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選:建議停止餵養任何人

2025年05月10日22:12:12 情感 1315

毛選:建議停止餵養任何人 - 天天要聞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

這句話放在今天,或許可以換個角度理解:

“誰是消耗我們的人?誰是滋養我們的人?這個問題是生活的首要問題。”

很多人以為付出是美德,卻忘了,無底線的餵養只會讓索取者更貪婪,讓被餵養者更虛弱。

01

你餵飽了別人,卻餓死了自己

小時候常聽老人說:“吃飯七分飽,待人七分好。”

可現實中,我們總是把別人的碗盛滿,自己的心卻空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

同事把瑣事推給你,你默默接下;朋友深夜訴苦,你犧牲睡眠傾聽;家人習慣依賴,你咬牙扛起所有責任……

你以為這是“善良”,但時間久了,你的精力被抽干,情緒被透支,連一句“我累了”都不敢說。

就像毛選中提到的“矛盾推動事物發展”,但若你一味妥協矛盾,只會讓問題永遠懸而未決。

我曾見過一位前輩,他在單位是公認的“老好人”。

誰需要幫忙他都答應,誰犯了錯他都幫忙遮掩。

可十年過去,升職名單里沒有他,裁員風波中他卻首當其衝。

領導私下說:“他確實人好,但好得沒有稜角,好得讓人記不住。”

你看,過度餵養別人的人,最終會被當作空氣。無處不在,卻無人珍惜。

你的時間、情感、精力,都是限量資源。

若把它們當成免費的自助餐任人取用,餓死的只會是你自己。

毛選:建議停止餵養任何人 - 天天要聞

02

界限不是牆

很多人害怕設立界限,覺得這是冷漠,是自私。

但真相是:沒有界限的關係,就像沒有堤壩的河流,終會泛濫成災。

偉人在《反對自由主義》中寫道:“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知不對,少說為佳。”

這批判的是消極態度,但換個角度看,“事若關己,必須清醒;明知消耗,及時喊停”才是智慧。

一位母親的故事讓我深有感觸。

她為家庭操勞半生,每天五點起床做飯,深夜還在洗全家人的衣服。

直到某天累倒住院,丈夫和孩子才發現:沒人記得洗衣機怎麼用,煤氣灶怎麼開。

她躺在病床上苦笑:“原來我越能幹,他們就越無能。”

出院後,她不再包攬一切,而是教會家人分擔。

起初全家抱怨,但三個月後,兒子學會了做飯,丈夫主動打掃衛生。

當你停止餵養別人的懶惰,他們才會長出屬於自己的翅膀。

界限的本質不是隔離,而是讓關係回歸平衡。

就像毛選強調的“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

把精力集中在值得的事上,才能實現真正的共贏。

毛選:建議停止餵養任何人 - 天天要聞

03

有些關係像一盆仙人掌,你日日澆水,它反而爛了根。

同事聚餐時永遠是你買單,親戚開口就是“借點錢應應急”,老朋友只在失戀時才想起你……

這些關係不是在消耗你,而是在消耗你對世界的信任。

就像開頭的那句話:“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那麼多“敵人”,但太多人把毒藥當蜜糖,把損耗當付出。

老家有位木匠,他從不接三種活兒:挑三揀四的、拖欠工錢的、把他當免費顧問的。

村裡人說他“不懂變通”,但二十年來,他的作坊從一間草房變成三層小樓。

“砍掉爛木頭,才能雕出好物件”,他敲着刨子對我說。

關係的本質是共生,不是單方面輸血。當你停止餵養黑洞,光的入口才會為你打開。

寫在最後:

沒有邊界的溫柔是軟弱,沒有底線的付出是放縱。

《毛選》中有句話深得我心:“保存自己,消滅敵人。”

這不是教人自私,而是提醒我們:先護住心中那團火,才有餘溫暖熱他人。

停止餵養任何人,不是變得冷漠,而是學會把最好的養分留給自己。

最後,送你貼在我書桌前的一句話:

玫瑰從不哀求陽光,它只是紮根生長,然後自然綻放芬芳。”

停止餵養任何人,你的光芒,自會吸引真正珍惜它的人。


讀《毛選》必讀兩論,寫了個精講專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女人只在這幾種時候聯繫你,別傻了,她沒把你放心上 - 天天要聞

女人只在這幾種時候聯繫你,別傻了,她沒把你放心上

愛情從來不是“有空才想你”,而是“無時無刻放不下你”。男人常常會誤以為,只要女人肯聯繫你、肯找你,就是心裡還有你。但現實是,有些女人只是把你當成“能用”的人,而不是“重要的人”。她不是心裡有你,而是習慣了在某些時刻,想起你這個“外人”。
在親密關係中,若對方沉默不語,不妨嘗試這幾種做法 - 天天要聞

在親密關係中,若對方沉默不語,不妨嘗試這幾種做法

親密關係里,偶爾會碰到對方沉默不語的情形。這種無聲帶來的困惑,時常在心頭縈繞。有些人面對沉默,完全不知所措,只能任由關係漸漸冷卻;而有些人卻能夠巧妙化解,讓關係持續升溫。學會應對親密關係中的沉默,是經營感情的關鍵所在。古人云:“事在人為。
會說話的人,往往會用這3個方式提升溝通質量 - 天天要聞

會說話的人,往往會用這3個方式提升溝通質量

在人際交流里,有些人一開口,就讓人渾身不自在,交流體驗差。而有些人張嘴,就能營造出融洽氛圍,交流順暢又愉悅。掌握好的說話方式,是提升溝通質量的關鍵。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話方式,對溝通成效影響極大。會說話的人,往往會
“女兒是來報恩的!”杭州網約車上的這一幕火了!父親自豪回應 - 天天要聞

“女兒是來報恩的!”杭州網約車上的這一幕火了!父親自豪回應

5月8日,我們在網上發布的一條短視頻火了。不少網友點贊,“孩子真是小天使”“小孩姐太懂事了”,我們也找到了這位網約車司機。司機名叫徐波,富陽人,開網約車3年多。他的車後排掛着18串精美的手串,車上貼着“5元一串,8元兩串”。徐波說,他時不時會帶新的手串來車上補貨,幾乎每位乘客都會對它們感到好奇。徐波:“有...
毛選:建議停止餵養任何人 - 天天要聞

毛選:建議停止餵養任何人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這句話放在今天,或許可以換個角度理解:“誰是消耗我們的人?誰是滋養我們的人?這個問題是生活的首要問題。”很多人以為付出是美德,卻忘了,無底線的餵養只會讓索取者更貪婪,讓被餵養者更
大老闆酒後告訴兒子的生存之道,難怪虎父無犬子 - 天天要聞

大老闆酒後告訴兒子的生存之道,難怪虎父無犬子

1、勤勞致富的觀點是錯誤的。老祖宗早就告訴我們:“富在術數,不在勞身,利在局勢,不在力耕。”記住,財富是對認知的獎勵,而不是勤奮的補償。勤勞只能養家糊口,最多就是達到小康。僅靠勤勞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富人。2、要發財,就不要去打工。而是寧願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