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很多時候,有些話出於某種顧慮,親人未必能完全分擔,所以優質的友誼往往是我們人生中最好的護航。但是,人心是很複雜的東西,我們都知道友誼的寶貴,卻忽略了維持友誼的重要性。
你有沒有這樣的一種經歷,你們本來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你們慢慢有了隔閡,漸漸疏遠,到最後的分道揚鑣。所以,朋友之間不管關係有多好,也要留心一些潛規則,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很多時候並不是單項選擇,並不是有你沒他,而是多項選擇,可以雙贏。
正如馬克思所說:“人的生活離不開友誼,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誼才是不容易;友誼總需要忠誠去播種,用熱情去灌溉,用原則去培養,用諒解去護理。”
所以,朋友之間,無論關係多麼親密,也不要忽視這10條潛規則。
一、修養,懂一點人情世故很重要
中國有句古語,叫做“熟不拘禮”。意思是熟悉的人之間,就不必拘泥於禮節。
但是,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人對待陌生人可以笑臉相迎,對待朋友卻常常惡語相向。最後,莫名其妙地傷害了感情,卻不自知。其實,這樣的思維邏輯是一種誤區。
人與人相處,以禮相待應該是我們的基本素養,不應有親疏之分。很多時候,一個人深到骨子裡教養,就體現在他對待熟人的態度里。
之前,在貼吧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姑娘,因為月末需要搬家,於是她便請自己的發小來幫忙,發小雖然答應了姑娘的請求,但是嘴上卻一直罵罵咧咧的。
後來,等到搬家那天,發小卻因為要去參加其他朋友的聚會而食言了。就因為這件小事,姑娘把自己相交20多年的朋友拉黑了。最後,姑娘傷心的說道:“從小到大,她總是這樣。對待剛認識沒幾天的朋友,可以拔刀相助,但是對情同手足的朋友,卻毫不在意。”
托富勒曾經說過:“破裂的友誼雖然能恢復,但卻再也達不到親密無間的程度了。”
成年人的友誼,其實無比脆弱。而友誼的破碎,往往源於一些看似毫不起眼的小事。在與朋友相處的過程中,有很多禮節的問題,如果你置之不理,長此以往,必定會讓你的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差。
很多時候,越是親密的關係,才越需要我們用心去維護和經營。所以,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無論親疏,都要以禮相待,我們的人生道路才能通暢無阻。
二、誠信,借錢借物來往應注意
有些人認為朋友之間不分彼此,還有些人廣交好友,卻將朋友功能化,所以求辦事、借車、借錢的事時有發生,其實這種純粹功能化的想法是非常傷友情的,換句話說,這根本不算友誼。
友情一涉及到金錢,往往會變得比較難辦。
如果跟朋友借錢,說好的期限就要儘早還,信譽算是做人最基本的準則了吧,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靠一個“誠”字維持着,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毀約,你毀壞的不僅是你的友誼,還有名聲。
《郁離子》中記載了一個因失信而喪生的故事。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桿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至。商人急忙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100兩金子。”待被救上岸後,商人卻翻臉不認帳了。他只給了漁夫10兩金子。漁夫責怪他不守信,出爾反爾。
富翁說:“你一個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漁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後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慾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漁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於是商人淹死了。商人兩次翻船而遇同一漁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報卻是在意料之中的。
因為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於困境,便沒有人再願意出手相救。失信於人者,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如果是兩人涉及買賣,就更要事先都講清楚,以免日後產生分歧,朋友都做不成。買賣不成仁義在,一份厚重的友誼往往比生意更重要。
三、謙卑,不要在朋友面前炫耀
樹大招風,你有什麼事情,就不要天天擺出來了,幸福自己知道就好,擺出來了那就是虛榮與炫耀。你買了輛新車,你買了個新房,你交了個新情侶,這種事兒盡量避免在朋友面前晃悠。每個人心裡知道不宜在朋友圈炫富,在朋友面前也是一樣的。
你在朋友面前分享喜悅可以,可是太過了,就是炫耀,你帶着一種高人一等的心境交友,得來的不會是對方羨慕的眼神,而是距離,你與好友之間的距離。距離產生的不會是美,而是隔閡。
