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潘丨情感美文系列小潘談情說愛 簽約作者原創
幸福是什麼?劉彥不清楚,可她知道,幸福不能用錢來衡量。可她的媽媽卻不這樣認為,長到35歲,從22歲的初戀到最近一次即將修成正果的婚姻,都被媽媽給拒之門外。
前幾天,劉彥帶着未婚夫回老家。兩個人的婚期定在了半年後,這次回家是為了去看望生病的媽媽,本來是一件合家團圓的好事情,可一到家,媽媽就神神秘秘地把劉彥拉到了卧室,跟劉彥說,如果男方想娶劉彥進門,就要再加20萬彩禮。
劉彥驚呆了,當初訂婚的時候,劉彥家已經按照當地的習俗給了31800元的彩禮,並且還在這個基礎上給了20000元“三金”錢。怎麼母親又想起來再要彩禮?這種殺回馬槍的事情說出去可並沒有那麼道德。
媽媽說,她這兩天才通過別人家的嘴知道,原來這三萬多彩禮是以前的老習俗,如今哪家嫁閨女不得有個十萬二十萬的,這三萬多說出去都讓人笑話。
劉彥說:“媽媽,習俗是習俗,那也得根據每個人的家庭條件來決定。不是誰家都能隨隨便便拿出20萬的。”
可劉彥媽媽卻明確指出,她知道男方家二十萬是可以拿出來的。如今想再要一個是試一試對方的誠意,另一個也是為了劉彥着想。如果對方能給,那劉彥媽媽可以只拿十萬,剩下的十萬給劉彥。
媽媽的這些話完全把劉彥給整懵了。不管媽媽怎麼說,她都不好意思跟未婚夫開口。其實這段婚姻她一開始是拒絕的,但媽媽覺得對方家庭條件好,半強迫劉彥跟他接觸,接觸多了,了解更深了,也就覺得合適了。如今在一起也算是十分合拍。
家庭條件好一點的人最害怕的就是這種事情,人心不足蛇吞象,媽媽的這番操作一定會適得其反。如果當初訂婚之前,媽媽就要求20萬彩禮,未婚夫家99%其實也會同意,可如今事兒都過去了再提,未免有些膈應人。
看着劉彥為難,劉彥媽媽二話不說就出了卧室直接跟劉彥未婚夫說了這件事。而這邊劉彥從爸爸嘴裡知道,原來媽媽要這些錢壓根不是突發奇想,也不是看別人家彩禮多羨慕嫉妒,是媽媽要給弟弟的彩禮加錢。
這些劉彥火了,拉着未婚夫就要走。媽媽有病也是假的,所有人都是串通好了騙她回來,就是為了要錢。
劉彥很生氣,說:“媽,為了弟弟您連我的幸福都不顧了嗎?這麼多年,我談戀愛也不下五次了,可哪一次不是您攪和黃的。您太貪心了,您也心疼心疼我吧,我都35歲了,再不嫁就真的嫁不出去了,我弟還年輕,十萬塊錢他完全可以自己賺,為什麼要我們出?站在您面前您正在刁難的未來女婿,也是您選的,難道您還是不滿意?”
的確,這些年劉彥不是沒談過戀愛,相反,她其實很受男孩子喜歡。記得當年她談的第一個對象,雖然家庭條件不好,家裡兄弟姐妹三個,可他本人很優秀,大學時候年年拿獎學金,可媽媽就是看不上,非得強迫劉彥分手,理由只有一個,就是嫌男方家庭將來會是拖累,對三個家庭都沒有好處。
劉彥那時候還小,在跟媽媽僵持了半年之後分了手。她那時候覺得不管怎麼樣,媽媽是親人,怎麼也不會害她。男朋友沒了可以再找,若是把媽媽氣出一個好歹,得不償失。
第二個對象家庭條件還可以,父母都是職工都有退休金,將來養老不成問題,可媽媽又嫌棄這個對象能力不行,將來也不能全指望爸媽,男人也得有本事才能養家。恰好劉彥那一陣要去外地工作,時間長了,也就不了了之。
第三個對象劉彥非常喜歡,愛得死去活來。可媽媽依然不同意,理由是身高太矮,覺得配不上劉彥。當初還用不吃不喝來威脅她。劉彥只好再次妥協,這一妥協,就讓她耽誤了8年。
直到媽媽通過熟人給她介紹了現在這個未婚夫,她才再次感受到戀愛的感覺。她都35歲,已經不小了,這麼多年她生活也已經足夠獨立,無論如何,她不能任由媽媽破壞這段婚姻,她頭也不回地拉着未婚夫就走。
可媽媽還是不依不饒地在背後說,她不會拿出戶口本讓兩個人領證的。還說,如果劉彥不聽她的,她一定會讓劉彥後悔。
果然,沒出幾天,媽媽就因為不吃不喝被送進了醫院。媽媽還擅作主張給未來親家打電話商量重新給彩禮的事情,話里話外威脅對方,如果不給,這婚就結不成。
就像劉彥說的那樣,對方的這種家庭壓根不慣着媽媽這個毛病,直接說出了退婚。而且還說,當初那三萬一千八的彩禮也不要了,兩家就當沒訂過這婚。
同一時間,劉彥未婚夫也提出了分手,他說:“儘管我很愛你,可婚姻不是談戀愛,更不能兒戲。如今你媽媽這種做法明顯就把婚姻當兒戲。即便是咱們結婚,未來也會因為雙方家庭發生各種矛盾,我想咱們都是將近40歲的人了,這些道理都懂。”
劉彥明白未婚夫說的這些話,也能理解。如果換做是她,她也會這樣做,畢竟兩個人也沒有太深的感情基礎,對方的家庭也很好,想找一個比她年齡小的兒媳婦真的是太容易了。
35歲這一年,還是錯過了結婚的機會。她不知道這輩子還能不能結婚。
像劉彥這樣的大齡剩女有很多,她們不婚的原因或許並不是因為自身不夠優秀,條件不夠好或者眼光高,而是因為身後的父母成為了她們婚姻路上的絆腳石。
父母毀掉兒女幸福的案例有很多,但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身為父母,在為女兒選擇另一半的時候不能只看對方財力有多雄厚,而更應該看重男方的人品和責任感以及潛力。如果脫離了這些只看錢,這跟“賣女兒”又有什麼兩樣?
因此,父母們,請擦亮眼睛,別只局限於短暫的利益獲取,如果希望女兒獲得幸福,就要真正發揮出父母的作用,像一盞指路明燈,助力女兒獲得幸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