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因侵犯隱私向160萬用戶賠償6.5億美元 專家:人臉識別邊界劃分要靠法律

2021年04月02日19:15:19 娛樂 1632

央廣網北京3月4日消息(記者 牛谷月)近日,“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隱私訴訟和解”終於達成,最大的照片分享站點Facebook將向其160萬用戶賠償共計6.5億美元。而這一切,都由“臉書”濫用“人臉識別”技術引起。

Facebook因侵犯隱私向160萬用戶賠償6.5億美元 專家:人臉識別邊界劃分要靠法律 - 天天要聞

據美聯社報道,當地時間2月26日,美國聯邦法官批准了一起針對Facebook的集體訴訟和解協議。這起集體訴訟於2015年在伊利諾伊州發起,Facebook被指控未經用戶許可通過“人臉識別”收集和存儲用戶面部數字掃描信息和其他生物信息。最終,Facebook為此付出了6.5億美元的代價。

“便利”與“濫用”往往一牆之隔,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范世乾向央廣網記者表示,首先應該明確,“技術本身是中立的”,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在社會各個方面的應用都極大地便利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大家對於人臉識別技術的擔憂主要來源於技術的濫用以及由此帶來的個人信息被非法收集和利用的風險。范世乾指出,“這就需要從法律上強化個人信息保護”。

“臉書”因為“臉”吃了官司

2010年,Facebook推出一項名為“標籤建議”的新功能。根據該功能,用戶只要上傳照片,系統就會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將照片中的人物圈出來,建議用戶標註出這是誰,並把這些信息儲存在自己的數據庫里。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切並未告知用戶,而且這個功能被設置為“默認激活”。

Facebook因侵犯隱私向160萬用戶賠償6.5億美元 專家:人臉識別邊界劃分要靠法律 - 天天要聞

針對Facebook此舉,2015年,三位公民分別向法院提起訴訟,狀告Facebook 在收集和存儲生物特徵數據時,沒有明確告知、沒有徵得用戶的書面同意,也沒有說明數據的保存期限。據媒體報道,之後長達6年的審理過程中,Facebook一直試圖中止訴訟,但申辯的理由都被法官駁回。2019年9月,Facebook被迫把人臉識別功能設置為默認關閉。據報道,當時大約有690萬名伊利諾伊州Facebook用戶被列入和解之列,截至當年11月,僅有約160萬名用戶提交了索賠表。

據媒體報道,2021年1月,Facebook終於同意支付5.5億美元和解。但聯邦政府認為懲罰力度還不夠,又加價1億美元。當地時間2021年2月26日,這場持續近6年的訴訟終於有了結果。一名聯邦法官批准了和解協議,Facebook將向這些用戶支付6.5億美元(約42億人民幣),扣除9750萬美元的律師費和接近91.5萬美元的訴訟開銷,三名原告代表每人將獲得5000美元,其他人每人至少將獲得345美元賠償。除了交罰款、關閉人臉識別功能,和解協議還要求Facebook刪除現有的人臉模板。

美國加州北區地方法院法官詹姆斯·多納托(James Donato)在裁決中稱,這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隱私和解協議之一,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結果。“總的來說,這項和解協議是消費者在競爭激烈的數字隱私領域的一次重大勝利。”多納托寫道。

Facebook則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夠達成此次和解,現在問題終於得以解決。這符合我們社區和股東的最大利益。”

然而,“臉書”在“人臉”上吃的官司不只這次。2020年8月,因為“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Facebook在加利福尼亞州法院被起訴,被指涉嫌收集、存儲超過1億Instagram用戶的生物特徵數據。

美東時間3月2日下午4時,Facebook股價為259美元,跌幅2.23%。

臉不是“臉” 成了隱私“明信片”?

大家對上述Facebook隱私訴訟和解案中所涉及的“人臉識別”技術並不陌生。近年來,“人臉識別”技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實現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手機屏幕可以人臉解鎖,購物時甚至可以“刷臉”支付,乘坐高鐵再也無需紙質車票,可直接“刷臉”進站……然而,人臉識別技術在多樣化的落地場景中為人們帶來便利化服務的同時,也因在某些場景被“濫用”而引發了個人隱私泄露的風險。

Facebook因侵犯隱私向160萬用戶賠償6.5億美元 專家:人臉識別邊界劃分要靠法律 - 天天要聞

公開資料顯示,“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此前,濟南一位看房者為了躲避售樓處的人臉識別系統,戴着頭盔進入售樓處的行為引發廣泛關注。更有甚者,據消費者反映,在某些地方的公共廁所,甚至還需要“刷臉”取紙。業內人士指出,人臉識別在一些場景下,並沒有成為服務消費者的技術,反而成為了商家獲取個人信息、精準營銷的工具。

“只要有人臉信息存儲,就會有信息泄漏的風險。”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表示。人臉信息通過人臉識別技術被“無邊界”地採集後,不管是被不法利用還是買賣、泄露,都無疑將嚴重侵犯個人隱私。據媒體報道,近年來,多地警方破獲的盜用公民個人信息案中,不乏將非法獲取的公民照片通過“AI換臉技術”騙過人臉核驗機制,進而為犯罪團伙提供黑產服務的案例。更有甚者,海量人臉信息還被不法分子以低價通過電商平台打包出售,被盜的人臉信息將被用於虛假註冊、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2021年2月26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安部新聞發言人賈俊強表示,2020年全國公安機關共偵辦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3100餘起,其中,破獲竊取、販賣人臉數據案件2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0名。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信安中心測評實驗室副主任何延哲曾表示,目前網絡黑市中售賣的人臉信息,很多並非單純的“人臉照片”,而是包含了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手機號等公民個人身份信息。如果人臉信息同其他身份信息或行蹤信息相匹配,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用於從事犯罪活動。

