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魚一場空夢,何不恬淡樂其中”釣魚界才子,文章好,魚獲也好


有釣友調侃說,釣個魚哪來那麼多感悟呀,再感悟一會兒窩子都散了。


呃……


準確的說,感悟並非垂釣中所得,而是在你與俗事糾纏不清時悄然滋生,然後靜靜蟄伏在你靈魂深處。


枯坐水邊心無雜念,只為尋得它的來處,而拋竿擲餌,只為給它覓個去處。


感性來說,釣魚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的不僅是身心,更是靈魂。


理性來說,釣魚就是做個安靜的獵人,享受獵物帶來的快感與激情,又或者單純的只為飽餐一頓。


所以有人為魚,有人為娛,也有人為愉。


正是因此,也才有了上魚欣喜滿懷,參軍氣急敗壞,任它魚兒不開口,我自輕嘆水悠悠,這樣完全不同的兩張嘴臉。


因為出發點的不一致,導致所經的過程大相徑庭,所得的結果也是截然不同。


這便是佛家常說的因果,因是能生,果是所生。


可轉念一想又有何異,你得了魚,我解了惑,你釣了個球,我悟了個der。


而這便是佛家常說的萬本無相,卻由心生。


至於釣魚此事,哪來高低之分貴賤之別。


我不為魚獲順其自然並未瞧見歸途的路,你一心求魚孤注一擲也不見得葬身凡塵。


我棄之魚獲給予了新生並未窺得清高之門,你享了口福滿足了味欲也不見得落入低俗之境。


所以你我之間又有何分別,順應本心,自明便好。


退一萬步講,大不了凡人做累了,點上煙做做聖人,聖人做得無趣,換上餌便做回凡人。


你說呢?

作者:你很難忘

本文章轉自“去哪釣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