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相親有多真實,堂弟36有車有房二婚女都看不上,媒人說了原因

我堂弟,因為年輕的時候工作不是很順利,所以一路晃悠來到了36的高齡,這個年齡在村裡真的算是高齡了。

所以,經過了幾年的媒人介紹,正常婚姻是得不到了,除非你特別的有錢,家裡在村裡也有地位,還是可以得到正常的婚姻,但普通工作,普通收入,普通家庭經濟,這條件只能被媒人介紹二婚的。

因為農村人沒套路,所以家家戶戶有點存款的,所以,很多年輕的女孩子找對象你家一定要有門面吧,這在農村很重要的,而堂弟就是一個低壓電工,年齡還大,考慮了很久,也沒轍接受二婚了。

結果見面了幾個二婚的,結局更慘。

那就人家更看不上堂弟,更加的真實利益關係,帶孩子的實在是不想接受,所以,二婚沒帶孩子的是目標。

人家看不上堂弟,最後問媒人,媒人直接說了原因,真的挺現實的。

首先人家二婚女都是過來人,對婚姻看的更加真實,說白了,後續就是搭夥過日子,所以對方一定要有經濟條件,沒有的話還不如單身。

其次,二婚女沒有愛情的憧憬了,更多的都是柴米油鹽,這點沒經歷過家庭的也不明白,但經歷過的就懂其中的重要性,所以,堂弟在村裡家庭條件一般,城裡買了房,一輛10萬的車子,這條件不夠二婚的門檻。

這條件在村裡算是窮的。

帶孩子的二婚女是怎麼都接受不了的,所以媒人也沒有辦法了,見面了幾個,沒有一個同意的,說個見面的一個的案例吧,挺現實。

臘月26,兩個人見面,上來後女方問堂弟一個月收入多少,堂弟說7000左右,房子剛買的,貸款每個月3500,兩房,市裡。

女方直接問父母呢?

堂弟回答都是農民,沒有收入了,老媽偶爾綠化,沒有退休金。

結果對方直接說不合適。

兩個人見面5分鐘結束,然後散場。

後來我們分析估計是父母的條件讓對方直接拒了,沒轍,很真實。

沒有婚姻其實也不行,一個人挺好那都是過來人的想法,沒結過婚的堂弟反正還是渴望婚姻的,我跟他說結了也是離。

但人家不理解的。

所以,堂弟從26開始相親,挑長相和家庭,30的時候就看是不是單身了,不可能二婚的,34的時候被迫見了一個二婚的,但是還是過不了內心的門檻。

36的時候,想開了,接受了,結果人家也看不上他,目前還不能接受帶孩子的。

估計到了40,也就接受了吧。

這就是一路心態的變化。

所以說,農村的愛情也是很複雜的,畢竟每個家庭之間沒有秘密,很透明的。

你家什麼樣,父母什麼樣,你什麼樣其實在村裡都是一定的定位,都知道,所以媒人介紹一提誰家的幾個電話就能把你家摸清了。

另外就是姓氏問題,很多村還是有家族大姓的,不是大姓的也是廢,這點在很多人擇偶上還是挺重要的,因為這個問題影響了你在村裡是否吃的開。

一切只能隨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