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不管是夫妻關係,還是父子關係,重在溝通,且是有效溝通,雙方的感情才會真正維持着良好的狀態。
求助人老陳告訴調解員,他小兒子小東今年三十七歲,本該是奮鬥的年紀,小東卻躺平擺爛四年了,整日宅在家裡啥事都不幹。
宅在家也就算了,他一天大多時間窩在房間里不出來。
說了很多次都不聽,且一說就跟他急。
有時候,喊小東吃飯,得喊上幾十次才出來,真是氣死他了。
要是小貓小狗,他早動手掐死他了。
他掏心掏肺,但小東卻不理解他的付出,用心良苦被小東給糟蹋了, 還將他視為仇人。
他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小東曾是他的驕傲,如今咋變成了這樣?
太讓他痛心了。
說罷,老陳將調解團隊帶回了家中。
到了家,看到好幾個人在,經過了解,她們分別是老陳的三姐和四姐,還有弟媳。
就是不見兒子小東的身影。
急脾氣的老陳頓時來了怒火,當場黑臉指責起了她們,這算啥情況,他喊她們過來是幫忙勸說小東的,而不是來添亂的。
小東平常都不出門,這會子卻出門了。
一定是她們當中有人走漏了風聲,不對,應該是故意提前跟小東打了招呼。
不然,小東不會恰好在這種時候出門。
哎,她們到底咋回事,這不是幫倒忙嗎!
他好不容易找了調解團隊過來給小東做思想工作,她們倒好,拆他的台,咋能這麼辦事啊。
三姐和四姐一起開口,她們都不知道咋回事,都沒跟小東吭聲。
弟媳也說了,她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老陳顯然不相信,她們當中一定有人給小東打電話了。
三姐和四姐堅持說沒打,紛紛掏出手機證明自己所言非虛。
看了她們手機沒有與小東的通話記錄,老陳總算信了她們的話。
不過,在他們姐弟幾個說話間,弟媳卻悄悄出了門。
老陳一拍大腿,一定是弟媳提前打電話通知小東,把小東給支走了,害得他們撲了空。
這會子,弟媳心虛,所以趁着他們不留意離開了。
調解員勸老陳冷靜,說不定只是巧合。
老陳擺擺手,不可能是巧合,一定是弟媳沒錯了,她一向袒護小東,喜歡為小東說話,孩子錯了,也一味偏袒,真的很氣人。
調解員認為,弟媳一定知道小東去了哪,那給她打個電話吧。
老陳冷着臉,還是調解團隊跟她打電話,他現在不想搭理弟媳。
調解員給老陳弟媳打了電話,弟媳還是堅持,說沒有支走小東。
她匆忙走了,是因為看到大哥臉色都黑了,生怕他發火殃及到她,沒見過這樣的場面,心裡害怕,只能先行離開了。
不是她多嘴。
其實,侄子小東沒有大哥說的那麼糟糕,人家孩子可聽話了,一直是積極向上的陽光大男孩。
孩子也沒有躺平擺爛不幹活,人家有在做事,自己有個裝潢公司。
不過,她覺得這會子他們要是去侄子公司找人,估計也找不着他。
調解員說,那麻煩她幫忙聯繫下小東,勸他先回家一趟吧,畢竟大家出發點都是為了讓小東過得好。
弟媳答應了,她待會試着打電話勸勸。
說完,雙方都掛了電話。
這時,老陳看到了弟媳,立馬出門去,快步跑到弟媳面前,質問弟媳,咋胡說八道呢,兒子明明在家睡覺不幹活,弟媳幹啥說他上班去了,幾年不做事了都,她這麼說會害了小東。
叫她過來,不是讓她來添氣的,添亂的。
只是,弟媳居然開口否認了,她沒有說侄子在上班。
看她說話前後不一致,相互矛盾,調解員聽得傻眼了。
老陳不想搭理弟媳,直接帶着調解員折返家中,將調解員帶到小東的房間,證明自己所言非虛,小東真的在擺爛。
老陳指着亂成一團的房間說,兒子一天十幾個小時都在睡覺,幾個小時在打電腦遊戲,只有半個小時時間走出房間。
房子再亂,小東也不收拾,得過且過,被子從來沒疊過,衣服隨意亂放,垃圾堆了好多天都不扔,有時都散發臭氣了,小東才起身去倒垃圾。
看到那食物殘渣了嗎,小東吃喝都在房間,甚至房裡還有個尿盆,連上廁所都懶得走出房間。
沒見小東拖過地板。
真真氣死他了,世界上有這樣的孩子嗎!
