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康後,很多人還存在咳嗽、氣短、呼吸不暢等情況,讓人擔心自己的肺功能是否完全恢復。
最近,網上流傳着這樣的說法,“新冠病毒感染後就算已經轉陰,憋氣不足40秒就說明肺有問題”“判斷陽後是否痊癒的標準是可以憋氣40秒以上”……
憋氣真能測出肺功能異常嗎?判斷新冠痊癒的標準是什麼?
新冠痊癒標準是能憋氣40秒?
“新冠痊癒標準是能憋氣40秒”,這種判斷方式其實並無依據。
在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冠診療方案中,對新冠病毒感染痊癒出院的評估標準,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體溫、癥狀、影像學、核酸檢測情況(第十版診療方案起不再要求),並沒有提到“憋氣”。
而在2023年1月6日發布的新冠第十版診療方案中,也並未提到“憋氣40秒以上是新冠痊癒的標準”。可見“憋氣40秒以上”並沒有被作為新冠痊癒的標準
那麼,肺活量和能反映肺部的真實狀態嗎?
肺部健康評估涉及多方面,是比較複雜的體系,簡單的憋氣並不能反映肺部的真實狀態。肺活量的變化和肺炎也沒有明確的對應關係。而且,每個人的肺部儲備能力以及肺實質、氣道彈性等情況也各不相同,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肺活量的變化與差異。因此,憋氣無論是用來判斷新冠感染痊癒還是測試肺部健康,都不靠譜。
陽康後身體痊癒的標準是什麼?
2022年12月22日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介紹,從診療方案來看:
第一,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
第二,癥狀基本消失或明顯好轉;
第三,有肺炎癥狀的,在複查ct時,顯示肺炎病灶已經明顯吸收;
第四,連續兩天核酸檢測陰性,或者ct值≥35,或者3次抗原陰性。
滿足上述條件可達到治癒標準。
憋氣能否反映肺部健康狀態?
對於通過憋氣來判斷肺部的健康狀況,福建衛生報健康大使、福建省老年醫院呼吸內科王集紅主任醫師認為,是會對民眾產生誤導效應的,可能存在延誤疾病診斷的可能。
因為即使是肺部腫瘤患者,其憋氣能力仍然可以超過40秒甚至是1分鐘。而至於肺炎,少部分患者可能因為平時肺功能儲備能力強,即便肺炎明顯,也不會出現憋氣時間的改變。所以,通過簡單“憋氣”並不能如實反映肺臟的狀態。
相比之下,肺功能檢測更能反映出慢阻肺、哮喘、肺纖維化等肺部的疾病隱患。當肺功能出現明顯受損情況時,患者有可能會出現快走、爬坡氣喘的癥狀,這時就應當給自己的肺做個體檢。
提醒
肺臟的健康評估是一項多方面且比較複雜的體系,除了肺功能檢查之外,相應的肺部影像學檢查,肺毛細血管楔壓、支氣管鏡檢查、痰液的檢查等等,也能幫助患者發現肺部的健康問題。
來源:福建衛生報綜合央視新聞、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