付亮表示,從技術層面講,“人臉識別”技術要“非必要不使用,非必須不存儲”。如果一定要採集用戶的人臉信息,也要盡量做到完成人臉信息的比對功能後,及時將採集的人臉信息刪除,“不存儲”可以大大降低人臉信息泄露的風險。除此之外,通過“活體識別”的方式,要求用戶根據指令做出指定動作,完成個人信息的即時比對,也可以降低人臉識別帶來的信息泄露風險。

專家:人臉識別邊界劃分要靠法律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范世乾指出,對待人臉識別技術應該採取客觀中立的態度,首先應該明確,“技術本身是中立的”,對於社會整體進步是有極大推動作用的。而社會對於人臉識別技術的擔憂,主要在於對技術濫用以及由此帶來的個人信息被非法收集和利用的擔憂。范世乾表示,人臉識別邊界劃分要靠法律,“只要我們能夠遵守法律,遵循合法、合理、必要性等原則來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人臉識別產生的風險就是可以化解的。”

在2020年備受矚目的“人臉識別第一案”中,原告浙江理工大學副教授郭兵對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刷臉”入園的要求提出“挑戰”,將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告上法庭。2020年11月,該案一審公開宣判——杭州市民郭兵訴杭州野生動物世界一案中,法院判決杭州野生動物世界賠償郭兵合同利益損失及交通費,刪除其辦理指紋年卡時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內的面部特徵信息。

法院認為,此案爭議焦點是對經營者處理消費者個人信息,尤其是指紋和人臉等個人生物識別信息行為的評價和規範問題。法院表示,我國法律對於個人信息在消費領域的收集、使用雖未予禁止,但強調對個人信息處理過程中的監督和管理。

Facebook因侵犯隱私向160萬用戶賠償6.5億美元 專家:人臉識別邊界劃分要靠法律 - 天天要聞

近年來,在法律層面,中國針對生物特徵信息採集和儲存做了具體規定,為人臉等生物特徵信息的搜集使用劃定了邊界。

例如,正在徵求意見的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明確提出,在公共場所安裝圖像採集、個人身份識別設備,應當為維護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並設置顯著的提示標識,所收集的個人圖像、個人身份特徵信息只能用於維護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公開或者向他人提供;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民法典》在“人格權編”中明確提出,處理人臉在內的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天津、南京、杭州等多地也於近日陸續出台或準備出台新規,整治違規人臉識別系統。

據媒體報道,2021年全國兩會前夕,全國政協委員、佳都科技董事長劉偉提出,寫字樓、商場、企業等單位及公園、學校、市場等在應用人臉識別技術前都應申報審批,由公安部門依法審核其合法、正當和必要性。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熱搜第一!丁真錄演技真人秀,“氂牛音”出圈,網友:我真沒空陪你鬧了 - 天天要聞

熱搜第一!丁真錄演技真人秀,“氂牛音”出圈,網友:我真沒空陪你鬧了

近日,演技綜藝《無限超越班3》熱播,丁真作為藝員陣容參演,他在節目中的諸多表現引發熱議。5月13日,#丁真我真沒空陪你鬧了#的話題登熱搜第一。節目中,丁真演許仙,憑一句超絕氂牛音“蛇妖”引得大家爭相模仿,導師劉濤一字一句教丁真念台詞,被大批網友調侃“媽祖點化氂牛精” 。最近播出的畫面中,丁真在戰爭戲小考中...
清華博士龐眾望有新身份,告白去世母親:媽,你看我做得很好…… - 天天要聞

清華博士龐眾望有新身份,告白去世母親:媽,你看我做得很好……

近日,曾靠撿廢品賺錢的河北自強少年龐眾望,有了新消息。5月10日,河北“吳橋融媒”發布消息稱,吳橋縣特聘王海峰教授、龐眾望為吳橋智庫專家和文旅形象大使。龐眾望還回到母校吳橋中學,為學弟學妹們加油鼓勁。他說,“願大家也都能站在一個更大的舞台上。”當天是母親節前一天,在接受家鄉媒體採訪時,龐眾望說:“我其...
演員黃曉明考博,進入上戲博士複試名單,知情人:確實是他 - 天天要聞

演員黃曉明考博,進入上戲博士複試名單,知情人:確實是他

據現代快報消息,5月12日,上海戲劇學院官方發布了2025年博士研究生的複試名單,有網友在名單中發現了黃曉明和金世佳 ,這也意味着二人已經通過了初試。紅星新聞記者登錄上海戲劇學院官方網站,發現黃曉明確實出現在上海戲劇學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申請-考核制)考生複試名單中,報考研究方向為“藝術管理/戲劇策劃”。記者...
德普前妻艾梅伯宣布生下雙胞胎,孩子父親或是世界首富馬斯克 - 天天要聞

德普前妻艾梅伯宣布生下雙胞胎,孩子父親或是世界首富馬斯克

5月11日,好萊塢女星、德普前妻艾梅伯·希爾德 (Amber Heard,中文名“琥珀”)在母親節當日於社媒上分享了一張寶寶腳丫的照片,宣布她的家庭迎來了一對雙胞胎,分別是女兒艾格妮絲(Agnes)和兒子奧申(Ocean)。外界猜測孩子生父或為馬斯克。她說,“2025年的母親節將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節日,現在我的喜悅已經達到了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