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最美好的時候是曖昧期,當其中一方被對方吸引,在試探和互動中,傾向於以自己想要的方式來解釋行為(或事物)的象徵意義。
錢鍾書在小說《圍城》中說:“曖昧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曖昧期的兩個人最容易因為荷爾蒙的作用,把對方當成人生摯愛。事事依靠對方,有些問題能獨立解決,也變得矯情起來,需要對方在身邊才覺得踏實。”
許多曖昧,都是在頻繁的來往中相互試探開始的。彼此之間有聊不完的話,都在迎合對方,想要更了解對方,讓心跳的感覺持續更久。
曖昧作為一般意義上戀愛關係的前奏,有研究表明異性之間的曖昧周期一般不超過兩個月。
在此之前,曖昧不清則會讓受盡委屈,找不到相愛的證據。
異性之間,從頻繁試探這3件事開始,關係就曖昧不清了。
1,試探以友人的身份相處,卻做着情侶都會做的事情。
異性之間的曖昧不清中,或許總有一個人會揣着明白裝糊塗,只要對方不開口表白,就繼續在一起。
這會讓那個試探以友人身份相處的人以為自己有希望擁有一份雙向奔赴的感情,以為只要付出夠多,對方總會明白自己的心意,到最後才明白這種程度的關係,叫做曖昧不清。
相處中,兩個人無話不談,形影不離,互相知道彼此身邊的朋友,甚至不避諱讓身邊的人知道他就是你的心上人。
可當彼此在一起時,卻從不敢提及愛情,又偷偷地為對方做情侶都會做的事情,相互關心,相互依賴,甚至身邊的人都以為你們是一對,可你卻不是他心上的人。
他享受着你對他的好,當你對他暗示想要更進一步時,他會說我們一直都是朋友,你難道誤會了什麼,讓你猝不及防地心碎了一地,才知道這是曖昧的委屈。
2,試探對方的回應,看關係能否進一步發展。
異性之間的曖昧是從頻繁聯繫和聊天中,試探對方的回應而選擇關係發展進度的。
當兩個人迎合對方,彼此聊了一天又一天,感情和習慣也在一次又一次的聊天中建立起來。
看到希望的彼此會渴望私底下和對方獨處,都在靠近對方,一起去吃飯、看電影、遊玩等,都是在發展彼此之間的關係。
因為吸引和愛,你們經常見面,樂意和對方獨處,加上經常見面,兩個人的關係越來越好。
有的人挺享受曖昧不清的關係,覺得這樣方便考察對方是否是那個對的人,同時又給自己留有餘地,也便於中斷關係。
有這種心理的人,會利用曖昧侵入對方的生活,讓關係變得牽扯不清,模糊彼此的邊界,卻又不肯給予明確的關係。
只有他試探夠了,認為你是適合他的人,他才會提出讓關係更進一步,卻鮮少會顧及你的感受和選擇。
3,試探着利用你的付出,讓你做備胎而不自知。
異性之間的付出本是有界限的,但如果其中一個人暗戀對方,就不由自主地想要對他好,給予他想要的,想取得他的青睞。
相處中,你會隨叫隨到,只要他提了要求,你就會想辦法滿足,甚至放下工作,付出金錢都不會吝嗇。
你以為他是心裡有你,才事事都想到你,卻不知自己的付出在對方眼裡只是覺得你傻而已。
他習慣利用你的付出,在他沒有找到心儀的人之前和你互動,給你一種他也喜歡你的錯覺,讓你欲罷不能。
你會發現自己是那個一直低頭付出的人,而對方卻模稜兩可,與你曖昧不清,享受你所有的付出。
他也許有點喜歡你,但不夠愛你,之所以和你曖昧不清,不過是把你當作備胎,而你卻以為自己能轉正。
有人說曖昧是友情以上,戀人未滿的關係。
可是曖昧也能是一段感情的萌芽狀態,想要獲得甜蜜的愛情,就要勇敢一些,該表白就表白,但是對方只要態度模糊不清,那就給自己制定止損時間,別傻傻被套路當了備胎還不自知。
當一個人頻繁試探以友人的身份和你相處,試探你的回應,試探利用你的付出時,你要分清他是愛你,還是只是利用你。
曖昧不清真的很折磨人,愛得越深的那個人會猶豫掙扎,在關係中來回徘徊,一次次地確認對方的心意,又一次次地推翻,深陷感情的泥沼而不能自拔。
我們能做的,是能享受曖昧的美好,也能認識到曖昧不清的傷人傷己,及早劃清界限,抽身而不奉陪。
END
今日話題:你認為曖昧不清會傷人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