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淇的歌聲里既有一個個奮鬥着的個體,也有個體背後一群群努力拚搏的群體。所以,作為一個普通人,無論是否參與了節目,是否身在北京,都能從張淇的歌聲中得到強大的共鳴與撫慰。
也許這就是音樂的能量,跨越時空,無遠弗屆,給予聽到的人一種難以言喻的振奮與鼓舞。從這個層面講,張淇吉他彈唱的《春風十里》和動情演繹的《無名的人》,不只是送給了北京的奮鬥者,也送給了屏幕外千千萬萬顆在各自崗位上努力奮鬥、不懈奮鬥的靈魂。
節目中,飛行主唱張淇和節目主持人雅淇深度體驗了外賣騎手的工作和生活,崗前培訓、取外賣、送外賣、吃騎手餐、解鎖騎手的“移動沙發”……等一系列騎手工作生活細節張淇一樣都沒落下。
在午高峰時間段,接受完“老手”高治曉、王乃彪等人的崗前培訓後,“沒錢買車”的張淇、雅淇只能徒步奔跑取餐。由於不熟悉周邊地理位置,後續只能通過共享單車跟時間賽跑。歷經半小時的奔波,兩人終於成功完成兩單快遞的派送,掙得12塊錢。
在張淇與騎手們吃飯交談的過程中,觀眾也與張淇一起,看到了外賣騎手的生活片段,聽到了他們的心聲,對騎手群體有了更豐富、鮮明的認知。騎手們不再只是道路上一閃而過的身影,而是與屏幕前的觀眾一樣,有血有肉、會哭會笑。
通過節目,我們看到了女騎手張立敏的故事。為了多賺一些收入,剛入行不久的張立敏,在工作效率方面沒辦法和“老手”同行比, 所以她就“用時間熬,每天給自個兒定個目標。”當聽到她定的目標時,其他幾位“老手”都表示震驚。但是張立敏卻說,並不希望孩子們通過節目看到自己辛苦、受累的模樣。
張淇一句話道出了她的擔憂,“我覺得孩子看完之後,她又會為你驕傲,但是她又會特別心疼你。”
在節目後半段的演唱會環節,張淇用吉他彈唱了《春風十里》送給所有的奮鬥者,“希望一切都能越來越好,希望我們能離幸福更近一點兒。”此外,張淇還動情演唱了《無名的人》用歌聲致敬不懈努力的人。
在張淇充滿故事感和情緒力量的嗓音里,好像能看到一幅各行各業從業者不懈進取的畫卷。這種通過歌聲演繹故事的通感效果,離不開演唱者高超的專業素養與強大的共情能力。
如果不是唱功穩健、嗓音條件優越、對詞曲有遊刃有餘的掌控力,是無法精準傳遞豐富的情緒轉換與敘事張力的;如果不能真的理解並感受到普通奮鬥者的堅守與拼搏,是很難為每一句唱詞注入情感能量的。
節目中有個細節就直接體現了張淇的共情能力。當高治曉提議為女騎手張立敏特別鼓掌時,張淇補充說,“為大家都鼓掌,都不容易。”
沒錯,為具體的個人,也為所有奮鬥不息的群體鼓掌。
因為正是“大家”日積月累的努力和付出,在守護個人生活的同時也共同守護了所在城市的日與夜,而億萬個普通人的努力與付出共同守護了祖國的過去與現在,並將共同創造我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