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子窮困潦倒時在我家吃住6年,後來杳無音信,那天他突然來了

導語: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會有溝溝坎坎的,當我們處於低谷的時候,親人的關心非常重要。

當我們承蒙厚愛的時候,是一輩子刻骨銘心地記着,還是一時感激不久就沉澱在了歲月的洪流中?

李桂榮的小叔子窮困潦倒時,曾經在她家裡吃住6年,沒有交一分錢的生活費,後來小叔子不辭而別去了南方打工,杳無音信,後來只是聽說他在南方過得也不容易,其餘的情況就不得而知了。

有時,李桂榮會默默地嘆氣,她付出了那麼多,而小叔子似乎將一切忘得乾乾淨淨了。

一晃多年過去了,去年春節前,有人在敲門,李桂榮打開門一看,天啊,小叔子竟然來了,他說出了這些年的經歷,隨即小叔子的一個做法,讓李桂榮和丈夫萬分感激。

根據李桂榮的講述整理:

我叫李桂榮,今年56歲。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我的娘家和婆家僅僅隔着一條大路,中間有片莊稼地。

我嫁過來的時候,我的公公早已去世了。

婆婆一個人拉扯大了丈夫和小叔子兄弟兩個,在村裡,婆婆家的日子很最困難的。

婆婆身體一直不好,每到天冷的時候就不住地咳嗽。

那時候在農村裡,單純靠種地想攢點錢不容易,我千方百計地想辦法掙錢,買點好吃的給婆婆增加營養。

我就跟着鄰居開始學養蠶,我們種上了桑樹,採桑葉喂蠶。

每當結了繭子以後,我們就把蠶繭賣到鎮上的蠶繭站里,換點錢補貼家用。

養蠶非常辛苦,有時晚上要起來好幾趟,給蠶添加桑葉。

當我們看到賣蠶繭換來的那一沓沓塊票毛票的時候,心裡就非常高興,我去小賣店裡買上幾斤桃酥,那時候桃酥就是特別好的點心了,再稱上二斤白糖。

每天早晨我給婆婆泡上兩個桃酥,加上一勺糖,讓她滋補身體。

在農村裡,老人早晨喜歡開水喝泡的點心,他們覺得這就是無上的美味。

小叔子比丈夫小12歲,婆婆說生下丈夫以後,連續有兩個孩子都夭折了,畢竟那時候醫療條件差,又沒有錢治病。

婆婆說她快五十歲時才生下了小叔子,所以兩個兒子的年齡就相差大了。

我買回來桃酥和白糖以後,就放在一個籃子里,掛在梁頭上,小叔子就饞得眼巴巴地瞅着籃子。

每當給婆婆泡點心的時候,我也給小叔子一個桃酥吃,我們自己是不捨得嘗嘗的。

小叔子初中畢業之後,就開始跟着村裡的一個建築隊到處里給人家打牆蓋屋的,一天掙個三元五塊的。

我們家的日子雖然窮,但是我們一家人特別和睦,母慈子孝,日子過得也很有奔頭。

但是沒想到,婆婆在61歲那年一病不起,與世長辭了。

婆婆臨走的時候握着我的手說:“兒媳婦呀,這個家以後就靠你了。我不行了,你們不要再花錢給我治病了。你小叔子還沒有成家立業,以後你們就多管着他點,幫着給他娶上媳婦吧。”

婆婆停止了呼吸,但是她的眼沒有閉上,我知道老人在牽掛小叔子。

從那一刻我就決定,把小叔子當做自己的孩子,盡我們最大的能力來幫助他。

婆婆的葬禮上,小叔子哭得幾次暈過去了。

他非常可憐,一下子成了沒爹沒娘的孩子,鄰居們都抹着眼淚,說這個小夥子以後可怎麼辦啊?

