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要不要幫助帶娃?
這個問題其實因人而異,雖然說隔代親,似乎在生活中的很多老人都喜歡小孩子,催着孩子結婚,催着孩子要娃,然後去幫助帶孩子,一方面也能夠幫助緩解孩子們生活中的壓力,另一方面也能夠給自己清閑的生活帶來一些忙碌的事情,樂在其中。
可並非所有的老人都會這樣想,因為家境不同,追求不同,甚至很多時候面臨的生活壓力也不同,導致了有一些老人並不會願意幫助帶娃,這時候就很容易導致婆媳之間的矛盾,因為有些兒媳婦把婆婆帶娃當成了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當被拒絕了之後自然也就會心中不滿了,與婆婆之間產生矛盾也就成為了很常見的事情了。
甚至有些兒媳婦還會用養老這件事情來與帶娃混為一談,說出不給帶娃就不給養老的話來,最終傷害的是一家人的感情,得不償失,在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更應該去好好的解決,互相理解互相體諒,不要光想着自己的得失,更不要光想着自己的生活,換位思考也許也就能夠更好的走下去。
想讓退休婆婆帶二胎,不料婆婆卻提出五個條件,兒媳婦憤怒:張嘴就來?
57歲林阿姨的事情:
小區的林阿姨是個退休的醫生,如今也已經退休兩年了,平常在小區裡面經常能夠看到她的身影,無論是在跳廣場舞,還是在麻將桌上,她都可以融入進圈子裡面,而且人也特別的樂觀,性格是屬於那種自來熟的性格,贏得了不少人的好感,起碼在退休老人的群體中也是相當受歡迎了。
可就是這麼一個我們公認的好脾氣的人,卻在自己的家事上面出現了一些問題,一家人的關係並沒有那麼的好,因為兒媳婦生孩子的事情。
林阿姨的老伴去世的早,當初兒子結婚沒兩年老伴就去世了,去世了之後林阿姨一直都是自己一個人生活,主要還是有自己的工作走不開,所以這才一直都是自己住,她只有一個兒子,兒子在省城安了家,雖然現在的交通很方便,一個多小時就能到了,可是她也很少過去,當時兒媳婦生孩子的時候是她去過最多的時候了,一有空就趕忙過去了,都是為了幫助帶娃,照顧兒媳婦。
那兩年是林阿姨最累的時候,她說:
“基本上每周都要過去,周五下班了就抓緊時間趕車過去了,一直到周一一大早趕最早的車回來,雖然時間上太擠了,但是沒辦法啊,就這麼一個兒子,兒媳婦還生了個大孫子,我這個當婆婆的肯定得過去幫忙了。”
那時候的林阿姨不光要承擔著工作上的壓力,還有生活上的,身心俱疲,不過要說起當時最不滿意的地方是與兒媳婦之間的矛盾,林阿姨說:
“其實老人幫助兒子帶娃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但是最怕的就是兒媳婦不滿意,就算是我去的時間少,還是會有矛盾,兒媳婦的脾氣也大,再加上當時出了月子之後身體也發福了,心態也十分的不好,我們倆經常的吵架,又是嫌我帶娃粗糙,不按照她的那種科學的方式帶娃,又是嫌我去的時間少,讓她一個人在家裡帶娃辛苦的,最主要的還是孩子,無論是孩子的吃穿,還是孩子用的,處處都覺得我安排的不滿意,我在家裡也做不了主,受了氣也不想去爭吵,只能忍着氣去幫助他們了。”
就這樣林阿姨斷斷續續的在家裡幫助帶了四五年左右的時間後才算是結束了自己的帶娃任務,踏踏實實回到家裡開始養老生活了,不過這幾年的生活卻也讓她的老了不止一歲,小孩子鬧騰,付出的精力,時間都是無限多的,再加上林阿姨還是兩地來回跑,所以顯得更累了一些,當初回到家裡開始養老的林阿姨也是為此難受了好長一段時間,覺得自己付出的太多了,也實在是太累了,不過想着以後的日子能夠輕鬆一點,自己過好自己的往後餘生了,也是十分的欣慰的。
可是輕鬆的日子沒有過兩年,兒媳婦生二胎的消息就又傳來了,還是兒媳婦回家的時候主動說起來的,兒媳婦說:
“媽,我這要生二胎了,你要不搬過去生活吧,您現在也退休了,搬過去之後也能養老了。”
林阿姨對於兒媳婦所說的話一方面為了他們有了孩子而開心,高興,可是卻另一方面因為要過去帶孩子而不滿,她還是猶豫着說:
“要不讓你媽過來幫助幫助吧,你媽比我小几歲,老人都喜歡孩子,她過來幫助你幾個月,完了我再過去。”
但是兒媳婦卻支支吾吾的說:
“我爸一個人在家實在是不方便,我媽還得在家裡照顧他了,您正好退休了,您就搬過來吧,正好在家裡養老,這不是挺好的么?”