四、諒解,處事要對事不對人,事過則算
朋友相處總難免產生矛盾,除了處理尺度外,也要盡量做到對事不對人,事情過了就過了,不要記仇,不要追究,給人留一片轉身的餘地,也是給自己一片更開闊的天空。
管仲和鮑叔牙合夥做買賣的時候,管仲家裡窮,出的本錢沒有鮑叔牙多,可是分紅的時候卻會多拿。鮑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興,罵管仲貪婪。而鮑叔牙卻解釋說:“他哪裡是貪這幾個錢呢?他家生活困難,我是故意讓給他的。”管仲曾經做了三次官,結果都被罷免,鮑叔牙認為不是管仲沒有才能,而是沒遇到賞識他的人。
管仲曾帶兵打仗,進攻的時候他躲在後面,退卻的時候他卻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都瞧不起他,可是鮑叔牙卻說:“管仲家裡有老母親,他保護自己是為了侍奉母親,並不真是害怕。”管仲聽後感嘆道:“知我者鮑子也!”最後管仲成為輔佐齊國稱霸的一代名宰相。
五、尊重,避免評論朋友的朋友
不管朋友的朋友所做的事情在你看來有多愚蠢,不要輕易作出評價。每個人有自己的朋友圈,有自己的行事方式,適當保持沉默也是對友情的一種尊重。一個真正成熟的人,不會輕易去評價別人的好壞,更何況是朋友的朋友。
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你有你的選擇,你的朋友也有你朋友的選擇,你需要懂得尊重別人的選擇。無論是出於尊重還是一種好心,你都應該記住,少說為妙。
六、距離,不要跟朋友的伴侶多來往
這是一種很敏感的事兒,即使你可以保證自己不出問題,但你能保證人家對你沒有任何心思嘛。朋友相處,喜歡上朋友的伴侶,也許狗血劇只是電視節目的劇情,但這種事兒還是不要單獨多來往。
有人說“防火、防盜、防閨蜜”,雖然帶有諷刺之意,但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做好你自己,處好你自己的圈子就好,朋友歸朋友,距離還是要保持的,這樣的距離不會讓你們疏遠,反而讓友誼得到維持。友誼要像清晨的霧一樣純潔,友誼只能用忠實去鞏固它。
七、心安,如果不是請客就別讓朋友買單
朋友間的便飯小聚,最好是AA制。也許一頓兩頓的確不算什麼,也花不了幾個錢,但是難免會讓朋友不舒服。為人處世只圖個心安理得,常叫朋友結賬的話,難免會讓人覺得你是愛佔便宜的人,而且自己心裡也不會覺得踏實。
八、坦誠,有時候真相很受傷,不要害怕說實話。
即使有時真相會讓朋友受傷,但坦誠是牢固友情的基礎。不要羞愧於承認自己的錯誤,要直面所犯下的過錯,請求朋友的諒解,相處要坦誠。“見善則遷,有過則改。”這是老祖宗的教誨,也是我們該時時刻刻牢記的,人難免會犯錯誤,有的人選擇面對,而有的人選擇隱瞞。
瞞得了一時,瞞不過一世,如果不是坦誠告訴朋友,當一切真相大白的那天,你們的友誼,你還能靠什麼維持?你的朋友既然選擇了你作為朋友,就一定會接受你的缺點和過失,坦然去接受現實,比絞盡腦汁去粉飾來得更坦蕩。
九、溫厚,就算是好友,也不要用太刻薄的語言評論朋友
三毛曾經說過一句話:“在朋友交談之間語言需要當心,成年人要步步為營,不傳壞話,便可促進雙方的友誼。減少是非是促進人際關係重要的一環,好話要多傳,壞話一句也不傳。”
很多時候,成年人的友盡,一句話就夠了。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依然有很多人打着“我們很熟”的幌子,肆無忌憚地傷害着朋友。
前段時間,大S因為嘲諷阿雅身材比例不協調,被網友罵上了熱搜榜。在事情發生後,大S也試圖澄清自己並不是那種人,這只是她們從小到大的相處模式。就連阿雅也趕緊發了微博,替好友說話,但是,網友們卻並不買賬。其實,網友們的情緒完全可以理解。雖然朋友之間的相處模式都各不相同,但這並不代表着友誼不需要維護和經營。很多友誼的破碎,都是從那些刻薄的言語開始的。
在美國,有一位演技高超的男演員,因為身患侏儒症而遭受着無數人的嘲笑和白眼,但是,他卻以自己的實力和堅強征服了所有人。
前段時間,一位喜劇演員在舞台上表演時,突然開起了這個男演員的玩笑,他說:“他(男演員)確實是一位優秀的實力派演員,他也是我的好友。你們知道為了提高演技有多拼嗎?他其實身高有一米九,為了飾演好角色,他專門縮短了60多厘米。”
很顯然,這是嘲笑男演員身高的一個笑話,雖然他以“朋友”互稱,還裹了一層“幽默”的外衣,但實際上卻話中帶着刺。後來,這個男演員也回應道:“當你嘲笑一個侏儒的時候,請你不要忘記,你不是第一個嘲笑他個子矮的人,下次請有點創意。”
蔡康永曾經說過:“你說什麼樣的話,就是什麼樣的人。”一個真正有修養的成年人,從不會口無遮掩的戳朋友痛處,更不會肆無忌憚的開朋友玩笑。要明白,當你言語刻薄地對待朋友時,你將會失去來之不易的好朋友。所以,要用心呵護你身邊的每一段友誼,才配得上友情常在,人生的道路才會越走越寬。
十、感恩,換位思考,懂得感恩
懂得感恩的人世界總是很美妙,懂得感恩的人看到的總是別人的美好,也更能理解和寬容別人。所以要多記朋友對自己的善待和幫助,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善和愛才會在彼此之間流動。
當朋友拒絕自己要求的時候,要多換位思考,體諒別人的不易,將心比心。且行且珍惜,才有可能經營出美好的友情。
紀伯倫曾經說過:“友誼永遠是一個甜柔的責任,從來不是一種機會。”友誼的長度說長很長,說短也短,這完全取決於我們如何維護它。雖然成年後的友情變得脆弱又敏感,但是它的珍貴值得我們用心去維護。
就像西塞圖所說的:世界上沒有比友誼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東西了;沒有友誼,世界彷彿失去了太陽。只願在未來的世界裡,一份美好而舒適的友情不會成為奢侈品。