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5G網絡的新時代人群來說,每天看看最新資訊早已成為了家常便飯,只不過但凡我們上資訊平台上看一眼,只要涉及到一些爆火綜藝,電視劇電影的話題下,會發現一長串“我可以”,“我又可以了”,“好想要甜甜的戀愛”之類的留言。
沒錯,這些留言都是很多追星粉絲的評論,於是在飯圈兒傳出了這樣的說法:“戀愛有什麼好談的,追星不香嗎?“
早在這樣的話流行之前,還有諸如“談什麼戀愛,誰手機不好玩兒還是劇不好看”的說法。當然了,我們大可以把這些在年輕人群體中流行的話語,比作是年輕人的自我調侃方式,甚至在某些場合,可以當作抖機靈的段子,供大家一樂。
然而,在這些說法的背後,其實有更多時下年輕人的行為動機的存在。
具體可以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是我朋友妹妹的事情。
她叫楠楠,一個典型的5G衝浪少女,從遊戲到動漫,從小說到磕cp,但凡涉及到這些話題的時候,她總能給你滔滔不絕的講一大堆。特別是在追星路上磕cp這件事情,是尤為專註。
用我朋友的話說,她妹妹是典型的現實中得不到,把這些希望都寄托在這些cp上了。
當然,楠楠並不是沒有動過心思,畢竟從大學畢業之後,也算是個“社會人”了,以前宿舍的姐妹,再到辦公室同期新人,都紛紛脫單,更不用說平時工作圈子裡那些早已結婚的前輩們了。
別人脫單她不酸,她酸的是以前跟她一起分享八卦,追星,磕cp的姐妹們,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而她卻孤身一人。
“像我這麼青春可愛的美少女,居然沒人撩?還有天理嗎?”
這是楠楠的原話,字裡行間,都能看出是一個老中二人了。
發狠的楠楠開始了自己的尋愛之旅,第一站就是各大社交軟件,結果不用多說,一盆冷水潑來,淋個透心涼。接着就是一些興趣小組,一樣鎩羽而歸。
雖然屢屢碰壁,但是楠楠還是會在交談時,對自己的現狀從牙縫裡擠出一句“間歇性想談戀愛,持續性享受單身”的話,為自己避免尷尬。
朋友說,楠楠在碰壁幾次之後,是真的想要戀愛了,以前覺得容易,後來覺得還是追星簡單。現在的楠楠,就像一隻困獸,但凡只要有一點機會,她一定會抓住的。
半年之後,楠楠還是那個楠楠,還是沒有脫單成功。
我是帶着好奇的問她,是在脫單路上遇到什麼阻礙了嘛?
楠楠的回答很直接:“沒有合適的!”
我問她:“你覺得什麼是合適?”
她說:“起碼要像李現一樣帥,還要像巴衛一樣溫柔,最好還能說兩句na na mi。”
言罷,除了苦笑,我好像說不出任何話來。
楠楠算是一個相對比較典型的例子了,如果把楠楠的情況縮小一點,我們很容易發現,生活中到處都是這樣的女孩子。
她們條件不差,性格也挺好,甚至有一說一,追她們的人也不少,但總能在她們的社交動態上看到關於沒人追自己的吐槽。
原因是什麼?總不能說人家不配吧。
仔細看看,其實我們會發現她們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在腦海中建立起了一個模型,這個模型是對自己另一半的期望。
事實上,對於很多女生並不是因為這個模型建立與自己條件相差甚遠,而是在於她們對於這個模型的執念,遠超過她們的想象。
遇見了很多人,但是要想完美適配自己模型的,那真的是萬里挑一,更何況很多時候,我們對於我們期待另一半的樣子,基本都是高於自己同等條件亦或是層級的。
按照這個思路去找,是一定會碰壁的,但是並不排除在自己尋求人群中,確實有這樣的人,只不過自己壓根兒就沒有給對方展示的機會,就從心裡給對方拖黑。
到頭來的結果,就是加了一堆好友,最後全是不說話的機器人。
其實,我們換個角度去想想,我們在挑選對方的時候,對方也在挑選我們。我們在這條路上前行,將要遇到的,其實是在相處中去找到彼此的結合點。
期待總歸是期待,想象總歸是想象,生活中所有的真命天子,都是通過自己的接觸,磨合得來的。
老天不會眷顧一個沒有準備的人,更何況很多人只是想要空手接餅呢。
以前總聽人說,要在對的池塘撈魚。同樣的,想要遇到更好的,首先得讓自己的社交半徑進入到這樣的群體當中,而自己本身處於另外一個群體里,總不能想着在白水裡喝出可樂吧。
想要得到甜甜的戀愛,做好兩件事情就夠了,第一找准自己的定位,第二認真去感受,去接觸,去理解。
每個人都是寶藏,如果你一眼就能看完對方的全部,那這個人還真的不會是你的理想型,除非你想要的就只有那麼表面。
我是黎陽,祝你幸福。
作者 | 黎陽
圖片來源 | konw
圖文編輯 | 阿猹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