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張書又通過分享一段和謝浩南的對話,讓這個被找回的富家公子刻苦,上進的形象又上升了一個台階。
他說本來計劃退伍回來繼續讀本(上學參軍可以賺取學費,也可以為未來的發展鋪路),然後考研究生,因為英語一直不好(這是農村出生孩子的軟肋,啟蒙遲,條件有限),考了幾次,如果僥倖能讀博士,那就考慮自己的專業,看能不能在部隊找到相應的專業,如果條件達到,學校有條件可以直招軍官,這條路,他提前做了規劃,也已經按照計劃在走。
謝浩南對他自己未來的規劃,是清晰的,相比他這個年紀的一些孩子,還靠父母用力托舉,給他們讀書,找工作,準備娶兒媳婦來說,他真的想通過自己去改變自己的人生。
但是,謝浩南如果沒有被找回,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在養家改變命運,其實挺難的。
首先是經濟壓力。本科就讀的比較艱辛了,靠當兵,靠自己兼職。研究生也考了幾次才上岸。經濟壓力會一直困擾他。而且,養家的態度對他的自身規劃也有影響。謝浩南說,他年紀不小了,本來28歲都可以博士畢業了,但是他還在讀研二,儘管可能是靠自己的努力也能賺到學費,但養家可能並不願意讓他讀那麼多的書,家庭條件不好,早點出社會工作補貼家用可能是他們的態度,聽說他還把退伍費用於家里修房子,這事就能看出,養家條件不行,對他讀書可能也沒那麼支持。所以,他的讀博壓力會很大很大,沒人支持,經濟條件匱乏,年齡壓力,學術壓力,都會困擾他。讓他不會那麼專心在這條路上,也可能半路放棄。
大學生千千萬萬,研究生又怎麼樣呢?他一輩子就像老大哥一樣,要負重着養家,他還會不會有精力去實現自己的計劃也難說。
那現在不一樣了,回家了。經濟條件不用擔心,年齡不用擔心,父母可以為他的未來兜底。你只管努力做好自己就行,其他都不用擔心,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
謝浩南努力,刻苦,奮鬥的模樣,到底是基因自帶的?還是養家的落後壓迫的生活條件,讓他想要改變,想要跨越而產生的動力,只有他自己比較清楚了。
但是毫無疑問,謝浩南本身,是真的很圈粉的。可以說是所有被找回孩子最優秀的一個。他已有可以吃苦耐勞的韌性,現在又有後顧無憂的家底,和家人深切的愛,找回的正是時候,他是真的可以很好的做自己了。
未來,在事業上是不是真的可以發光放彩?時間至會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