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變壞,從老實人被人欺負開始

2020年12月13日11:15:14 情感 1730

世道變壞,從老實人被人欺負開始 - 天天要聞

曾有人說過:“世道不是單純的世道,而是吃人的機器,一旦它啟動,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這個社會,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你有錢有本事,別人就來尊重你,敬佩你。而你沒錢沒本事,別人就會來“落井下石”。

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樣的叢林法則,在當今社會體現得特別明顯,不是今天你被人算計了,就是你明天被生活淘汰了。這一切,都時有發生。

就像你在職場打拚的時候,你心懷真情對別人好,甚至想跟別人打好關係。可是,你越是善良,別人越是把你當“軟柿子”來拿捏。

很現實的生活,很殘酷的人心。也許,將“善良”當成“軟弱”這樣的事兒,並非是人心的錯,而是世道的錯。

所謂“人心不古,世態炎涼。”在這個社會,又有誰會真正對你好呢?除了你的自己,還有你的家人。其他人,其實都巴不得你越過越糟糕。

說到這裡,其實就想到了魯迅先生筆下的“祥林嫂”。她辛勞了一輩子,可還是被人欺負了一輩子,最後的歸宿,竟然是黑夜雪天中的孤獨死去。

難怪魯迅先生坦言,歷史的每一頁,都寫着“吃人”二字。社會,也許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相反,它就是一潭深水,不是任何人都能涉足其中的。

世道變壞,從老實人被人欺負開始 - 天天要聞

世道變壞,從“好人沒好報”開始

我們常說一句話,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想要在社會中生存,那麼你就要有相對應的謀略和心計。而這些謀略和心計,都是建立在謀害別人的基礎上的。

小人奸人,我們發現他們似乎成為了生活中的“吃香者”,而大多的善良的老實人,他們彷彿成為了生活中的“輸家”。

難怪有人感慨,好人註定是要失敗的,這就是社會的規律。

元代高明在《琵琶記》中寫過這樣的一句話,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我們總是認為,一個人做了善事,不害別人,自己就能有好的福報,就能過上好日子,好生活。

但是,現實卻出現了極大的矛盾。那就是那些不擇手段的人,他們住高樓,穿金衣,吃山珍海味。而那些勤勤懇懇,善良一生的人,卻被人瞧不起,每天都過着卑微的日子。

有些時候,我們就在思考,是這個世道不想人變得“善良”,還是它提倡我們要互相算計呢?

可等我們經歷多了就會明白,這世上,沒有人會看你在過程中做得有多好,他們只會看你的結果。而你,哪管是善良一生,倘若你的成果連小人都比不過,其實你終究還是失敗者。

世道變壞,也許從“好人沒好報”的時候就開始了。

世道變壞,從老實人被人欺負開始 - 天天要聞

我們大多人,都活成了祥林嫂

我們大多人,早已不是別人手中的軟柿子了,而是他們眼中的“韭菜”。

就像你是單位中的中下層員工,不好意思,你就該乾著“996”和“715”的工作,過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

在別人看來,這就是人與人的差別,這就是每個人的“命”。

就像你為了企業貢獻了很多,甚至把“無私奉獻”當成是自己的信念。可是,如果企業不需要你了,或者你沒有利用價值了,別人就會一腳把你踢開。

也許,這就是“韭菜”的人生。只有經歷過基層生活的人,才能明白當中的真實滋味。

以前讀魯迅先生筆下的祥林嫂的時候,總認為她是書中的人物,認為她只是祥林嫂,根本沒有什麼代表性。

可等到我們走出社會之後,我們才發現,大多人,已然成為了書本中的祥林嫂了。只不過,大多人都身處在“局內”,無人發現罷了。

有句話說得很好,年少不知書中意,到老已是書中人。

一個悲苦的女人,不僅僅代表了一段悲苦的人生,更代表了悲苦人生下的生活。而這樣的生活,也許從未遠離,而一直都存在。

物慾橫流的世道,容不下“好人”。因為人的善良,在世道眼中,是不值一錢的。這,也許就是這個世道的悲哀之處。

世道變壞,從老實人被人欺負開始 - 天天要聞

我們終其一生,都需要順從這個世道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我們誰都改變不了外部的環境,只能去適應它。