正當大家一籌莫展之際,小東回家了。
不等調解員上前詢問,小東嗖的一聲迅速跑到自己房間,並關上房門。
調解員在門外,好言好語勸他開門。
而老陳卻在邊上罵罵咧咧,不停數落小東,將小東的不是通通說了個遍,任憑調解員勸,老爺子還是停不下來。
這脾氣夠暴躁。
調解員嘴巴也不停,一直勸老陳冷靜,別罵孩子,有事說事,好好說話,他一罵孩子更不願意溝通了。
脾氣一上來,老陳顧不得那麼多,還是繼續罵小東不要臉,不是人。
調解員無奈搖頭。
突然房間門開了,小東以最快的速度衝出來,離開了家,老陳追在小東屁股後面罵。
調解員一邊追,一邊勸老陳別罵,又喊住小東,勸他別跑了,大家有話好好說。
到底是年輕人,跑得比其他人快多了,很快小東就甩掉了老陳和調解員,只見他騎着電動車離開,沒幾分鐘已經看不到他的身影了。
小東就這樣甩門而去,老陳又氣又恨,一時綳不住,他捂着臉哭了。
一邊哭,一邊抱怨,小東一點都不體諒他的苦心,三十七歲的人了,還這樣氣他這個老父親。
小東這樣拒絕與他溝通,說不難受是假的。
可怎麼好啊?
說得輕了,小東不當一回事,嚴肅教育小東,小東要麼像今天一樣不理人,要麼當場反抗他,頂撞他。
可是,他不能放任小東墮落不管,他不去拯救小東,那小東就徹底完了。
調解員表示理解他的心情,可他對小東罵罵咧咧適得其反,孩子更會跟他對着干。
老陳說,他知道生氣解決不了問題,可就是管不住自己的脾氣,說來就來。
小東以前可聽話,很小開始就特別懂事,這幾年才性情大變的。
小東擺爛不幹活就算了,婚姻方面,小東也是躺平了,不願意找個靠譜的姑娘談戀愛,不願意成家。
他真的急了。
大兒子成家幾年了,眼下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美滿,生了兩個小孩,這樣才是正常人該有的生活。
像大兒子這樣小日子過得滋潤,不就是很好的嗎!
小兒子咋就不懂呢,明明有大兒子這樣的好例子了。
何況,家裡又不是沒有成家的條件,他在地段好的區域給小東買了新房,眼下那房子一直空着不住。
還給小東買了一輛車,那車全款買的,花了他二十二萬。
房子很久之前就買了,車是近幾年才買的。
啥都準備好了,小東卻不找媳婦。
小東曾當著他的面氣他,這輩子就不找媳婦了,能拿他怎麼樣。
惱得他吃不下飯。
一邊說,老陳一邊帶着調解員看大兒子一家幸福四口人的照片,嘴上不停說多好啊,就小兒子折磨他,愁死人了。
此時,調解員接到弟媳的電話,弟媳說,侄子其實有找過對象,那姑娘叫小玲,談了一段時間,小玲卻因為不滿侄子新房的裝修,鬧掰了。
拆了重裝,小玲還是不滿意,不願意回頭。
這事,侄子沒有告訴大哥,說是說了也不頂用,大哥只會埋怨。
老陳的三姐也說,她也知道小東談對象的事。
沒等三姐往下說,就被老陳打斷了, 他生氣的說,他有些後悔讓她們過來了,給他弄的啥,亂扯一些不存在的事。
調解員勸老陳別打斷三姐的話,本就是來說事的,讓人家說。
三姐一臉無奈,早知道就不來了,弟弟這臭脾氣,一點就着。
小東的確談過戀愛,這事, 她沒必要扯謊。
孩子變成這樣,弟弟難辭其咎,從來都不好好說話,一開口就是指責與謾罵,誰願意聽啊。
眼下,弟妹又不在家,也不知道她上哪去了。
