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人的教養,由家庭關係就可以看出來


教養,是一個人在行為方式里體現出的道德修養。

生活中,我們認為那些彬彬有禮、謙和穩重、熱心助人的人,就是有教養的人。

這多多少少受了第一印象的影響,“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作為男人,溫潤如玉,是性格所在,卻未必全是教養的體現。

教養,表現在很多細節上,一言一行、一動一靜,而且是長久的、穩定的氣質體現。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人都是善於偽裝的,“有教養”也不會成為口頭禪,有自知之明的人,都不敢隨意把自己標榜成道德模範。

教養,是道德修養,是行為習慣,判斷一個男人是否有教養,很簡單,從他的家庭關係里就可以看出來。


利哈喬夫曾說過:

一個人是不是真正有教養,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裡、在自己親屬之間的表現,看他和親人們的關係究竟怎麼樣。

如果一個男人,在外頗有紳士風範,能為女士開車門、主動幫女士提重物並提供熱心的服務和幫助,可是他在家裡,卻懶得與妻子說一句“辛苦了”,寧可窩在沙發里也不願去為妻子分擔一下家務。那麼這個男人,還是存在一定的教養缺陷。

如果一個男人,在與外人溝通時笑容滿面、謙遜有禮,可在家裡,動不動就對妻兒橫加指責、大發雷霆,那他肯定不是一個有教養的人。

如果一個男人,對自己的家人漠不關心,不懂妻子的喜好、也不想為孩子煩心,凡事就當甩手掌柜、置之不理,那他離“教養”一詞,還是有些距離。

如果一個男人,不能孝順和體貼父母,還把啃老和索取當成理所當然,那他也算不上一個有教養的人。


曾經接觸過一個男人的家庭:

男人看向家人的眼神,永遠是溫和與鼓勵的,偶有爭執、但是從無爭吵。

孩子機靈可愛、女人優雅得體、父母慈祥和氣,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

早上,女人和婆婆準備早餐、男人負責孩子的洗漱和整理。

晚上,男人輔導孩子作業,女人在一邊看書,老人關着房門看電視,並把電視聲音調到了最低。

他們一家人,總是有說有笑、有商有量,經常溝通並善於溝通。

丈夫不會對妻子大吼大叫、妻子不會對孩子歇斯底里、婆婆不會對兒媳挑三揀四。

男人,是一個家庭的主心骨,一個有教養的男人,家風必然是淳樸的,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雖然平平淡淡,但卻幸福滿滿。


一個有教養的男人,會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員,哪怕是年幼的孩子,也願意花時間去理解和溝通,也會以平等的心態去協助孩子的成長。

有教養的人,願意尊重別人,無論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是外人還是家人,是年長還是年幼,他們都會一視同仁。

有教養的人不會輕易打擾別人,懂得珍惜別人的時間,關照他人的自尊,不說長道短、不論人是非。

有教養的人也是注重承諾的人,允諾別人的事情,一定會儘力去做,守信譽、重情義。

有教養的人,他的風度翩翩表現在任何時間和地點,動作舉止、衣裝服飾、走路的姿態、含笑的眼神,一切都有分寸。無論是在家裡、工作單位、或是公共場所,他都始終如一,穩重隨和。

有教養的男人重視自己的行為舉止和自我修養,會以負責的態度對待家庭、以慎重的態度對待世界,有敬畏之心、也有惻隱之心。

一個男人的教養,由家庭關係就可以看出全貌。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