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永遠不要試圖改變另一半,除非你想毀掉一段婚姻
但凡結婚超過3年的人,都知道,婚姻中想要改變對方,解決方案就兩個:要麼繼續忍,要麼繼續吵。但無論是哪種,對婚姻都是極大的破壞。
從心理學角度看,想要兩個人同頻,過到一塊去,是有解決方法的,這個辦法就是接納。
聽起來是不是很鬱悶。但是這真的是唯一的辦法,求同存異。
因為無論你接受不接受,都有一個客觀現實就是,你的伴侶,和你,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人,而且他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個人。
我們都會很容易把期待中的伴侶,代入到現實中的伴侶身上。比如,他應該有錢,應該情緒穩定,應該長得好看,溫柔賢惠等等。
但現實卻是,你的伴侶,他和你一樣,是一個普通人。他會做錯事,會有各種小情緒,會跟我們有各種衝突。
而你之所以會對他不滿意,會覺得這段關係特別不好,就是因為你從心裡,是無法接受這種期待和現實的差異。所以你就想要去說服他,去改變他,想讓他成為那個你期待的人。
可這樣他的感覺是什麼呢,就是你在否定他、你在控制他,你在告訴他,他是錯的,你才是對的。
給你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的另一半愛喝酒,你告訴他,你少喝點,喝酒對你的身體不好。他為什麼不會聽?因為心理學中有一個現象叫“選擇性注意傾向”,就是人會更傾向關注、任何和自己觀點一致的信息。
他喝酒並不是為了健康,他喝酒也許是為了放鬆,解壓,娛樂。而你讓他別喝酒,在他看來,你是打着為他好的幌子,否定他的感受和選擇,相當於你在否定他這個人。
而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是錯的。這就是心理學中最真實的人性底色。他為了證明他是對的,只會更加堅持自己原有的行為。
所以想要破解,就要學會接納,接納才是讓改變發生。
但是我說的接納,不是說忍着、無條件忍讓、很無奈、被動地接受“我啥都改變不了了”,而是要在你的認知里,設定一個準則,把對方當成一個對的人,而不是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可以在事情上有分歧,但我們不會因此就否定掉對方整個人。
有了這個前提,你再去表達你的需求,告訴對方“如果你如何如何做,我的感受會更好,我們的家會更好”。
當一個人感受到,他是被接納、被認可、被肯定的時候,他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然後他才會願意變得更好。而且接納對方的前提,就是接納自我,很多時候,只有你能從內心認可自我了,內心自洽了,你才能接納對方,然後彼此有更積極正向的能量,去共同解決問題、經營關係。
我是周小鵬,一名婚姻諮詢師,遇到情感問題,“私信”留下聯繫方式,我會儘快和你聊聊❤️
#周小鵬情感諮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