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莫
01、卷首語
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感悟。
年輕時,一心為了子女生活。曾經以為養兒能防老,真到老去的時候,才發現,能靠得住的人,並不是子女。
只是,人在中年時,反而常常將所有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子女的身上。為了讓子女有更好的生活,拼盡全力去工作。
為了子女有更好的生活,早出晚歸,常常忽略了家裡的妻子,忽略了她的感受。
將親子關係,擺在了婚姻的第一位。等到兒女成家後,對子女的關心,還是會超越了所有。
賈平凹在《秦腔》中寫道:“人要是活着沒用了,這世上就不留你了。”
人到晚年,身體開始漸漸走下坡路,病痛纏身。才漸漸看清,原來,親情,其實也很現實。
人老了,躺在病床上,才知道,若想在需要幫助時得到回報,就要先“投資”。
六十歲老人,當他躺在病床上時,才知道兒女不可靠,親情很現實,晚年能依靠的人只有兩個人。
02、年輕的時候,對妻子不好,晚年凄苦
六十歲的李強大爺,住院後,看到臨床的一位婆婆,生病後,家人輪流陪伴,呵護備至,他從心底很是羨慕。
提起自己的家庭親人,有悔恨,有無奈,說不到兩句話就濕了眼眶。
李強大爺脾氣大,霸道任性,年輕時不聽勸,外出經商,對家裡很少過問。每個月,除了給妻子打一筆生活費,沒有問過她是不是辛苦,是不是勞累。
每次回到家,李強大爺把妻子當成“傭人”,對她指手畫腳。
每次吃飯,需要妻子把飯菜做好,端上桌後,才去吃飯;每次吃完一碗飯,就會把飯碗遞給妻子,讓她去盛飯;每天要穿的衣服,都要讓她準備好……
家裡的家務,他從來不做。但是,他對兩個孩子極好,回到家總是會陪伴孩子,寵着孩子。這也是,李強大爺的妻子一直強忍着,不離婚的原因。
後來,子女長大,李強大爺也退休了。女兒出嫁,兒子結婚,他和妻子還有兒媳們生活在一起。
但是,李強大爺一輩子習慣了使喚妻子,而在兒媳家裡,對待兒媳也是如此。為此,他與兒媳、兒子之間,一直矛盾不斷。
03、原來,真正能依靠的人,是她們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李強有一次,突發腦溢血,送去了醫院。好在身邊有人,搶救得及時,人雖然救過來了,但是身邊必須留人照料。
他在醫院,妻子不願看護,只花錢給他找護工。沒來送過一頓飯,只是在需要交錢的時候出現。兒子兒媳挺恨他的,更是連面都沒有見過一次。
女兒說自己工作很忙,給母親打過兩萬塊錢,讓她保重身體。至於父親,她願意出些醫藥費,不願回來探望。
真正老了,才發現女兒和兒子靠不住。
這時候,他沒有了平日的耀武揚威,只是靜靜地躺在那裡,感受着病痛的折磨,還有生活都不能自理的無力感。
看着其他病人病床前的父慈子孝,和睦守護,突然意識到自己不該如此對待妻兒,是自己種下了惡因,也只能自食惡果。
後來,他誠心誠意道歉,覺得自己時日無多,想要再見見兩個孩子,也給他們說聲對不起。妻子紅了眼。
李強的態度有所轉變,妻子來醫院的次數也頻繁了一些。兒子忙工作,兒媳經常送來些湯湯水水,嘴裡說著心疼婆婆,其實對公公的態度也緩和了許多。
這沒有讓李強感到幸福,反而內心更加愧疚。
如果上天給他一次重來的機會,一定好好愛妻子,用心經營彼此之間的感情,善待孩子們,肩負起一個大家庭家長的責任。
那一刻,他真正明白了,在晚年真正靠得住的,竟然是兒媳和妻子。
04、總結
人生路,請善待身邊的人,尤其是善待枕邊人。
七堇年說:“這個世上,真心對你好的人,遇到一個,便少一個。不要弄丟一個對你好的人;不要辜負一顆真誠待你的心。”
經營親情,其實也是需要“投資”的。對身邊的人,投資愛與溫暖,那麼,在晚年就會收穫更多的幸福。
年輕的時候,對妻子不好,許多男人晚年往往過得很凄苦。
不懂得善待愛人,無法與子女的家庭成員經營好關係,老去的時候,也得不到更多的關懷和照顧。只能一個人感受這冷冰冰的世界,接受無邊的煎熬與痛苦。
善待身邊的人,晚年的生活,才不會在悲戚中度過。
真正聰明的男人,在漫長的歲月里,會堅守自己對愛人的承諾,用畢生的力量給予愛人更多的柔情。
在他晚年,他也會得到愛的回饋。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相互的,即便是親情,也是如此。有付出,才會有回報與回饋。
-END-
作者:夏莫,新銳情感導師,心理學學者,全網超10億人氣情感作家,幸福女人管理師,專註情感、兩性、婆媳答疑十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