婆婆去世以後,小叔子就搬到了我們家裡生活,他一個人住在那座老院子里,我不放心,他跟着我們至少可以吃上熱乎飯。

我們的村子離縣城不太遠,只有十幾里路,村裡的人有不少去城裡干零工的。

丈夫就領着小叔子去了城裡打工,他們兄弟倆都心靈手巧,有時給人家換個水管,修個下水道,或者跟着人家去刷牆,掙錢不多,也就是掙個零花錢吧。

後來孩子上學了,花費就大了,我也在縣城裡找到了一個活,在一家飯店裡給人家洗碗,打掃衛生。

丈夫說既然我們都來縣城裡打工了,不如在這裡租個房子,畢竟天天來回跑也不是個辦法。

我們委託一個親戚,把孩子轉到了縣城的學校讀書,我們就在那裡租了一套民房。

我們也算是在縣城裡有了一個家,雖然簡陋,可是熱湯熱菜的,倒也過得溫馨樸實。

小叔子一直吃住在我們家裡,我們也不讓他交生活費,房租也不用他交。

我讓他好好攢着錢,留着娶媳婦的。

為了攢錢買房子娶媳婦,小叔子省吃儉用。那時候在城裡的人很少有穿補丁衣服的,可是小叔子一件衣服得穿很長時間,有時穿破了洞,他也不捨得扔,就讓我給縫縫補補,再接着穿。

中午的時候如果活多,小叔子就不回來吃了,我囑咐他別太苦着自己了,畢竟身體才是本錢,要是把身體糟蹋壞了,拿什麼掙錢?

可是小叔子在外面從來不捨得買份菜吃,他就是買塊餅或者買個饅頭,就着開水吃掉。

小叔子很懂事,那次我過生日,他收工以後竟然買回來了一個蛋糕,還給我買了一瓶搓臉油。

我非常高興,但是我又心疼他花錢,我故意板著臉說:“兄弟呀,你怎麼能這樣大手大腳地花錢呢?這樣可不行,你得好好攢着錢,以後買房子娶媳婦的。”

小叔子說:“嫂子,這些年自從咱娘走了以後,我吃住都在你們家裡,你們不要我一分錢,我心裡天天不得勁,你和我哥掙錢也不容易,我兩個侄子讀書花錢也不少,我也沒有多少錢錢買禮物給你,這點東西表示一下心意吧!”

小叔子的話,讓我眼圈發紅,我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小叔子是個懂事的人,但願他早點成家,我們也就放心了。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我的大兒子都要讀高中了。小叔子在我們家已經吃住6年了,這6年我們叔嫂之間從來沒有紅過臉。

我拿着小叔子沒有二心,每當炒了肉菜的時候,我都把盤子往他面前推,讓他多吃點,我對兩個孩子經常說,二叔幹活累,得把好東西讓他多吃點。

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小叔子就特別難過,我知道他是想爹娘了,我非常理解他的心情。

我就買上水果和點心,陪他一起回鄉下祭奠公公婆婆。

在老人的墓前,小叔子淚流滿面,他哭着對我說:“嫂子,爹娘沒了,可是這幾年你對待我就像咱娘在世的時候那樣,沒有你們的話,我一個人的日子該怎麼過呀?”

我也哭了,我安慰小叔子,既然咱們是一家人,這就是緣分,咱們就得相互體諒,相互幫助,日子一天一天會好起來的。

兒子上了高中以後,花錢就多了,那段時間我打工的飯店由於經營不善,來吃飯的人少了,老闆就把我辭退了。

我一時沒有找到合適的活,心裡很着急。

那幾年,鄉鎮的農民不種地的時候,好多來縣城來打工的,丈夫和小叔子經常閑在家裡,掙錢也少了。

我們一家人心急如焚,我甚至和丈夫商量着,要是再掙不到錢,為了減少開支,我們就只能回鄉下了,可是兩個兒子都在城裡讀書,怎麼辦呢?