她的話,小東至少會聽一些。
說到這,老陳有些焦慮,他不知道老伴去了哪,都離家出走一個月了,他因為兒子的事也顧不上她。
他知道老伴在生他的氣。
調解員給老陳的老伴打了電話,老太太說,她人在外省一個月了,在家面對老伴太窒息,天天受氣,只能出來散散心了。
她身子本就不太好,低血壓,加上老伴時不時找她茬,身子就更不好了。
出來一個月,她整個人都放鬆了許多。
丈夫這人尖酸刻薄,對人苛刻,對她百般挑剔,動不動挑她的刺,數落
和指責是日常,沒聽他說過她一句好話,老是嫌棄她這不行,那不行。
好好的人,快被他整抑鬱了。
再不出來,瘋掉的人就是她了。
小兒子小東變成這樣,也是老伴壓迫導致,老伴對此應該反思自己,而不是一味罵罵咧咧,罵人有用的話,社會不至於出那麼多的問題。
小兒子打小就非常善良,又聽大人的話。
其實,小兒子做事認真自覺,肯努力上進,只不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是努力了就一定能成。
這幾年,兒子在事業方面不順,壓力非常大,再有老伴不停給他施加壓力,從來不鼓勵兒子,出了事,老伴只會說教與指責,還罵了小兒子。
人在困境之時,心態緊繃,他需要的不是數落,而是適當有人鼓勵幾句,老伴的指責謾罵相當於落井下石,兒子頂不住,心態自然會崩潰。
最近這段時間,小兒子就有些一蹶不振了,她覺得這種時候,應該理解兒子的心情,給他時間冷靜,過後他會重新整理好情緒的。
這會子,一群人在邊上說個不停,孩子會更煩躁,也就適得其反。
她了解小兒子,他會重新振作起來的。
小兒子遇到困難,她都是先鼓勵支持他,再給他時間冷靜。
其實,小兒子也沒有擺爛幾年時間,也就近段時間而已,老伴說得太誇張了。
小兒子是跟同學合夥做生意,一開始也是掙錢的,但疫情那幾年市場經濟不好了,小兒子的生意受到影響,也就遇到生意上的困境,開始出現虧本的跡象了。
老陳不贊成老伴的話,反正小東就是不能擺爛,他不可能放任不管由着他鬧。
老伴就是對孩子太寬鬆了,小兒子當初創業,老伴二話不說給了孩子幾十萬,光是門面裝修進貨啥的,加上請人的費用,最初就花了二三十萬。
後來,疫情來了,小兒子生意不行了,虧了六七十萬,叫人家也拉成黑名單了。
他能不生氣嗎!
老太太又說,可老伴生氣不頂用啊,一天到晚罵罵咧咧,傷了一家人的和氣,也還是沒解決問題,有用嗎!
小兒子也沒開口讓老伴幫還啊,是自己一直在努力還着,這種時候還給小兒子施加壓力,就過分了。
算了,反正她管不了老伴,也說不得他。說完,她掛斷了電話。
調解員認為,老陳再怎麼生氣,也不該動不動就罵家人,再這麼罵下去,家人只會紛紛遠離他。
他關心小兒子,出發點沒錯,可要注意方法,用指責和謾罵的方式表達關心,本就壓力大的小兒子,自然不會接受這種好意。
事已至此,調解員只能給老陳提出正確溝通的建議,讓老陳慢慢來,別著急。
老陳點頭,他表示今後會按照調解員的建議去跟小兒子溝通。
愛指責與謾罵別人的人,真的讓人避之唯恐不及,太內耗人的能量了。
溝通,真的需要挑選好辦法,才能做到有效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