——30年前的5月24日,1993年第46屆戛納電影節,陳凱歌攜《霸王別姬》三度入圍,一舉奪得戛納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這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部獲此殊榮的華語片。而當年遠赴法國坎城參賽的張國榮張豐毅鞏俐也在戛納留下了一系列珍貴的照片,至今仍被視為華語電影的經典瞬間。


30年間,不斷有人追問:何時能出現下一部金棕櫚華語電影?什麼樣的華語電影才能入圍戛納?哪些華語電影人擔任過戛納評委?我們不妨回溯西部電影與戛納電影節互動的三十年歷史鉤沉,細數曾經出現在戛納的中國面孔、中國影像,展望中國電影的未來。

【分享嘉賓】

在西安!戛納如何成為全球節日——沙龍觀眾招募 - 天天要聞

段鵬

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會理事、陝西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陝西電影行業協會秘書長、陝西省廣播電影電視協會副會長,陝西省電影審查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電影學院理事會理事。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等多所院校客座教授、行業指導教師。戛納國際電影節註冊製片人,蒙特利爾開羅華沙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中國區選片人之一。擔任監製、製片人的《郎在對門唱山歌》《塬上》等電影作品榮獲國際A類電影節大獎及多項國際國內大獎。與法國、意大利美國伊朗等國合作拍攝了多部電影紀錄片。一路陽光電影公司董事長。


在西安!戛納如何成為全球節日——沙龍觀眾招募 - 天天要聞

裴亞莉

陝西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美富布萊特研究學者,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陝西省電影行業協會學術委員會主任、陝西省委宣傳部“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與中國電影研究”基地首席專家,陝西省委宣傳文化系統第九批“六個一批”人才。陝西省電影局電影審查委員會專家。在《文藝研究》《當代電影》《外國文學評論》《清華大學學報》《上海藝術評論》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出版有譯作《當代美學》,學術專著或合作著作《電影、政治、知識分子和產業》《政治變革與小說形式的演進》《電影語言現代化再認識》《新時期電影文化思潮》,散文集《穿越麥地》《只有松鼠了解我的心——紐約漫遊隨筆》《停止與繼續》《舞緣》,主編陝西師範大學《呼吸》雜誌和“呼吸”書系。


在西安!戛納如何成為全球節日——沙龍觀眾招募 - 天天要聞

張也奇

南京大學戲劇與影視學博士,西北大學電影學院碩士生導師,密歇根州立大學訪問學者,影評人,策展人。陝西省電影行業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陝西省委宣傳部“新媒體影評與電影市場”研究基地主任,“西部影談”主編,“趕集·電影孵化器”聯合創始人,“西安電影沙龍”主理人。在《電影藝術》《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當代電影》《人文雜誌》《藝術學界》等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著有《當代院線電影的類型批評》等專著,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人民戲劇’對新中國電影的影響研究(1942-1966)”,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陝甘寧文藝文獻的整理與研究(1934-1949)”,參與“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規劃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國文學圖像關係史》。


在西安!戛納如何成為全球節日——沙龍觀眾招募 - 天天要聞


在西安!戛納如何成為全球節日——沙龍觀眾招募 - 天天要聞

世界西安

在歷史與未來之間

電影單元系列活動

西安是中國的西安,也是世界的西安。西安是厚重古樸的十三朝古都,是貫穿歐亞的絲綢之路起點。作為中國文化對外交流的起點,乃至世界走向多元一體化的起點,西安是諸多歷史書寫中的傳奇,更是未來藝術想象中的民族之魂。風雲際會的1980年代,陝軍東征與西部電影雙峰鼎立,當代文化藝術議題中,盛唐雅韻與西安市井相映成趣。主題對談邀請文學、美術、電影、音樂等藝術領域的研究者與創作者,聚焦不同歷史時期的西安藝術成就和多元藝術媒介中的西安書寫,重新審視在歷史與未來之間的西安世界性。


在西安!戛納如何成為全球節日——沙龍觀眾招募 - 天天要聞


在西安!戛納如何成為全球節日——沙龍觀眾招募 - 天天要聞

在西安!戛納如何成為全球節日——沙龍觀眾招募 - 天天要聞

/ 關於SKP RENDEZ-VOUS /


SKP RENDEZ-VOUS,一處包含新概念書店、時尚創意西餐、生活好物、藝術展演與文化沙龍的跨界組合。


她的構想始於書店、但不止於書店。她以全球視角尋覓文化、藝術、設計、生活方式等領域的最新動態,為野心勃勃的生活家、知食分子與時尚人士提供永不過時的創意與靈感。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