那幾天小叔子眉頭緊鎖,心事重重的樣子,我安慰他,要是我們真的回鄉下了,也不讓他發愁。我們可以出錢給他租一間小房子,讓他繼續在城裡打工。

那幾天小叔子沒有活就待在家裡,他一直不太會幹家務活,可是那幾天他特別勤快,他笨手笨腳地把我們家裡里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的,把院子甚至都用水給沖刷了一遍。

他還去街上買回來了不少好吃的,我嫌他本來就掙不到錢了,再這樣花錢那還了得呀。

小叔子憨憨地笑着說:“嫂子,我為這個家做的貢獻太少了。這幾年我窮困潦倒,你從來沒有嫌棄我,現在咱家裡更困難了,我這幾年多多少少攢到了一點錢,該花點就花點吧,這是應該的。”

小叔子一直在東邊的卧室睡覺,那天早晨 ,我做好了早飯以後,他還沒有起來吃飯。

我也沒太當回事,頭天晚上的時候,他睡得很晚,吃完飯他沒有像往常一樣出去逛逛,而是幫我洗完碗,陪我和丈夫聊了很長時間。

我們說起了母親在世的情景,說起了這幾年的日子,小叔子不住地感謝我們。

當時我還嫌他太客氣了,都是一家人,弄得那麼生分幹嘛呀?

我就想讓小叔子多睡一會兒,年輕人睡眠多,可是到了九點多的時候,他還沒有起床吃飯,我有些急了,就過去敲門,但是沒有聲音,我推門進去了。

讓我大吃一驚的是,小叔子根本沒有在屋裡,床上的被褥疊得整整齊齊的,他去了哪裡呢?

我趕緊喊丈夫過來看看,我們在小叔子的枕頭底下發現了一張紙,上面寫着:哥,嫂子,感謝這6年你們對我的照顧,在縣城裡,我實在是沒有出路了。咱家裡現在又是困難的時候,我不能在這裡白吃白住繼續拖累你們了,我要外出打工了,你們不用找我,也不用替我擔心,我要是闖不出名堂來,我不會回來了!

在枕頭底下,小叔子還給我們留下了2000塊錢。

攥着這2000塊錢,我放聲大哭。

我和丈夫趕緊去找小叔子,要把他找回來,婆婆臨走的時候把他託付給了我們,而現在,他卻不辭而別,我們怎麼能放心呢?

我的心就像被人挖去了一塊肉一樣,痛到我淚流滿面。

我和丈夫去了汽車站,但是沒有小叔子的影子,我們去了附近的小旅館,也沒有找到他。

我們一連找了好幾天,每天晚上我們家的大門都敞開着,我們就盼着小叔子能自己主動回來,可是一直沒見他的人影。

後來丈夫安慰我說,咱也別著急了,弟弟不是寫的很清楚嗎?他是出去打工了,我們就盼着他好好的吧。

從此我們就失去了小叔子的消息,那時候還沒有手機,我們家裡也沒有安上電話,我們就盼着小叔子能寫信回來報個平安。

但是,小叔子一直沒有給我們寫信。有時我在想,難道小叔子把我們忘記了嗎?

我的兩個兒子都考上了大學,大學畢業以後,大兒子回縣城當了老師,小兒子去了一家企業干財務工作,兩個兒子家都過得很幸福。

日子過得再好,可是我的心裡一直有遺憾,小叔子從來沒有主動聯繫過我們。

後來聽我村裡的一個鄰居講,他去浙江打工的時候,在那裡遇見過小叔子,他在一個制衣廠打工,穿着一件油膩的工裝,很瘦,一看就過得很不容易。

鄰居還說,小叔子打聽我們了,他知道我們家過得很好,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時候,他流着淚對那個鄰居說:“只要知道我哥嫂和侄子們平平安安就行了,當我有能力的時候,我會回去看他們的。”

聽了這個鄰居的話,我的心裡又懸起來了,我又開始牽掛小叔子,我也不知道他是否成家立業了。

我知道,按照小叔子的脾氣,如果他不闖出個名堂來,他是不好意思回來見我們的。

牽掛歸牽掛,我們的心裡稍微踏實了,小叔子平平安安就好。

前幾年,在兩個兒子的幫助下,我們又拿出了所有的積蓄,在縣城一個老小區買了一套60平的小房子,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樓房,丈夫還是繼續在打工。

去年臘月二十八那天,我正在廚房裡炸藕盒子,辦年貨,丈夫在家裡打掃衛生。

這時突然傳來了敲門聲,我正在忙着炸藕盒,我就讓丈夫去開門,我只聽到丈夫驚呼了一聲:“哎呀,我的老天爺,你怎麼回來了呀?”

