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2023年01月13日17:41:05 娛樂 1528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文|閱梔

編輯|閱梔


“北京有一個著名的相聲表演藝術家,他那閨女就是演戲的,凈跟導演睡覺。”

郭德綱一番話,惹得台下一片掌聲與尖叫。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他說的那個人,是姜昆

同是相聲演員的兩人,位置不同,看法不同,給相聲界帶來了一場長達十幾年的罵戰與對立。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姜昆基本功不行、姜昆“打壓”郭德綱、姜昆“晚節不保”、姜昆沽名釣譽、姜昆不愛相聲只愛名利、姜昆取締小劇場……

他一句話都不用說,就已經渾身是錯,百口莫辯。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在這場“反三俗”和“非主流”的戰爭中,居廟堂之高的姜昆,是輿論中的“弱勢群體”。

在一次採訪中,他說道:

認識我的人,都說我是好人;說我不好的人,我都不認識。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幫助陳佩斯上台表演,推薦趙本山上春晚,堅持公益第一線……

只要對姜昆稍加了解的人,應該都能看出,他不是郭德綱口中錙銖必較的“小人”。

在“反三俗”被提出之後,“身居高位”的姜昆成了攻擊對象,追溯被誤解的這十幾年,或許很多人都會感嘆一句:

原來我們都錯怪他了!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01、春晚上的“半段相聲”

1950年,他比郭德綱早出生23年,遇上了相聲亟待變革的年代。

姜昆不是專業的相聲演員,即便在兵團與師勝傑相知相識,在有節目時上台說一段,但也只是根據見過的模仿,並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

因緣際會下,他被相聲大師馬季相中,並結為師徒,此時,姜昆才有了相聲演員這個身份。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在馬季的教導與提攜下,他專業能力越來越出色,從1979年開始,他頻繁在央視節目、大型晚會等場合出現。

但真正讓他火起來的,還是央視春晚的舞台。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1983年,央視籌備第一屆春晚,姜昆與師父馬季、劉曉慶等擔任主持人。

他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沒有人願意來演。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首先第一年,沒有人知道這場晚會的重要性。再者說,誰不想除夕夜裡陪家人一起守歲!

有不少演員,都是姜昆騎着自行車,一家一家找,硬是湊齊了一場晚會。

節目播出那一晚,姜昆很忙,他既是主持人,也唱歌,還表演了兩段相聲。

一台晚會下來,觀眾看到了他的才華與能力,他卻留下了遺憾。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因為是第一屆,難免出現時間等問題,以至於他表演相聲時間不夠,這邊節目演了一半,鏡頭就切換成提前錄製好的撞鐘倒計時錄像。

那段沒有機會播出來的相聲,成了姜昆心中的一根刺。

等到第二年準備春晚時,他已經摸出了些門路,並將自己的好友陳佩斯推薦上去。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那一年,陳佩斯與朱時茂帶來了經典的“吃麵條”片段,這也是春晚舞台上的第一個小品作品。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不只陳佩斯,“小品王”趙本山也是在姜昆的引薦下才走上的春晚的舞台。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有一年,姜昆到東北演相聲,發現底下的觀眾都不愛笑,一問才知道:看過趙本山表演的人,再看別的演出,都覺得沒那麼“好笑”了!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就這樣,姜昆在一個劇場里找到了正在演出的趙本山,並在台下看完了整場演出。

演出結束後,他在後台找到了趙本山,亮明身份,並將他一路“領”到了央視春晚的舞台。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直到今日,趙本山與陳佩斯提到姜昆,言語里仍是敬佩和感激。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從第一屆春晚開始,姜昆連續11年登上春晚舞台,並擔任主持人7年。留下了《虎口遐想》《樓道曲》《電梯奇遇》等經典作品。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有諷刺,有笑點,在一陣陣爆笑聲中,姜昆迎來了自己在相聲與舞台上的高峰。

但此時,一個人的出現,打亂了姜昆原本勵志的人生。

他自稱是“非著名相聲藝術家”,口無遮攔地與很多同行為敵,這個人就是郭德綱。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02、“三俗”與“反三俗”的戰爭

郭德綱草根出身,一路走到今天,他的勵志故事多數人都能說上一兩段。

三進京城,拜師無門,當過主持人,在茶館說過相聲,直到2004年才時來運轉,拜到了相聲大師侯耀文的門下。

自此之後,一路高歌,但也留下爭議無數。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那時在曲協的姜昆每天都能收到無數的投訴信,被投訴的“主角”正是郭德綱。

內容無非是兩部分,一是說郭德綱說相聲多用“倫理哏”,低俗話題多,聽着雖然好笑,但不舒服;

二是說姜昆的“不作為”,任由下邊的人說一些“屎尿屁”的話題,帶偏聽眾。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於是,2006年,姜昆提出了“反三俗”,即為“低俗、庸俗、媚俗”。

這本來是針對相聲的一次大變動,但不知道怎麼回事,傳着傳着,就變成了姜昆與郭德綱的戰爭。

而姜昆作為職位更高者,成了這場輿論的“弱勢群體”。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不僅網友帶節奏,郭德綱在舞台上也的確沒少含沙射影,這邊說著“反三俗”,他就能在舞台上大呼“我是三俗”、“我開會都是去洗腳城”等。

而姜昆作為發起“反三俗”的倡議者,從來沒說過郭德綱任何不好,甚至還表示:

我希望他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一路飆升,並且越來越好。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真正的“戰爭”,發生在2008年,“主流與非主流”越來越顯得涇渭分明。

這一年,一則“姜昆建議取消小劇場”的消息在德雲社粉絲中傳播,一時間,姜昆成了德雲社與粉絲的“公敵”,人人得而“罵”之。

但在後來曝光的姜昆發言原稿中,沒有一個字與“取締小劇場”有關,這完全是一場有針對性的謠言。

但對此,姜昆一言不發,也許是相信清者自清,也許是怕越描越黑。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有人說,姜昆與郭德綱最大區別,在廟堂與江湖。

有公職掛身的姜昆,肩負着曲藝發展的責任,不僅針對相聲,還有打鼓、小品、說書等等,只不過當“反三俗”的聲音響起時,無論是觀眾還是郭德綱,都選擇對號入座,其中緣由不言自明。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馬季、侯寶林等之前,相聲的傳播場所是天橋地攤兒,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江湖賣藝”。

經過一代人的努力,才穿上西裝將相聲帶上了越來越大的舞台,這門藝術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因此到了下一代姜昆這裡,“雅、新”就變得尤為重要,不學低俗的段子、不學被摒棄的曲目,學的是基本功,用的是針砭時弊。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而民間藝人郭德綱,三次進京,受過打壓,挨過欺負,他想要的是活下去,而並不是高雅起來。因此,他身上的江湖氣息更重。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但最近兩年,德雲社頻頻塌房,說的段子還是少不了嫂子、弟妹之類的葷段子,不少粉絲紛紛喊話德雲社:

大俗大雅可以,但俗是通俗,不是低俗。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這場“戰爭”不知不覺過了十幾年,雖然沒有一個是贏家,但看起來,姜昆好像是輸得更“慘”的那個。

雖然在這裡輸了,但在生活與人品上,姜昆卻是一個真正的贏家。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03、妻子與養子

姜昆與妻子李靜民是初戀,已攜手走過生命中的一大半。

因為工作長年在外奔波的他,一年到頭能陪伴家人的時間,十根手指頭都能數得過來。

在一次綜藝節目中,兩人相濡以沫,數十年的恩愛一覽無餘。而恩愛背後,兩人也曾有過一段爭吵。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1998年,姜昆在妻子沒同意的情況下,從孤兒院收留了一個男孩,並取名姜河。

等妻子從國外回來時,誤以為姜河是丈夫的“私生子”,當即大怒。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直到兩人帶着孩子去了一趟孤兒院之後,才真相大白,這也是兩人漫長婚姻生活中最激烈的一次爭吵。

相處一段時間之後,李靜民對姜河也越來越喜歡,給了他和女兒姜珊一樣的母愛。

但姜河雖然可愛,卻不愛學習,每天爬上爬下開心,一提學習就頭痛!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見到兒子實在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姜昆就根據他的長處,送他去學習雜技。

2003年,姜河在全國少兒雜技大賽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新秀。

次年,還被邀請到央視春晚表演節目《空中飛盤》。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這一年,姜昆登上了春晚的舞台,與戴志誠說了一段《坐電梯》,父子同台競技,羨煞旁人。

走下舞台,他帶着姜河驕傲地向同事介紹:看,這是姜河,我兒子!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後來,為了撫平姜河心中的創傷,還在多個媒體刊登尋人啟事,試圖幫他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結語:

在談到“為什麼不再創作新作品”時,姜昆並不避諱,而是大大方方地說:

已經跟不上年輕人的節奏了,想唱一段說唱,一開口成了快板,學得快忘得快,沒有精力了。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的確,姜昆不再意氣風發,而是一位73歲的老人。

至於與郭德綱之間,似乎已經很難和解了,這似乎已經不再是兩個人的矛盾,而是上升到了更高的層次。

事實證明,“老好人”姜昆,真的不是“花架子” - 天天要聞

——END——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2025五一檔電影票房破7億 - 天天要聞

2025五一檔電影票房破7億

據燈塔專業版,截至5月5日13時48分,2025年五一檔(5月1日-5月5日)檔期內總票房突破7億,影片《水餃皇后》《獵金·遊戲》《幽靈公主》暫列前三名。(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羅雲熙周深音樂節超時產生摩擦,雙方團隊火速發布聯合聲明 - 天天要聞

羅雲熙周深音樂節超時產生摩擦,雙方團隊火速發布聯合聲明

最近演唱會,音樂節的活動不斷相信不少粉絲已經看得眼花繚亂了,但就是在如此輕鬆愉快的氛圍之中,羅雲熙和周深卻因為音樂節超時問題杠上了。5月4日上午,“羅雲熙 超時”話題登上熱搜, 評論區內,羅雲熙和周深的粉絲相互指責,火藥味十足。
完美婚姻背後的致命謊言,真相讓你不寒而慄 - 天天要聞

完美婚姻背後的致命謊言,真相讓你不寒而慄

一場直播綁架案,撕開模範夫妻的假面美國密蘇里州的晨霧中,丈夫尼克(本·阿弗萊克 飾)對着鏡頭聲淚俱下,懇求綁架妻子的兇手放人。社交媒體上尋找艾米話題閱讀量破億,全民化身偵探——這是大衛·芬奇執導的《消失的愛人》中令人窒息的開幕。這部改編自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