林阿姨卻說:
“主要是我年齡大了,實在是在折騰不動了,小孩子又鬧騰,要是年輕幾歲還行,現在實在是沒精力照顧了。”
兒媳婦卻又說:
“那您總不能不管我們吧,現在都倆孩子了,我一個人肯定是照顧不來的。”
林阿姨最後才想了想說:
“五個條件,你答應我了我就過去幫助你們,
第一個條件:我過去之後你不能跟我生氣,無論是我做的事情好還是不好,對還是不對,你可以不滿意,但是你不能跟我生氣,沒有什麼好生氣的,我是過去幫你的忙,並不是我欠你們的;
第二個條件:每周我只幫助你們照顧三天,其他時間或者是你們自己照顧,或者是找你媽來照顧,總之我只幫准你們照顧三天;
第三個條件,每個月我只幫助你們一千塊錢,不管是你們給孩子花,還是給一家人的生活費,我都不管,但是我只幫助你們一千塊錢生活;
第四個條件,最多三年,我只幫助你們照顧三年的孩子,再有三年我就六十歲了,人這輩子到了晚年真正屬於自己的日子不多,所以六十歲後我要做點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了;
第五個條件,等你除了月子,身體恢復一點了,咱倆分開照顧,或者是你忙白天,我忙晚上,或者是你忙晚上,我忙白天,這樣大人也不累,孩子也時時刻刻有人照顧,總之分開,不要一塊瞎忙活,到時候大人都休息不好,我年齡大了,需要休息時間。”
林阿姨的五個條件說完之後兒媳婦卻十分的驚訝,說:
“張嘴就來?您這些條件說出來有沒有考慮過我們的感受,都是一家人,至於要分這麼清楚么?”
林阿姨卻說:
“幫助你們帶孩子本來就不是我的事情,況且我都幫助你們帶過一個了,帶了五六年了,到現在還得幫你們帶娃已經很不容易了,都快六十歲的老太婆了,還得照顧小孩子,你有替我考慮過么?那幾年的事情咱就不說了,帶了五六年,我跟你吵了五六年,最後我一點好都沒有落下,都不容易,互相理解着這日子才能越過越好。”
兒媳生氣的說:
“那以後別找我養老!”
一番話讓雙方都沉默了,這件事情也僵持了下來,林阿姨肯定是不能低頭的,更不會主動的讓步,兒子知道了這件事情也跟兒媳婦吵了一架,兒媳婦心中的埋怨依舊存在,可終究是需要她自己想清楚才行,婆婆帶娃,本就不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寫在最後:
林阿姨的要求過分嗎?相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應該清楚,老人幫助帶娃的這件事情並非是理所應當的,做子女的應該體諒他們才行,年齡大了若是能夠自願的幫助孩子們帶娃,那麼應該心懷感恩,要是長輩沒辦法幫助帶娃,那也不能記恨,埋怨,這才是做晚輩應該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