就像你當了“好人”,幫人背黑鍋了,被人算計了,你能說要別人來補償你嗎?沒有人會理睬你的,因為沒錢沒勢,你說的話都沒有人會聽。

古人有言:“有錢道真言,無錢語不真。”

有錢,你說的話就是至理名言,每一句都是金句。可沒有錢,你每一句話都是“廢話”。在別人看來,你就是“矯情”的人。

這,也許就是有錢和沒錢之間的區別。要知道,這個世道不會看你是否善良,而只會看你有什麼本事。

世道變壞,從老實人被人欺負開始 - 天天要聞

你是祥林嫂也好,還是閏土祥子也罷,能不被人算計,能安穩地活下去,其實就是一種成功了。

因為在這個社會,你想要賺大錢,想要成功,沒有機遇,沒有背景,沒有人脈,你是行不通的。但是,又有誰能擁有這樣的條件呢?

在未來的生活中,做人別太善良了,因為在這個社會,在這個紅塵世間,沒有人會在乎你善良與否,而只會看你為它創造了多少的價值。

對自己好一點,對家人好一點,因為你不對自己好,就沒有人會對你好了。

文/舒山有鹿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夫妻高速上發生爭吵妻子強行下車欲跳橋,幸被路過民輔警及時發現救下 - 天天要聞

夫妻高速上發生爭吵妻子強行下車欲跳橋,幸被路過民輔警及時發現救下

高速高架橋上,巡邏民輔警猛然看到一男一女站在橋邊拉扯,趕緊停車上前詢問。原來,夫妻二人因家庭瑣事爭吵,妻子情緒激動之下欲跳橋輕生……5月21日下午,在甘肅隴南十(堰)天(水)高速上發生了這樣驚險的一幕。5月23日,紅星新聞從轄區高速交警處獲知,欲跳橋輕生的女子最後被成功勸說救下。 ▲視頻截圖5月21日14時許,...
敘利亞女孩主動搭訕中國小伙求娶走?大反轉! - 天天要聞

敘利亞女孩主動搭訕中國小伙求娶走?大反轉!

“敘利亞女孩主動搭訕來旅遊的中國小伙,希望小伙能花300萬敘利亞貨幣娶自己去過安穩日子。”近日,有網友吐槽某短視頻平台上有大量不同用戶發布以外國年輕女孩為背景的視頻,並配上“敘利亞女孩主動搭訕來旅遊的中國小伙,希望小伙能花300萬敘利亞貨幣娶自己去過安穩日子”等雷同的文案。平台方回應稱,部分用戶發布同質化...
1995年,未婚夫考上大學後與我退婚,多年後我卻十分慶幸 - 天天要聞

1995年,未婚夫考上大學後與我退婚,多年後我卻十分慶幸

心有所牽,路才遠行"小燕,他考上大學了,退婚的信剛到。"娘的一句話,如同一盆冷水,澆在我炎熱的夏日午後。一九九五年,我二十歲的心事,就這樣被沖散了。我叫周小燕,是縣城裁縫廠的一名女工。那年,我和李銘輝的婚事是兩家父母一手操辦的。
每日心理學:解鎖生活中的「心理小開關」,讓你更懂自己和他人 - 天天要聞

每日心理學:解鎖生活中的「心理小開關」,讓你更懂自己和他人

你是否曾好奇:為什麼同樣一句話,不同人聽了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為什麼有些習慣總是難以改變?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個選擇、每種情緒、每段關係,背後都藏着心理學的「底層邏輯」。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的心理學概念,幫你打開認知自我與世界的新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