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8歲跨性別學生遭教育部歧視,數百位教師發聲力挺

2021年02月02日06:48:04 情感 1689

新加坡18歲跨性別學生遭教育部歧視,數百位教師發聲力挺 - 天天要聞

據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媒體報道,新加坡超過300名教師、輔導員和社會服務工作者發起請願書,要求新加坡教育部實施明確的政策,支持跨性別學生。

日前,新加坡一名18歲的跨性別學生在論壇發文指責,新加坡教育部阻撓她進行荷爾蒙療法,引起同性戀、雙性戀及跨性別者少數群體(簡稱LGBTQ+),在校內受到歧視的討論。

新加坡18歲跨性別學生遭教育部歧視,數百位教師發聲力挺 - 天天要聞

《今日報》報道,簽署請願書的人士寫道:“身為教育和社工,我們見證過並聽說跨性別學生在新加坡學校里遭遇類似情況。”他們敦促新加坡教育部禁止學校譴責學生表達性別意願,和阻礙他們採取行動進行性別過度。

由教師和社工組成的非官方組織“新加坡友善人士(Friendly People SG)”透露,已把請願書呈交給教育部,包括教育部長黃循財。

他們表示,有證據表明,跨性別青年在被阻止轉變性別時,面對更高的憂鬱症和自殺風險。因此,他們認為自己有責任幫助這些青年,而不是增加他們面臨的挑戰。

新加坡18歲跨性別學生遭教育部歧視,數百位教師發聲力挺 - 天天要聞

簽署請願書的人士除上所述,還包括心理學家和護士等,他們分別用自己的全名、姓名字母縮寫或匿名簽署請願書;這項活動也獲得另外8個組織參與。

請願書內也要求,新加坡教育部在學校提供包容性的性別教育、讓教師和輔導員接受有關“性別不安和LGBTQ+”相關知識的培訓,以便為學生,包括跨性別學生,製造一個安全的校園環境。

簽署人促請當局,把任何跟學生身心健康有關的決定留給專業人士,不該干涉其中。他們抗議有關當局對同性戀、雙性戀與跨性別者(LGBT)學生的歧視,因未申請准證舉辦公共集會,其中3人被新加坡警方逮捕。

新加坡18歲跨性別學生遭教育部歧視,數百位教師發聲力挺 - 天天要聞

《聯合早報》早前報道,一名就讀初二年級,自認是“男轉女”的跨性別女生投訴,教育部阻止她進行荷爾蒙補充療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當時教育部和心理衛生學院針對媒體進一步詢問時說:“是否進行荷爾蒙補充療法,最終的醫療決定權落在醫生和病人身上。若涉及未成年人,這類治療也須先獲得家長的書面同意。”

答覆中提到,在學校里,校方會與心理衛生學院和家長密切聯繫,為受影響的學生提供支援,同時確保能維持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這起事件中,校方會在教育方面給予該名學生支持,包括讓學生能居家學習。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不同年齡段女生的追求攻略,學會追女生很容易 - 天天要聞

不同年齡段女生的追求攻略,學會追女生很容易

一、18歲以下:校園純愛階段特點:生活重心:上課、考試、社團活動心理狀態:對戀愛充滿幻想,容易被偶像劇情節打動雷區預警:家長老師盯得緊,早戀容易被"圍剿"怎麼追:製造自然交集:每天早晨"剛好"路過她班級送瓶AD鈣奶善用學生特權:幫她整理數學
家中老人生病住院,盡量不要告訴外人,“3個原因”很現實 - 天天要聞

家中老人生病住院,盡量不要告訴外人,“3個原因”很現實

現在,在生活當中,若家裡老人生病住院,許多家庭都會面臨一些狀況,這件事情處理得好壞,對老人的恢復以及家庭氛圍,都有影響。人生在世,有些事情知曉應當如何做,便能減少不少麻煩,家中老人生病住院,盡量不要告訴外人,此事需要慎重考慮。
有人找你幫忙,哪怕交情再深,不能直接說“不行”,要這樣回應 - 天天要聞

有人找你幫忙,哪怕交情再深,不能直接說“不行”,要這樣回應

生活中,經常能碰到有人找我們幫忙的情況,許多人面對這種情況,處理得都不太合適,我們需要知道,處理好這種情況,挺重要的。幫忙這件事里,藏着大學問,回應得好,能維持交情,回應不好,就可能傷了感情,有人找你幫忙,哪怕交情再深,不能直接說“不行”,
一個孤獨的女人,在微信上,往往會有“這3種表現” - 天天要聞

一個孤獨的女人,在微信上,往往會有“這3種表現”

在如今微信普及的時代里,人們的交流溝通都離不開它,女人們更是常在上面分享生活,從這裡能看出不少情況,這是可以確定的。生活中,很多看似平常的行為背後都藏着些緣由,就像微信上的一些表現也能反映出女人內心的狀態,一個孤獨的女人在微信上,往往就有特
一個男人的責任心強不強,看“這3個細節”,多半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一個男人的責任心強不強,看“這3個細節”,多半就知道了

在生活中,不少女人想知道身邊男人的責任心如何,其實,判斷一個男人責任心強不強是有跡可循的。人生在世,責任心是重要品質,看男人責任心強不強,就看這幾個細節。01:看對工作的態度,是否努力進取工作態度,能看出男人的責任心,要是男人對工作敷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