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時期你不關注,謹防有一天變成無法直立的“摺疊人”

2021年05月11日23:30:07 娛樂 1100

你見過這樣的人嗎?

青少年時期你不關注,謹防有一天變成無法直立的“摺疊人” - 天天要聞

這個病在醫學上叫脊柱側彎(脊柱畸形

歷史追述:

從無法治療到有醫可尋

脊柱側凸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在土耳其安塔基亞博物館的一幅公元2世紀的馬賽格畫中,一位裸體的男子拿着烤肉扦子,該男子背部隆起,身材矮小,提示可能存在脊柱側彎。從圖上也可以推斷出伴有這種不幸遭遇的人經常被他人嘲笑、輕視或厭惡。

青少年時期你不關注,謹防有一天變成無法直立的“摺疊人” - 天天要聞

圖為:土耳其安塔基亞博物館的馬賽格畫

《巴黎聖母院》的敲鐘人卡西莫多,外表醜陋異常,大腿與小腿,七扭八歪,兩個肩膀之間聳着一個偌大的駝背……卡西莫多因為先天側彎,還是嬰兒的時候就被父母拋棄了,恰好被丟在了巴黎聖母院前,根據雨果對其成年後外貌特徵的具體描述,可以推斷出這個“鐘樓怪人”應該患有脊柱側彎,並且非常嚴重,以至於脊柱極度扭曲、胸廓旋轉導致背部隆起。

青少年時期你不關注,謹防有一天變成無法直立的“摺疊人” - 天天要聞

圖為:巴黎聖母院鐘樓怪人卡西莫多

這是早期的一張脊柱側凸的攝影照片,拍攝於1914年,可以看到整個人彎了。

青少年時期你不關注,謹防有一天變成無法直立的“摺疊人” - 天天要聞

青少年時期你不關注,謹防有一天變成無法直立的“摺疊人” - 天天要聞

下圖是一名14~15世紀的女性。

她就是嚴重的脊柱側凸,從她的姿勢就能看出,其實她的臟器長期遭到擠壓,越到後面越是無法正常的工作,包括各類血管、神經系統也長期的拉長變得非常脆弱,所以她年僅35歲就去世了。

青少年時期你不關注,謹防有一天變成無法直立的“摺疊人” - 天天要聞

在早期,人們認為脊柱側彎是上帝對其的懲罰,了解和治療脊柱側彎的人寥寥無幾。

但人類對脊柱側彎的認識和治療措施的探索從未停止。在公元前5世紀,被西方尊稱為“醫學之父”的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將醫學發展為科學,使之與巫術和宗教分離開來。

在他的醫學書籍中,第一次描述了脊柱側彎。他認為脊柱側彎是由於姿勢不良造成的的,而且通常隨着骨骼的生長,彎曲不斷加重。因此建議在特製的裝置上進行縱向牽引,或輔助局部的壓迫力量來治療。

青少年時期你不關注,謹防有一天變成無法直立的“摺疊人” - 天天要聞

圖為:希波克拉底

1839年,法國醫生朱爾斯·格林就開始用支具固定治療脊柱側彎、1955年美國醫生保羅·哈靈頓研製設計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矯形固定系統,被稱為”第一代脊柱內固定系統”。如今,脊柱後路的椎弓根螺釘固定矯形治療脊柱側彎已成為標準術式,已廣泛應用。

脊柱上密布各類神經系統,還有很多危險的臟器,如此浩大的工程一直被稱為“手術的禁忌區”。所以這個病也被稱為“整形外科的癌症”、“不是癌症的癌症”。

雖然這個病已經存在了這麼久,但能拯救他們的人少之又少……

“沒有人做,我做!”

這個聲音來自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他是主任梁益建。這個名字應該並不陌生,他是“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他是“健康四川-大美醫者”、他是“全國衛生計生先進工作者”,他是患者口中的“梁爸爸”。

青少年時期你不關注,謹防有一天變成無法直立的“摺疊人” - 天天要聞

梁主任收治的患者已涵蓋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年齡跨度從2歲到80歲。

治療的病例上千例,囊括脊柱畸形的所有類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突破了國際上公認的極重度脊柱畸形的手術三大禁區:極重度脊柱畸形無法矯正、極重度脊柱畸形合併脊髓畸形無法矯正、極重度脊柱畸形合併極重度呼吸功能障礙無法矯正。

青少年時期你不關注,謹防有一天變成無法直立的“摺疊人” - 天天要聞

世界罕見病例

抬頭是重生的希望

在梁主任眾多治療案例中,這一個我印象尤為深刻。

整個呈摺疊狀態,身體彎曲程度達到153°,世界罕見病例!他叫劉任富,來自大涼山山區,無法想象在他的25年生涯中,他是怎樣生活的。

到處求醫,到處碰壁,簡直無計可施,這樣嚴重的病例給他的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問題,吃飯都沒法正常吃,吃下去吐出來。我們真的無法想象劉任富的日子是怎麼過的,我們正常人彎腰到這個程度吃東西都會吐出來的吧?

青少年時期你不關注,謹防有一天變成無法直立的“摺疊人” - 天天要聞

“胃粘膜全部損壞!”

“可能最多能堅持兩年!”

