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笑傲江湖》:林平之的原生家庭讓我羨慕了

2020年11月18日17:20:03 情感 1362

在成長的路上,我們一起嘀嗒嘀嗒,慢慢長大!

再讀《笑傲江湖》:林平之的原生家庭讓我羨慕了 - 天天要聞

前幾天,加入了一個讀書社群,這個月的讀書任務竟然是《笑傲江湖》。這本幼年時看過無數遍的影視劇,幾乎可以對劇情倒背如流的武俠經典,卻從來沒有看過它的小說。

懷着無所謂的心情翻開了讀書軟件,剛看完一章,就開始遺憾自己讀得太晚。

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書中的一個經典配角——林平之。

再讀《笑傲江湖》:林平之的原生家庭讓我羨慕了 - 天天要聞

提到林平之,相信在我們的印象中,他一定稱不上一個正派的角色,為了復仇他不惜揮刀自宮,橫刀奪愛,處處與主角令狐沖作對。然而我們都忽略了他之前的善,他出場的第一幕是英雄救美,路見不平;他不顧生命危險,獨自扛回鏢師的屍體;他敢作敢為,孝順父母,他也曾是一位鮮衣怒馬的風流少年郎!

為什麼說林平之擁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呢?

父母恩愛

文中描寫林父林母恩愛的語句並不多,但是有這樣一個場景:

敵方上門挑釁,林鎮南夫婦決定向江湖朋友求助,以為夫人做壽的名義廣邀群雄。

林鎮南說要為妻子過40大壽,妻子反問:

我好端端地為什麼給我添上一歲,我還老得不夠快嗎?

林鎮南搖頭道:

你哪裡老了,頭上的白頭髮還沒一根。

夫人側頭想了一會,說:

且由你,那你送什麼禮物給我?

林父卻在她耳邊低聲說:

明年咱們再生一個大胖兒子!

危機當頭,敵人四伏,林父林母還不忘對着觀眾廣撒狗糧,這無疑是他們恩愛的證明。

在這樣緊急的關頭,夫妻二人沒有互相埋怨,沒有互相拆台,而是齊心合力共渡難關,還不忘互相逗趣。林父在憂心不已的同時,還記得消減妻子心中的驚懼,和她開開玩笑。

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爸爸愛媽媽。

這句話無疑是對林平之原生家庭最好的解讀。

再讀《笑傲江湖》:林平之的原生家庭讓我羨慕了 - 天天要聞

2、父親不吝肯定和讚揚

林平之外出歸家,父親欲考驗他的功夫,他卻以為自己殺人之事已被父親知曉,不躲不避讓父親責打自己。

林父卻看出他的情緒不對,煙袋竿沒有落在他的身上,反問他:怎麼了?話中雖含責怪之意,臉上卻仍帶着笑容。

林平之見父親不是要責罵自己,於是反手拿起茶几上的雞毛帚,便向父親的背心刺去。

可見,父子二人過招已是常事,父親在督促兒子進步的同時,也會密切關注他的情緒變化。

二人拆招過後,林父笑道:

很好,很好,每天都有長進,今天又多拆了四招。

兒子雖然不敵,但依舊收到了父親的肯定與讚賞,即使是小小的一點進步,父親也會告訴他:我已經看到了你的進步,很好!

再讀《笑傲江湖》:林平之的原生家庭讓我羨慕了 - 天天要聞

3、父母非常注意保護他的自尊心

林平之惹了禍,為家裡招來了滅頂之災。父母知道後對他沒有一句責怪和埋怨,而是先寬慰他,然後想方設法合力抗敵。

林父提出母親身體不好,大敵當前,這幾晚要兒子睡在他們房外的榻上,一邊保護母親。

林母正欲反駁,卻很快明白了丈夫的真正用意,兒子心高氣傲,要他依附於父母的庇護之下,定是不肯的,說不定還會心懷不忿,自行出去向敵人挑戰。於是林母主動示弱,表示近日自己發風濕,手足酸軟,丈夫照顧全局,只能兒子來保護柔弱的自己了。

最後,林平之欣然接受,並表示會陪着媽媽。

再讀《笑傲江湖》:林平之的原生家庭讓我羨慕了 - 天天要聞

初出場的林平之真的佔盡了主角的鋒芒,聰慧的母親,負責任的父親,和天真俠義的兒子,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健康和完美的家庭組合。

現代家庭中,一個缺席的父親,一個焦慮的母親,和一個不被看見的兒子,造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悲劇。

而林平之的家庭之所以完美,是因為父親擔起了父親應盡的責任,教導兒子的同時也會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母親適時的示弱和溫言寬慰,再複雜的事情都可以在母親的溫柔中化為烏有。

而孩子,只需要慢慢地去成長,父母容許孩子犯錯,也鼓勵孩子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同時父母也會和他一起去承擔。

只是,天意弄人,初出江湖的林平之,可能是第一次犯錯誤,卻也是最後一次有人為他的錯誤買單。

再讀《笑傲江湖》:林平之的原生家庭讓我羨慕了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重病客戶取款時不幸去世,誰該為此負責? - 天天要聞

重病客戶取款時不幸去世,誰該為此負責?

摘要中青評論對老年人、病患、傷患等特定群體,社會各界都應給予更多關注和關懷。5月14日,湖南株洲一名62歲重病女子因急需取錢就醫,被銀行告知需本人到場後才能取款,在中國農業銀行株洲田心支行辦理過程中,不幸去世,引發社會關注。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5月15日,去世女子家屬告訴記者,當地派出所、街道辦等部門正協調...
母親1萬退休金全給兒子,通話時忘掛斷,意外聽見兒子兒媳對話 - 天天要聞

母親1萬退休金全給兒子,通話時忘掛斷,意外聽見兒子兒媳對話

編輯:法拉聲明:故事來源於生活,情節多為虛構,請謹慎閱讀!!那天,陽光透過窗帘的縫隙,正好照在我放在床頭柜上的存摺上。我眯着眼,伸手拿了過來,數字清清楚楚,一萬塊。這是我攢了大半年的退休金。不,準確地說,是我省吃儉用,從牙縫裡擠出來的。
上海一老人將房產留給外孫三個女兒不認:母親不識字,遺囑有效嗎 - 天天要聞

上海一老人將房產留給外孫三個女兒不認:母親不識字,遺囑有效嗎

不識字的老人留下一份遺囑,有效嗎?記者從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獲悉,該院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件,全家為遺囑是否有效對簿公堂。陸阿婆育有四個女兒,丈夫去世數年後,涉案老房開建。之後多年裡,陸阿婆一直和大女兒一家生活在老房裡。2013年,老房拆遷,陸阿婆獲得了一套安置房。2015年,陸阿婆立下遺囑,表示要將名下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