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里歸途》票房大賣背後,暴露致命問題
《萬里歸途》成為國慶檔毫無懸念的冠軍,7天票房突破9億,而第二名是博納出品,雲集黃曉明、李冰冰、馮紹峰、林永健多位明星的主旋律電影《平凡英雄》,7天票房僅僅1.1億元。
去年國慶檔,博納出品的《長津湖》,每天票房進賬4億多,一度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今年博納出品的《平凡英雄》7天票房,僅僅1億多,相差懸殊!
《長津湖》製片人、博納老總於冬當然不開心。
《萬里歸途》票房大賣,也是相對其他電影可憐的票房收入而言的,實際已經暴露了2大隱患,應該引起業界高度警惕!
二、隱患一,國慶檔票房倒退5年前,觀影人數大幅下滑,創歷史新低
國慶檔、春節檔、暑期檔,是我國電影票房獲取收益的3個黃金時段。今年的國慶檔,被譽為“最貧瘠的國慶檔”,僅僅有《萬里歸途》《平凡英雄》《鋼鐵意志》等幾部大片。
只有《萬里歸途》一家獨大。
今年觀影人數大幅下滑,國慶假期第一天,全國觀影人數639萬,比去年下滑超過50%。
看看近五年的數據統計!
目前的趨勢來看,國慶檔的總票房不會超過20億,而去年國慶檔票房高達43.76億,觀影總人次高達9329.1萬。
2017年,國慶檔電影票房26億元。
我們不能被《萬里歸途》帶來的票房繁榮掩蓋了這個事實。
三、隱患二,電影題材單一,觀眾興趣不高
今年頭部電影基本都是同質化的題材,就是主旋律電影,類型相對單一,導致觀眾觀影興趣不高。
加上吸引人的電影數量不足,觀眾選擇餘地很小。
這些成就了《萬里歸途》的一家獨大,但是《萬里歸途》7天9億的票房,也不是很理想的成績,再次證明觀影人數大幅下滑的事實。
畢竟,這部電影基本沒有競爭對手,和去年《長津湖》的票房相比,是天地之差。
四、吳京和博納老總於冬成為最大受益人
《萬里歸途》是吳京投資的一部電影,和《戰狼2》一樣,屬於“撤僑”的題材,目前豆瓣評分7.6分,中規中矩。但是具有了口碑效應,算是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
這部電影,吳京肯定賺了,但是,筆者所說的受益,不是賺錢方面的受益,而是說他以後在創作方向得到受益!
假如5年前吳京的《戰狼2》放在現在,是不是票房還能達到幾十億?這個不好說,因為觀眾對英雄的類型接受會變化。
時代在改變,《戰狼2》里的英雄,用一己之力拯救了很多處於危難的同胞,那種誇張、外化的英雄,觀眾當時很喜歡,和當時的大背景相應和的。
現在,《萬里歸途》里張譯飾演的宗大偉,也是英雄,他更像是一個有很多缺點的普通人,也會膽怯和投機,但是情勢的逼迫,讓他慢慢地成為英雄。5年後的觀眾,已經喜歡接受這種接地氣,內斂而真實的英雄了。
為何說吳京最受益?
因為他還有一部《戰狼3》等待拍攝和上映,怎麼能得到觀眾的接受呢?和《戰狼2》一樣,憑藉一己之力,再去猛衝狠打,恐怕行不通了。
《萬里歸途》會給吳京非常大的啟發,相信他後面會和饒曉志、郭帆,幾位好友策劃《戰狼3》的拍攝內容。
為何說博納老總於冬也是最大受益者?
看看今年的《平凡英雄》有多慘?
去年兩部《長津湖》系列,票房高達97億多人民幣,讓於冬相信,只要有多位明星參演,只要是主旋律,只有體現國人的團結與友愛,就會得到觀眾共鳴,就會有票房。
再看博納出品的這些電影,《中國機長》《中國醫生》《紅海行動》《智取威虎山》《長津湖》基本都是群像戲,而且都取得很好的票房。
但是今年《平凡英雄》卻不靈了,動用的明星不少,和《萬里歸途》的票房相差懸殊,這說明觀眾對“英雄群像化”的電影,已經有些審美疲勞了。
這就給了博納於冬一種啟發,自己投資的電影創作方向需要改變了,如何把主旋律電影拍好,《萬里歸途》應該給他很大的啟發。
為何今年看電影的人數少了,而今年國慶節上映的電影非常少,《萬里歸途》票房與《長津湖》相差懸殊?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萬里歸途》你覺得好看嗎?
歡迎朋友們留言。#萬里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