我心裡咯噔一下,手裡的鏟子咣當一聲掉在了地上,我突然有種強烈的預感,是小叔子回來了!

我三步並作兩步小跑着出了廚房,我一看,果然是小叔子。

雖然多年不見了,但是他的眉眼一點都不變,只是他的頭髮白了不少,臉上也有了皺紋,但是小叔子穿得體體面面的,那天他穿了一件呢子風衣,錚亮的黑皮鞋。

小叔子一下子抱住了我和丈夫,我大哭,問他這些年都去哪裡了?為什麼不回來看我們?

小叔子哽咽了,他掉着眼淚說:“嫂子,哥,這些年對不住你們,讓你們擔心了。”

小叔子對我們說了這些年的經歷,當年他從家裡走了以後,就去了浙江,在一家鞋廠打工,後來又去了制衣廠。

他東奔西跑,顛沛流離,曾經住過窩棚,還住過橋洞。

人在落魄的時候,會更加想念親人,他說有好幾次想寫信告訴我們他的近況,因為他實在支撐不下去了,可是想想他又不好意思聯繫我們,因為他曾經說過,不闖出一番名堂是不會回來的。

他35歲那年,認識了當地一個姑娘,姑娘家在當地開了一家製鞋小作坊。

他們結婚以後 ,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鞋廠里,慢慢的他們憑着自己的誠信和努力,鞋廠的規模逐漸擴大,在當地成了小有名氣的企業。

這時,有了一定經濟實力的小叔子特別思念家鄉,思念親人。

終於,他安排好了家裡的事,趕回來了。

聽了小叔子這些年的經歷,我的眼淚一直往外涌,我知道這些年小叔子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我忍不住埋怨他說:“兄弟啊,不管你是不是有出息,咱們永遠都是家人,你為什麼這麼多年不聯繫我們呀?我和你哥哥每到過年的時候,都特別想你,牽掛你。”

“你一定得記住呀,不管你窮還是富,這裡永遠都是你的家,我們永遠是一家人。”

小叔子問起了我們的近況,當他聽說我和丈夫都沒有買養老保險的時候,就急了。

其實,前些年丈夫在一家工廠打工時,老闆曾經給他買了幾年的養老保險,後來斷交了,因為我們手裡實在沒錢,兒子給我們買房子的時候,我們把積蓄也拿出來了。

小叔子說:“哥,既然你已經買過養老保險了,你就得繼續交呀,將來不管你的養老金有多少,這都是一份保障,可以給兩個侄子減輕負擔。”

第二天早晨,小叔子起了個大早。

吃過早飯以後,他對我們說:“我打算給哥哥補齊以前的養老保險,到六十歲之前這幾年,需要交的錢我也給你們留下,這可是件正事呀,咱們必須得辦。”

我一聽連連擺手說:“兄弟啊,這可使不得,得花好多錢呢,你的鞋廠還需要投資,我們可不好意思用你的錢給你哥買養老保險。”

小叔子說:“你們可不要和我見外了,自從咱娘去世以後,你們對我怎麼樣,我心裡有數,尤其是我在你們家吃住6年,你們從來沒有讓我看過白眼,父母沒了,咱們就是相依為命的親人,誰有難處的時候就幫一把。”

小叔子陪着丈夫去把以前的養老保險補齊了,他又留下了幾萬塊錢,讓我們續交以後的養老保險。

我們非常感動,小叔子可幫了我們的大忙,以後的養老也不用愁了。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我們和小叔子骨肉情深,這份親情會一直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