隨着年紀的增長,身體的發育,身體再也無法容得下漸漸長大的臟器,很多醫院的醫生都給他判了死刑……

幾經波折,他找到了梁教授,手術之複雜無法想象,第一次手術是矯正部分駝背,讓神經、血管逐步適應拉長,改善長期被壓迫的消化道功能。

青少年時期你不關注,謹防有一天變成無法直立的“摺疊人” - 天天要聞

第2次手術,進行了7個小時,是將劉任富的第二腰椎全部取掉,“取掉腰椎讓脊髓變短,神經、血管不被拉那麼長,不至於讓血管被拉斷。”另將他的胸10椎體部分切除,將駝背彎度再縮小了20多度,這才使他挺直了腰板。

這是手術後的樣子,我驚了!

青少年時期你不關注,謹防有一天變成無法直立的“摺疊人” - 天天要聞

青少年時期你不關注,謹防有一天變成無法直立的“摺疊人” - 天天要聞

再對比下手術前的他,原本1.1米的身高,就是重生啊!

青少年時期你不關注,謹防有一天變成無法直立的“摺疊人” - 天天要聞

治療難度極大

被同行質疑是“電腦合成”

南京小伙肖強因180度的角形脊椎後凸畸形,肺功能受到嚴重影響。2007年起,他跑遍北上廣等地知名醫院,得到的答覆都是“手術太危險沒法做”。後來他在網上看到一些梁主任的病例,“有個跟我的情況很像。”

2012年10月,費盡周折,肖強在成都找到梁主任。梁主任坦言,像他這樣的極重度脊柱畸形,有兩大手術難點:一是要截斷脊椎骨,但脊髓碰不得;二是病人往往心肺功能很差,難以支撐手術。“手術可以做,但風險很大。”

青少年時期你不關注,謹防有一天變成無法直立的“摺疊人” - 天天要聞

手術前

青少年時期你不關注,謹防有一天變成無法直立的“摺疊人” - 天天要聞

手術前

確定請梁主任給自己做手術後,肖強回南京辦醫保手續,途中猶豫了一下,帶着那組和自己情況相像的病例的術前術後對比圖去找了一位上海的專家。

這位專家看到表示:“不可能。這片子一定是電腦合成,沒人做得下這個高難度手術。”“但我沒有出路,不做只有等死,做手術還有活下來的希望。”肖強決定放手一搏,於次月返蓉。

梁益建先用自己研發的“頭盆環”給肖強做了一個月的前期牽引,這讓他的脊椎後凸畸形明顯改善,肺功能快速恢復。經過多次手術,一年後肖強康復出院。

青少年時期你不關注,謹防有一天變成無法直立的“摺疊人” - 天天要聞

青少年時期你不關注,謹防有一天變成無法直立的“摺疊人” - 天天要聞

手術後

青少年時期你不關注,謹防有一天變成無法直立的“摺疊人” - 天天要聞

手術後

多年來,梁益建主任參與過的“駝背”手術有3000多例,主刀挽救了上千個極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130°、150°、180°……一例又一例超高難度的脊柱畸形患者被治癒。他精湛的醫技拯救了患者的痛苦,讓病人重獲新生。

根據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布的《青少年兒童脊柱篩查調研》數據顯示,脊柱側彎在國際上的發病率約3%-5%。也就是說,100個孩子當中就有3-5個有潛在的脊柱側彎問題。

12~15歲的青少年脊柱側彎約佔到85%,而18歲以後則大大降低。在脊柱側彎患者里,先天性脊柱發育不良或疾病造成的,佔到10~15%左右。而85%以上是自身太多的不良習慣造成的。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是個頑固性疾病,非常難治。

青春期的時候高發:女孩在來例假的頭半年,還有來例假的後一年,男孩在變聲期。這兩個時段是孩子生長的快速高峰期,容易形成脊柱側彎。

青少年時期你不關注,謹防有一天變成無法直立的“摺疊人” - 天天要聞

梁益建團隊“骨健康科普工作室”正式入駐《診途·名醫工作室》,一個科室7個學組,圍繞脊柱畸形、肢體畸形、關節疾病、運動醫學等。

青少年時期你不關注,謹防有一天變成無法直立的“摺疊人” - 天天要聞

對於青少年脊柱側彎,家長們應該引起重視

7月10日梁益建團隊

將舉行大型青少年脊柱側彎義診

具體活動細則

請關注下期“診途”√

文 / 編輯:Vivian

圖片來源: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梁益建博士脊柱畸形工作室、網絡等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51歲朱媛媛離世,20天前新作才殺青,趙麗穎等眾星紛紛發文哀悼 - 天天要聞

51歲朱媛媛離世,20天前新作才殺青,趙麗穎等眾星紛紛發文哀悼

5月21日,知名演員辛柏青發出訃告。演員朱媛媛於5月17日上午去世,癌症抗爭近五年時間,她沒有悲觀消沉,依然堅定、自信,她走的時候平靜且從容,相信,她去到了她想去的地方。朱媛媛是辛柏青的妻子,年僅51歲。這個消息,太過突然了。甚至有人表示,“朱媛媛剛殺青啊”。就在20天前,朱媛媛生前參演的最後一部作品《造城者...
人間尤物葉子楣,無兒無女,死了丈夫,如今59歲身材依舊火爆 - 天天要聞

人間尤物葉子楣,無兒無女,死了丈夫,如今59歲身材依舊火爆

前言在時間的長河中,多少美人被歲月雕琢成平凡,逐漸淡出公眾的視線。然而,2025年5月,一場好朋友的生日宴上,59歲的葉子楣身着一襲藍色長裙,纖細的筷子腿在鎂光燈下驚艷全場。相比同齡女星或隱退或沉寂,她卻以大膽的造型和依舊火爆的身材再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